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程剑]骚动与安静
——读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
  作者:程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11 | 点击数:8935
 

       二、与乡村斗争有关的故事。在政治局面飘摇不定的时期,乡村的斗争也多是以政治为中心的争权夺利的斗争,有时候斗争也很激烈甚至残忍。但是除却了政治以外,还有其他乡村里传统的斗争形式。这些斗争都是与地方的权利、利益、权威等因素分不开的。这些斗争主要集中在1970年代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更变得明朗激烈起来,因为这个时期中国少了更多的政治运动,老百姓大都将主要的精力集中于自己的生产劳动上。可以说此类斗争也是这个时期斗争的主要形式和内容。谁做了村中的头,谁就有更多的决定权,谁就有更多的建议权,谁也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利益,谁也更是得到与众不同的更多更高的眼光。这在乡土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农民在图近利的背后,我们也更能体现出农民的实在来。比如在90年代后期也就是1997年林村党支部的选举活动,叶书记本来不想让林氏家族的代表林其发当选为村党支部的委员,但是没有办法,拒叶书记的分析林氏家族在林村是有一定实力的,而且在90年代得到了复兴,作为林氏家族的代表的林其发不能当选就意味着林氏家族的衰落,也就意味着林氏家族在林村的地位和利益受到了不合理的对待,尽管叶书记说“我不喜欢利用氏族组织这样的封建关系,为权利集团服务。选人要看他们的能力,不是看他们有多少亲戚。”但这只是作为共产主义者或者我们更确切地说是林村的开明人士的认识,不能代表林村普通民众的想法。其实,毫无疑问,就是我们当今的社会中以亲族关系为理由选用人才是很平常的事情,这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特点。虽然是一个选举,看起来似乎很平静地在投票、统计、宣布结果这样的过程中结束,但是他是充满乡村最常见的斗争的,明争暗斗在这个过程中是显而易见的。就像在大队解散时竞标村中砖厂时,叶书记在走向办公室座位时有人就在后边说:“瞧他坐的金交椅上的样子,哼,今天是最后一次了。”我们知道叶书记虽然对林村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这能消除村中人对他的看法吗?这让我们生动的理解到斗争是不能消除的!

       三、与“迷信”有关的故事。在农村地区,少不了看到信仰、民俗甚至被认为与迷信有关的现象,林村即使是一个东部沿海的村落社区,但是也不例外。除了在刚解放后比较明显的被认为是“迷信”的活动不能进行也不敢进行以外,我们从中也看出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想禁止民众这方面的活动是不可能的。就连口口声声共产主义不相信“迷信”的叶书记都对自己祖父和家庭住址的“风水”特别讲究,这就很能向我们暗示很多心理深处的需要即使被认为是空无须有甚至荒谬的但是是不可代替和消除的。叶书记对有人破坏自己父亲坟墓的事情特别生气,而且对自己父亲的坟墓建造得很有讲究,据他说是村里最有层次的。还有叶书记后来对因为父亲相信神灵而和父母亲紧急分家的事感到了懊悔。我们试问:难道这不够说明一个文化根本的东西是不可改变的吗?再比如林氏家族在90年代是复兴,首先进行的最有影响力的事情就是花了35万元建设了自己家族曾被毁掉的祖庙。当然,通过叶书记的嘴,我们还得知了村中其他人关于祖坟和建设宅院时有关风水的讲究行为。很多很多这样的事情,如果用1949到1970年代时中共提倡的行为标准和国家的政策,都肯定会被视为是“迷信”的,也都是被禁止的。但通过《林村的故事》让我们得知它们是有生命的!另外,围绕着有关“迷信”的话题,也有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比如与被称为林村的“巫婆”有关的事儿。

       四、与国家政策有关的故事。看似一个小小的村庄,却在解放后最突出的一个变化时受到中央的影响比以往更频繁而且更有力了,尤其是在刚解放到1979以前这段时间。政府频繁的政策或者运动,让老百姓为之转混了头,很多事情都是盲目服从的。比如“四清运动”、“农业合作社”、“大炼钢铁”“文化大革命”“破四旧”以及后来的计划生育等等,可谓名目繁多。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也实属可笑至极,但是想不到的是当时老百姓积极地态度,即使是没有持续多久的狂热也让人感到震惊。叶书记对这些运动也做了自己的评价,他认为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但是之所以在这些运动中并没有出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因为讲究形式而缺少实际,盲目并且狂热。所以在这些运动的同时出现了让他一生也难以忘怀的1960年代的大饥荒。可以说大饥荒改变了一些叶书记对党的运动和政策的态度。到1990年代以来,最大的与政策有关在林村发生的故事就是计划生育了。叶书记讲述了很多这方面的故事,也讲述了自己在处理此类事情时的经验和观念,我们从中感知到了中国农村基层工作运行的一些特点,也感知到中国传统“重男轻女”“多子多孙”观念的浓厚,并且叶书记通过林村的实际也向我们表达了中国这种根深蒂固观念的合理的一面,也就是它的文化根基。

       五、其他的故事。《林村的故事》里故事很多,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以上几类以外,还有很多的,我们可以微微谈谈。比如1990年代以后,林村随着经济的发展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有很多当地人和外来人之间的故事,有很多外来人之间的故事,也有很多新的经济策略方面的故事,云云。这些故事和以前林村的故事一样,都发生在林村,只是它将变得在“林村故事”里的地位更加重要,分量也更加增多。这些与传统“林村故事”不同的故事,也是林村在向前发展时所不可避免的,也预示着林村未来的发展趋向,就在这些故事的演绎中,作者也发问:“林村何去何从?”作者的发问,就是本书的结束,也是为读者和研究者提出的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幽谷:程剑的空间 2009-09-11 16:24:3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人生一世]钟敬文先生与教师节
下一条: ·[冯立昇]打开技术史研究的新视界
   相关链接
·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三大史诗上春晚:后台故事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钟进文]向一生追求进步的人民的学者致敬 ——我和钟敬文先生的几个小故事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祖晶晶]昭君故事民间书写的世俗功能指向·[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周巍]“锁龙井”型故事的古今演变·[赵甜佃]动画《鹅鹅鹅》的诗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张小平]“人参精”故事研究述评·[张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使命及其传播路径研究
·[詹娜]当代故事家的讲述实践与逻辑探析·[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
·[谢亚文]格雷玛斯行动元理论在民间故事中的应用·[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
·[王尧]度量故事:情节类型、情节基干与核心序列·[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故事传统的公共化
·[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