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程剑]骚动与安静
——读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
  作者:程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11 | 点击数:9217
 

  三、《林村的故事》背后的故事

  林村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林村。《林村的故事》里故事林林总总,我们以上的归类并不能代表其全部。要说明的是我们只是为了说起来方便才这么分类,其实这些故事是一个整体。它们共同的存在和互相地交织才构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林村,才表象出了一个不断变化、向前发展中的林村,这就是林村在历史上缓缓而进的脚步!

  黄教授并不只是为了讲述林村而谈林村的故事,这不是黄教授的初衷,也不是人类学的追求!我们很容易在这些林村的故事基础上,看到林村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的变化。首先我们明显感到的是政治制度对于文化变迁的重要性。林村在历次的政治运动中改变了很多,人的观念是最重要的,民众信仰的文化也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干扰,这在90年代以前显得十分突出。其次,我们看到新的政治体制对于地方管理的方式和中央政权向地方渗透的程度。自上而下的文书往来,一张白纸也许会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当然我们也看到底层情况向上级反映时的流畅程度。再次,地方性政治和文化有它的独特之处,林村的干部在行驶很多权力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上级的规定,而是对它做了自己认为许可的改动甚至根本与政策相悖。林村里发生的许多冲突都是与宗族、个人的利益相关的。这些都是历朝历代都有的东西,只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一个新的运作模式,这就是地方性权力的变迁。另外很多传统的文化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并没有彻底消灭,而是有所改变地生存了下来,这提醒我们思考为什么很多文化是不可改变的!第四、林村向我们揭开了政治制度对地方社会分层的影响。比如在解放后的几次运动期间,很多人可能由最底层流到了最上层,而一部分人却得到相反的报应。最后,林村的故事作为中国乡土文化的一个人类学研究,它和其他的著作一起构成了这方面研究的一个体系。如果说《林村的故事》研究的是1949年以后中国农村变迁的问题,那么像林耀华的《金翼》研究的就是1949年以前的中国农村。这在像我们启示:乡土研究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一个传统,而且在这方面有很大的造诣,我们后代的学人值得延续这个美好的传统。

 

  四、《林村的故事》还留下了什么?

  《林村的故事》通过近乎个人传记的写作文体,并在遵循人类学一般伦理的基础上用了叶文德这个真是的名字作为文本叙述的核心人物。这样的叙述方式让我们感到很新,在阅读此类民族志的过程中我们最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流畅感,这种流畅感除了黄教授个人的文笔因素以外,我们认为也是对历史过程如实写照的一个结果。对于这样的人类学民族志的写作方式,我们认为有很大的反思意义。当然这样的民族志对于阅读者而言也提出了一个挑战,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对它的理解不尽一致,读者的层次愈高,对它的理解也就愈深。

  通过《林村的故事》的核心人物叶文德书记的口,我们很多次感到有很多的因素是中国人共通的,也是无法改变的。这些具有民族性的东西,如果说成是中国人的人性的话,它对于中国的政治体制的贯彻,对于社会的运转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很多情况下这种影响对于政策的执行是反面的,甚至在遇到政治政策时让人感到政策是对中国人性的摧残。于是,我们不禁发问,《林村的故事》是不是也留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永恒的问题:中国人的人性是什么?

  林村的记忆就是中国的记忆,这是黄教授想通过此书的研究想表达的一个方面,更是人类学研究方法的追求结果。我们不止一次地在林村看到每当有一个新的政策要执行,或者一个新的运动要开始的时候,林村就会出现一种骚动不安,等到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情况下就是一种盲目服从和不计结果的群体态度。等到运动的后期出现消极的因素或不好的结果时,又是大范围的寂静和等待。可以说1949年以后的中国道路就是这样走过来的,骚动后是安静,安静后又是骚动。在骚动与安静之间,社会留下了自己明朗的印记! 

 

  【1】黄树民.林村的故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7.

  【2】同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幽谷:程剑的空间 2009-09-11 16:24:3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人生一世]钟敬文先生与教师节
下一条: ·[冯立昇]打开技术史研究的新视界
   相关链接
·[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陈岗龙]城隍、格斯尔与落水鬼
·[穆昭阳]层嵌式场景实践: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的参与者·[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
·[左怡兵]故事演述与仪式实践:《西游记》故事版块的聚合动力·[祝秀丽]从集体和声到独自吟唱:韵语中蛇郎妻的诗化人生
·[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
·[周春雨]论鲁迅的故事观及其《故事新编》诗学实践·[赵磊]明代教化制度下的女性形象与写实特色
·[张赵]疾病叙事的故事诗学分析·[张雨]明代小说中的猿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
·[张琼洁 李莹]从作家“雅”言到民间“俗”曲:大鼓书《贾宝玉夜探潇湘馆》的形成·[张静]贞孝、智谋与爱情:冯梦龙女扮男装故事书写中的双线结构与伦理叙事
·[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袁瑾]民间传奇故事的现代生长与媒介重述
·[余红艳]景观叙事的故事诗学阐释·[邢乐萌]温峤娶妇:“老夫少妻”母题的生成与故事改编规则
·[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