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赵毅衡]叙述形式的文化意义
  作者:赵毅衡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08-07 | 点击数:10600
 


  形式具有意义,独立于内容的意义,这是20世纪美学一再阐明的命题。本文想要论证的是,小说的叙述形式,具有独立于小说内容的意义,而且是与整体的社会文化形态相关的意义。具体地说,小说形式特征的变迁,往往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形态相联系,不是内容,而是形式,更深刻地反映了文化对文学文本产生方式的制约力和推动力。

  现代叙述学研究者,多少都感到了这个向题,虽然至今没有人给予系统的说明。泽尔尼克曾经声称:

  意识形态被构筑成一个可允许的叙述(constructed as a permissive narrative),即是说,它是一种控制经验的方式,用以提供经验被掌握的感觉。意识形态不是一组推演性的陈述,它最好被理解为一个复杂的,延展于整个叙述中的文本,或者更简单地说,是一种说故事的方式。(1)

  他的意思是,形式(而不是内容)本身就是社会文化形态。(很多理论家认为意识形态主要是文化形态,例如吉尔兹就认为意识形态是“符号的文化体系”(2)。)

  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那么反过来,叙述学的形式分析就可以、而且必须进行到文化形态分析的深度,或者说,只有深人到产生叙述形式特征的文化形态之中,才能真正理解一种叙述形式的实质。这样,形式文论就与文化学结合起来,形式文论就超越了自身的局限,叙述学就不再是一种小说技法研究。

  这样说,似乎只是一厢情愿的理想化,但从叙述学批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实际上是严肃而彻底的叙述学研究必然要走的方向。我们可以举一些最常见的叙述学特征——人物视角,转述语,时间链,情节结构——在文学实践中的变迁和在批评实践中被理解的程度,来说明形式文论如何超越自身而进入文化批评。

  19世纪末之前的西方传统小说,.除了第一人称小说之外,很少坚持用某个人物的意识作为叙述视角。人物视角实际上是工业化社会渐渐进人成熟时的社会文化形态的产物,是现代社会形态越来越体制化时,渐渐处于与社会对立状态的个人的不安意识,是社会与个人评价规范合一性消失的结果。人物视角不仅是一种文学技巧,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因为到现代,直接向“亲爱的读者”或“看官”发出认同规范的呼吁,不仅是技巧上可笑,而且是价值观上可笑,作者不再能扮演上帝角色,正如上帝不再能对世界扮演上帝角色。

  人物视角叙述的出现,标志着叙述主体意识的分解越来越严重,而且主体意识的重心下移,抛开了作者对叙述世界的君临,抛开了叙述者随心所欲的全盘控制,而移入被叙述人物的主观有限性之内。

  这种对经验的有限性和相对性之尊重,是整个社会文化形态对叙述的压力之产物。尼采在19世纪中叶就强调“不一定有什么意义,有的只是与意义有关的看法角度”(3)。英国现代文论的先行者沃尔特·佩特说:

  对现代精神而言,除非在某种相对条件下,我们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任何事物。(4)而王尔德直接指出了这种经验相对主义导向人物视角的路线:

  不管我们如何努力,我们无法穿越事物的表象走向事物的真相,其原因可能很可怕:事物可能除了表象外没有真相。(5)

  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是第一人称小说,与人物视角叙叙方式无关,但普鲁斯特在这本小说中所成功地强调的经验之相对性,与人物视角叙述的兴起可归于同一文化原因。小说第一部《斯万家那条路》中,“我”对斯万的印象,与“我”听家人说斯万的话,无法印合。这时“我”体会到:

  无疑他们所认识的经常出入俱乐部的斯万,与我婆姨创造的斯万完全不同……我们的社会人格,是别人思想的创造者。

  最后的这个警句,正是人物视角所依据的经验有限性和社会性的注脚。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文艺学网 2007-07-0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陈平原]“史传”、“诗骚”传统与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下一条: ·[高玉]重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
   相关链接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抗疫背景下,凸显端午民俗特殊文化意义
·[陈金文]壮族民间山水传说的生态文化意义·中美学者对话“中国多民族口头传统的文化意义”
·[王宪昭]论布洛陀神话的基本母题及文化意义·[黎敏]从《孟姜女》传说的演变看其传承的内在动力
·[靳志华]人类学视野下物的文化意义表达·[唐海宏 蒲向明]藏彝走廊“青蛙娶妻”型故事的情节生成和文化意义
·[李长莉]洋布衣在晚清的流行及社会文化意义·中国神话学的文化意义
·[张勃]先有“二月二”,后有“龙抬头”·[张勃]介子推传说的演变及其文化意义
·[仲富兰]端午文化:民俗文化意义的开掘与传承·[金霞 李传军]曹操“七十二疑冢”之传说、史实及意义
·[张跃 刘娴贤]论怒族传统民居的文化意义·[陈连山]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
·[吴真]清明节,我们到底该“欲断魂”还是去“看姣姣”?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