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主要研究内容
周汝昌(1989)说:“汉学中出现了三大显学:一曰‘甲骨学’,二曰‘敦煌学’,三曰‘红学’。”这种誉美之辞不是空穴来风,作为显学,它具有鲜明的特征、区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红楼梦》的满族风俗研究这个课题放在以民族学为主体的这个一级学科下进行关照和审视,透过时空向人们介绍具有代表性的满族风俗。研究的内容建议涵盖以下几个部分:一是绪论,首先指出,从《红楼梦》里反向准确还原满族独具特色的饮食、嫁娶、起居、服饰、娱乐游艺等标志性风俗,是继承和弘扬中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其次是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继而阐明研究方法,提出研究的基本思路。二是阐述满族族群意识,界定满族族群意识的内涵和特征,从历时角度分析作者曹雪芹的谱系衍变,得出曹雪芹满族族群认同意识的取向,证明《红楼梦》是能够代表满族文化的不朽作品。三是从满族生计方式这个角度证明满族家庭是靠什么生活的,怎么生活的。支持研究有以下几点,即满族家庭的经济结构;满族家庭的收入来源;满族家政管理,其中详细论述家族结构、经济管理范式、女性地位、劳役用工;满族衣食住行,本节分别详细描述各自风俗特征,是全文的重心所在。四是从满族人生礼俗这个角度切入独具特色的满族风俗。支持研究的支点包括三个方面,即婚姻礼俗,论述满族早期的婚姻制度和满族婚娶程式;生育礼俗,列举满族的生育观念、分娩与月房、婴儿祝吉礼,之后是生理之外决定意识的培育观,也就是儿童的教育,教育作为满族的意识形态决定着满族的生存方式;丧葬礼俗,阐释丧葬观和丧葬程序。研究从生命起止的线性出发,透视出满族自然人生。五是从满族社会生活礼俗这个角度具体阐述满族生活究竟有什么样的特征。支持研究的包括旗人心理特征、旗人语言、人际礼仪、岁时节庆、寿辰特征、游艺娱乐等。通过满族人日常行为举止来说明这个民族和其他民族有什么不同,进而证明满族是独立存在的群体。六是从满族信仰民俗这个角度出发论述主宰本民族精神领域的信仰特质。支持研究的包括满族神话传说、萨满教的影响、家族祭祀、物象(花草、杨柳、山石)崇拜等四个部分。
通过上述六个不同角度,层层论述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满族风俗,而《红楼梦》则是承载和传达这种风俗的主体媒质。
3 主要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采取的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分法。物质文化指的是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及其创造方式,包括劳动工具和人类为满足衣、食、住、行等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是物化概念。精神文化是指人们的文化心理、道德伦理观念、哲学、政治、艺术、宗教等,是思想范畴。制度文化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及其运行方式,以及宗教、婚姻等各种风俗制度,属于行为规范。从层次上说,物质文化处于表层,精神文化处于深层,制度文化处于沟通上下的中间层。民族文化囊括了上面三个层次,满族风俗是涵盖了三个层次的富有特色的文化,研究满族风俗最主要的是运用民族学原理,其次是结合民俗学原理、历史学原理、社会学原理、跨文化比较等。以民族学为主线的多种研究理论对于认知和弘扬满族文化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体现于以下三个方法,即:(1)文献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也叫历史文献研究法,是以满族文化资料的历史文献和其他文献为基础,收集和查阅大量的前人研究的文献,包括历史档案、民族志和历代学者满族文化研究成果。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把握满族风俗的来龙去脉,比较准确地进行梳理和剖析满族风俗在《红楼梦》中的体现。通过文献分析方法,能够拓宽研究视野,使论证有据可依,读后使人信服,才能对满族风俗有更全面、更完整的认识。(2)文化比较研究法。该方法也称跨文化比较研究法,满族是中国各民族的一员,远古时代就和汉民族有过文化交流,基历史发展轨迹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从龙入关”以后,全盘吸收汉族文化的精髓,使民族文明实现了举世震惊的跨越式进步。