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0多名来自全国各省市的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在北京接受了为期三天的统一培训,培训内容为9月份即将开展的“国三批”申报工作。(基层文化部门通常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称为“国三批”)
在颁布了共计1028项的两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后,还举办这么大规模的培训班,可以看出在中国,尚处于初始阶段的非遗保护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从基层到决策层,需要解决的问题还不少,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正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所言,必须依靠一支“稳定的强大的队伍”。
这支队伍最重要的力量是谁?是各省市从事保护工作的庞大的基层工作队伍,从文化厅局到群众文化艺术馆。可以说,他们对非遗保护的认识和态度,对非遗工作的投入和付出,直接影响着全国非遗保护的每一步推进和深入。小到一份项目申报材料的书写,一个项目的价值评估,保护单位的确认考核,都关系到国家级名录的真实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关系到重要非遗项目的存活与保护。
在培训班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屈盛瑞就严厉地指出,当前有些地方不够重视,普查和保护工作进展缓慢,有些地方则出现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有些项目的保护单位不明确、一个项目有几十个保护单位、项目重复申报等问题。他再三强调,即将开展的第三批国家级名录的申报和评审一定要严格再严格,规范再规范。
怎么严格规范呢?“比如申报时需要提交的十分钟录像,很多地方一上来就是城市风光、领导讲话、旅游产品打造、媒体报道成果等无关紧要的东西,关于申报项目本身却草草带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祈庆富表示,就他审批的民俗类申报文本,往往充斥着学术化、历史化、政治化、宏大化的语言。而其实,非遗项目申报的要点是民间的活态的传承的,写清楚具体的人、时间、地点、事件、特点,和当地有什么特殊关系就行了。
这些要点正是非遗的本质。某些地方在申报过程中的学术化、历史化、政治化、宏大化,表面上受政府部门公文文风和政治挂帅的影响,实际是不懂非遗,把非遗保护当作一项上级分派下来的政治任务,能申报“国字头”成功便是一大政绩,申报成功后便置之不理。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没有理清国家建立四级名录的用意,什么都想往“国字头”里挤。例如在我国沿海广泛分布的妈祖信仰,看到甲进了国家级名录,乙进了国家级名录,丙也想进,这样是不行的。进入国家级名录必须是在当地有重大影响,并且能带动各级进行保护的项目。
文化部负责非遗工作的一位官员表示,前两批国家级名录基本已涵盖了大部分具有国家价值的非遗项目。可见,地方上与其挖空心思争抢“国字头”项目,不如踏踏实实把普查做好,建好省市县三级目录,切实做好保护工作。随着非遗保护的进一步深入,打好基础的,虽然未必会立刻取得短暂的光芒,但一定能在未来走得更远。(人民网记者 郑娜)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08月25日08:52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