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 《尔玛的婚礼》
导演: 韩万峰
主演: 天仙妹妹(尔玛依娜)
片长: 90分钟
剧情介绍:美丽的羌族女孩尔玛依娜已经23岁了,出落得亭亭玉立。她为游客表演歌舞,受到游客的欢迎。未婚夫多巴对尔玛疼爱有加,不停地追问婚期,而尔玛的父母也希望女儿能够尽快成亲,以免寨子里的人说闲话。但是尔玛心里早已经有了意中人——在镇上教书的英语老师刘大川。
父母拗不过尔玛,只能推掉多巴的提亲,并向他的父母赔礼道歉。尔玛退婚的事在寨子里传得沸沸扬扬。多巴被拒绝后,十分伤心,但在媒婆的介绍下,很快和一个家世富有的女孩交往起来。尔玛一家终于不必愧疚,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尔玛和刘大川之间的感情更加顺利,在双方家长的认同下,两人很快进入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并决定在10月1日结婚。刘大川的姑妈是县教育局副局长,想在县城给他们办一场隆重的婚礼,而尔玛的家人则想按羌族人的风俗,在羌寨给尔玛办婚礼……
采访者:胡谱忠,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受访者:韩万峰,《尔玛的婚礼》导演。
胡谱忠:在《尔玛的婚礼》中,观众能看到地震前四川理县的美丽景色。“5·12”地震后,这些电影片段已经成为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韩万峰:《尔玛的婚礼》中,除了理县,还有一部分茂县的景色,这些地方基本上都被地震破坏了。拍摄时,我还总说这里风景真好,谁也没有想到,几个月后,一场大地震就改变了一切。
地震后,这部影片受到很多关注,因为近7万遇难者中,有一半是羌族。其中北川是我国唯一的一个羌族自治县,理县、茂县这些地方也都是羌族聚居的地区,所以这场地震对于羌族的伤害非常大。我的这部影片本来是为了保护羌族文化而拍,但是在今天看来,它有了双重意义:不仅保存了羌族的文化,也保存了羌族聚居地区地震前的美丽风貌。
胡谱忠:《尔玛的婚礼》一片中,你用少女尔玛的婚恋选择来隐喻羌族未来的选择,有一种寓言性。当时在写剧本的时候,你是怎么设计尔玛和多巴的形象的?
韩万峰: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尔玛作为一个见过世面、有一定理想的女孩,在裁缝多巴和英语老师刘大川之间,她选择刘大川是自然而然的。如果我让她去喜欢多巴,那倒显得做作。我尽量让故事的发展顺其自然。她选择刘大川,就会和多巴退婚,这就涉及到一些民族风俗问题,如在村里的名声等等。这些问题在过去是非常严重的,但是换了当下这样一个时代背景,它们就迎刃而解了——传统被轻而易举地打破。而后来多巴选择那个有钱的患癫痫病的女孩,也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在当今“泛市场化”的背景下自然发生、发展的。就是羌族人自己看了,也会觉得很真实,因为现实就是这样。
最后我又设置了一个情节,就是尔玛和刘大川在结婚方式上的冲突。结婚对一个女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尤其羌族是一个保留母系社会遗存的民族,女性在族内的地位很高,婚俗的意义更是非同一般。传统婚俗和城市婚礼发生严重冲突,这是我自己设置的命题。故事的结局有很多种选择,作为一个导演,我不能控制。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09-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