满族文化也影响着包括以汉族为主体的其他民族的发展变化,这样就形成了文化上的满汉全席,极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红楼梦》作为满族文化代表作,极富满族风俗、风情和风格,负载着满族文化内涵,具有多方面的满族文化表征,运用文化比较研究法能够更清楚地透视出满族历史文化特征。(3)跨学科综合研究法。满族风俗是满族文化的核心,与其他文化的联系盘根错节,各种文化所归属的学科或多或少地可以找到满族风俗的触角。这些触角如果伸向过去,就涉及到历史学知识;伸向饮食,就涉及到农牧业知识;伸向保健,就涉及到养生和医学知识;伸向住宅,就涉及到建筑学和生态学知识;伸向服饰,就涉及到美学知识;伸向日用器具,就涉及到工艺知识;伸向民族个性,就涉及到心理学和伦理学知识;伸向家政管理,就涉及到文化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知识;伸向宗教信仰,就涉及宗教文化。以民族学为母盘的各学科之间是有机联系的,是个立体模型,决不是学科交叉和嫁接的有意炫耀。研究满族风俗这种民族精神文化产品只有和不同学科明晰、系统、科学地接合,才能从满族外在生活形态中寻找到固化为满族民族意识、民族情感的特质来。
结语
整部《红楼梦》“假语村言”,隐藏了“包衣-仕宦”双重身份和“满籍—汉姓”双重族别这一基本“真事”,寄托了作者“对汉民族本根和反奴—自由个性本根意义的寻求”,但是,由于它产生的背景是18世纪,满族风俗已经随着八旗的步履渗透汉族的各个角落,深深刻进了作者的骨髓,不论作者怎样地隐匿满族风俗的印迹,这种印迹也是难以抹去的。总体上看,亦满亦汉浓郁的民俗贯穿了《红楼梦》,随着时间的推移,满俗汉化使普通当代人往往很难甄别出两种文化究竟有什么不同。为此,从作品中追踪溯源,科学地详细剥离出满族风俗,准确还原满族独具特色的饮食、嫁娶、起居、服饰、娱乐游艺等标志性特征,是继承和弘扬中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唐彦临.从风俗运用看《红楼梦》曹著与高补的悲剧精神[J].红楼梦学刊,2007(4).
[2]王明霞.从满族家庭礼俗看其民族的伦理道德观[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
[3]陈景河.论《杠楼梦》中神灵人物的原型母题(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9(3).
[4]胡文彬.历史的剪影——《红楼梦》与中国民俗文化[J].红楼梦学刊,1998(1).
[5]祁美琴.清代内务府包衣对清代文化的贡献[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7(3).
[6]严明.《红楼梦》风俗描写的特点[J].红楼梦学刊,1998(4).
[7]彭昆仑.评“红学之路怎么走”[J].红楼梦学刊,1997(1).
[8]吴世昌.为红楼世界题辞[J].学刊,1986(4):25.
[9]钟高翔,杨光宗.文学经典《红楼梦》的文本演变与历时性传播[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10]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804.
[11]吕智敏.论京味文学的源流与发展[J].中国文化研究,1997.
[12]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第四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13]王卓.《红楼梦》人物谱系模式的神话原型追索[J].社会科学战线,2002(3).
[14]静轩.《红楼梦》中的东北风神[J].红楼梦学刊,2004(1).
[1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满文老档[M].北京:中华书局1990:1697.
[16]赵志忠.《红楼梦》与满族习俗[J].明清小说研究,2008(2).
[17]清太宗实录,卷54[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8]纪昀等.钦定八旗通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1555.
[1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21.
作者简介:吴松林(1964~),男,满族,黑龙江省望奎县人,博士研究生,东北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译介、满学和诗词研究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长白恒端的金楼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