【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增订本) 》
  作者:CFN 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01 | 点击数:8366
 


戏曲源流新论
(增订本)

作者:曾永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41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9787101062090
·条形码:9787101062090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戏曲源流新论》是是台湾著名的戏曲学、民俗学学者曾永义先生的学术代表作之一,曾由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以简体字出版。《戏曲源流新论》收文五篇:《也谈戏曲的渊源、形成与发展》、《也谈“南戏”的名称、渊源、形成与流播》、《也谈“北剧”的名称、渊源、形成与流播》、《梨园戏之渊源形成及其所蕴含之古乐古剧成份》、《台闽歌仔戏关系之探讨》。现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增订本,除对原有文章略作修订并对篇章名亦有所调整外,还增加了《参军戏及其演化之探讨》、《宋元南戏体制规律的渊源与形成》、《元杂剧体制规律的渊源与形成》、《戏文和传奇的分野及其质变过程》、《明代杂剧演进的情势及其特色》、《中国地方戏曲形成与发展的径略》等六篇,全书现有文章总计十一篇,约38万字。

 


作者简介

      曾永义,台湾省台南县人,1941年生。现任杰出人才讲座教授、世新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名誉教授、中研院文哲所咨询委员、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董事长等职。着有学术著作《台湾歌仔戏的发展与变迁》、《民艺》、《俗文学概论》、《戏曲本质与腔调新探》、《戏曲现歌剧》等十余种;散文集有《莲花步步生》、《人间愉快》等六种。并从事中国现代歌剧、京昆戏曲等剧本创作工作,有多种剧作被搬上舞台。
      曾先生长年从事戏曲与民间文学艺术之维护、发扬与研究工作,尤其致力于海峡两岸之间的学术与文化交流,不仅热心参加学术研讨会议和文化交流活动,还组织两岸的学者、演员进行互访或戏曲演出,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播民俗艺术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录

序言
自序
绪论
一 两岸“中国戏曲史”研究著作之类型
二 前辈时贤“中国戏曲史”研究著作之得失
三 “戏曲史”研究所存在之问题
四 本人研究撰着“中国戏曲史”之动机目的与步骤方法

戏曲的渊源、形成与发展
前言
一 “戏剧”和“戏曲”的命义
二 学者对戏曲渊源、形成的论争和渊源说的派别
三 笔者对戏曲源生的看法
四 笔者对戏曲形成与发展的看法
结 语

参军戏及其演化之探讨
前 言
一 参军戏之源起与考述
二 参军戏的发展一一宋金杂剧院本考述
三 参军戏的变化一一南戏北剧中的院本成分
四 参军戏的转型一曲艺“相声”
结 语

“南戏”的名称、渊源、形成与流播 山
前 言
一 南戏的名称
二 南戏的渊源:从鹘伶声嗽到永嘉杂剧
三 南戏的形成:戏文、戏曲与永嘉戏曲
四 南戏的流播分派:从福建古剧到南戏诸腔剧种
结 语

“北剧”的名称、渊源、形成与流播
前 言
一 北剧的名称与渊源
二 北剧的形成:从院么到么末
三 北剧地位之确立——从么末到杂剧
余论:北剧的流播
宋元南戏体制规律的渊源与形成
一 体制
二 格律
三 唱法
小 结

元杂剧体制规律的渊源与形成
引 言
一 四段
二 四套北曲
三 其它

戏文和传奇的分野及其质变过程
前言
一 从文献考察“戏文”和“传奇”的名义

明代杂居演进的情势及其特色
中国地方戏曲形成与发展的径路
梨园戏之渊源形成及其所蕴含之古乐古剧成分
台闽歌仔戏关系之探讨
结论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闻一多:《伏羲考》
下一条: ·陈华文 陈淑君:《吴越丧葬文化》
   相关链接
·[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刘韵鸥]明代戏曲与宝卷中“女转男身”母题的交融与演变
·[刘垚瑶]器乐与戏乐的交融:国家级非遗晋北鼓吹与晋北代表性戏曲的融合、传承与发展·[曹冰青]传统戏曲资源创新性发展路径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薛慧]论中国节日文化与戏曲演剧间的互动模式
·[曹冰青]乡村振兴视域下江苏传统戏曲活态传承路径·[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张士闪]节日戏曲表演的乡土生态·[刘铁梁]文化视域中的节日与戏曲
·[李向振]冬至节俗源流及其文化内涵·[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关咏阁]城镇化语境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王生晨]玩儿·会儿·事儿:民间戏曲的展演场域与实践逻辑
·[王华龙]五台山五爷信仰源流研究·[平锋 谭文]民间戏剧的仪式化内蕴及其悖论
·[褚心宇]传统戏剧的现代困境·[施爱东]大团圆何以成为元结局
·[于玉蓉]连续与独特:“中”之源流的神话学探赜·[李琰]“回文锦”在“织锦回文”戏曲中的样态与功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