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大师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大师

[于伟慧]一个黎族民歌手身后的历史
  作者:于伟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08 | 点击数:16396
 

  

  王妚大是黎族民歌杰出的传承人。图为王妚大2007年参加在北京中国文化杰出传承人颁奖时的留影。记者 于伟慧 摄

  

  黎族民歌海南历史的一面镜子

  海南民歌犹如浩瀚南海盛产的珍珠,熠熠生辉,采之不尽。海南民歌是海南历史的一面镜子,是海南人民生活的写照,其题材十分广博,内容极其丰富。历史人文、风光景色、劳动生产、时政世态、社会生活、婚恋情思、祭祖敬神、伦理道德、神话传说等,无不涉猎,无所不歌。在前不久公布的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项目类别为“民间音乐”的共有4项,它们分别是:黎族民歌手王妚大民歌、崖州民歌、舂米舞和儋州调声。

  崖州民歌是起源、流行在三亚市及古崖州属地人民群众中的口头文学,是以口头传唱和手抄文本流传至今的民间歌谣,是崖州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抒发感情、唱颂美好生活的民歌,是樵夫平民渔翁百姓之歌。它的起源年代如今已很难考证清楚,但其形成的两大要素是可以肯定的。一是中原移民不断迁入,把各地民歌传入崖州,有明代叶盛的《水东日记》中记录的一首反映家庭生活的民歌:“南山头上鹁鸪啼,见说亲爷娶晚妻;爷娶晚妻爷心喜,前娘儿女好孤凄。”还有明代丘齐山作品中一首歌咏真诚爱情的民歌《新镌分门定类绮筵雅令:抗城四句歌》:“郎有心来姐有心,二人好似线和针,针儿何曾离了线,线儿何曾离了针。”这两首古代民歌与崖州民歌:“勿说哥愿侬也愿,哥侬情如线和针;哥愿做针侬做线,针过千层线都跟。”“勿说哥愿侬也愿,哥侬情如放风筝,哥做风筝侬做线;风筝几高线都跟。”相比对照就可以从中品味出其中同根同源的味道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崖州民歌可能是中原古民歌的活化石。二是移民迁入崖州经过长期共处,形成了崖州的乡音方言,民风民俗,随之便演化或产生语言通俗、乡音浓重、又相当具有地方特色的崖州民歌。

  唐宋是我国诗歌的兴盛时期,加之宋元明后移民进入高峰期,崖州民歌饱受多源头民间文化和唐宋诗词的影响,它不仅文辞美、意境美、唱腔美,且创作手法更具有地方艺术特色。它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人们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天涯传统文化、乡情民情、教育礼仪、社会形态、生产发展以及每个时期的文化与文明都息息相关,紧紧结缘。

  崖州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历代民歌大到国家政事,官廷朝政,小到百姓生活,一针一线,凡事都可入歌。民歌艺人出口成歌,句句押韵,和谐优美,唱答如流。它的内容一般有长篇叙事歌、生活长歌、短歌和对歌四大部分。

  长篇叙事歌(俗称歌封或大朝歌),这一题材的民歌每部都是一部叙事长诗。长歌(俗称歌牌),这类民歌的代表作有《贫家织女怨》、《十道情郎》等。短歌(俗称歌仔)以七言四句体为一首,短歌多为即兴吟唱歌,精品极多,传唱范围广,如李德裕命名下马岭:“做乜号名下马岭,只见树木生岭上;天涯山海路途远,何处见人马上骑。唐相号名下马岭,待我学明给你听,只因海圮山路狭,只好下土牵马行。”又如《观音填海歌》:“观音挑土填沧海,娜引嘴提扁担败;娜引嘴提扁担折,一担仙土岭两个。”这些都是流传年代很久的短歌。对歌(俗称答歌),民间对歌艺人具有很强的口头即兴创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对歌内容随意,即兴唱答通宵达旦不停,在民间文化中堪称一绝。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上一条: ·[陈巍]故事里的故事
下一条: ·[王宏刚]汗水入土悄无声
   相关链接
·[苏培]“共时的”综合表演:口头史诗歌手演述的审美创造·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
·[高荷红]赫哲族“伊玛堪”歌手传承路线探幽:以三个家族为例·[葛婷]观念与方法:郧西县孝歌手抄本调查研究
·[斯钦巴图]史诗歌手记忆和演唱的提示系统·[张君]隐性知识视角下黎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反思
·[朝戈金]口头诗学·[刘永红 郝苏民]洮岷花儿歌手文化生态调查报告
·[邓琼飞]“袍隆扣信仰”对黎族地区现代社会治理的启示·[王锦强]海南黎族陶艺:女制陶男莫近
·寻访“文化小山村”的纳西族歌者·[赵宗福]学理性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实践——《岷县百名花儿歌手调查实录》序
·[王晓平]黎族音乐研究回顾与反思·杨恩洪:《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增订本)》
·深切悼念江格尔奇加·朱乃先生·黄任远:《伊玛堪田野研究报告:对赫哲族歌手吴连贵的调查》
·琼中“三月三”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苗族传统文化·诺布旺丹:《艺人、文本和语境:文化批评视野下的格萨尔史诗传统》
·[杨鹤书]黎族传统文化的若干问题·[黄鈜]从黎语词汇看黎族社会的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