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李化成]全球史视野中的环境与瘟疫
  作者:李化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07 | 点击数:8312
 

 

  大环境促使全球瘟疫“一体化”

  病原体之所以得以肆虐,还要归功于历史学家们普遍关注的大环境因素:大规模的对外作战是将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的最主要方式,也是病原体开疆辟土的最佳途径。此外,不间断的土地垦殖使自然生态受到破坏,一些新兴的传染病也可能随之发作,而日益频繁的对外贸易也在瘟疫的流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如法国史学家拉杜里所言,这些条件使得全球瘟疫“一体化”。

  从大约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500年,是城邦、国家初步建立并彼此倾轧、建立地方霸权的时期,我们也在亚述和巴比伦的记载中发现了发热病、肺结核和鼠疫。从公元前500年左右开始,地区性的强国纷纷向周边地区开战,建立了第一批大帝国。病原体随之跨地区作业,如在罗马帝国东征西扩建立巨大版图的过程中,大瘟疫不可避免地数次爆发。在西罗马帝国的衰亡中,来自东方的匈奴人所携带的病原体或许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真正实现了瘟疫在欧亚大陆一体化还是在中世纪。14世纪的“黑死病”发源于中亚,然后随着蒙古铁骑和东西方商人的足迹传遍了欧洲,造成了欧洲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损失。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让人类在空间上基本完成了全球化之旅,而天花也成为病原体一统天下的代表。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病菌(还包括其他病原体)的印第安人触之即亡,总人口在一两个世纪内减少了95%。

 

  近世环境变迁下的瘟疫图景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殖民主义的扩展,“最令人害怕、最引人注目的19世纪世界病”出现了,这便是霍乱。究其原因,从大环境上来说,殖民行为和民族冲突让区域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复杂和紧密,城市化的进程则加速了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从小环境来说,工业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污染特别是河流污染,卫生条件变得更差了。这种局面让消化道病原体活跃异常,并最终发展成了世界性瘟疫。幸运的是,这些传染病引发了19世纪中叶开始的公共卫生变革。细菌学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医学思想上的革命,一种又一种病原体在显微镜下现身,人们逐渐掌握了传染病的传播机制,并有意采取措施控制。其中,大环境中的检疫制度与小环境中的隔离措施有力遏制了瘟疫的传播,而疫苗和抗生素的研发则为人类增加了一套“人造”免疫系统。

  进入20世纪以来,在人类对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干预中,更多的卫生因素被考虑进来。尽管随着交通工具不断地更新换代,地球逐渐“村庄化”,但人口的流动特别是长距离的流动却渐趋规范化,这使得大环境在加快了病原体传播速度的同时,却有效控制了它们的传播途径。而对于小环境来说,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整洁,卫生设施愈发健全,清除了许多病原地的聚集死角。随着这一系列公共卫生体制的不断健全,鼠疫、天花、霍乱等传统传染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这绝不意味着人类对病原体的胜利。当人类的免疫系统和医疗水平可以有效控制传统病原体时,后者往往以变体的形式进行反击,如在1918—1919年间,被称为西班牙流感的世界性大瘟疫,导致了1500万到2000万人的死亡,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而这一瘟疫便是由特定恶性流感族群的演化所导致,这种演化后的流感病毒,正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一种变体。另外,在1980年代才首次被确认的艾滋病今天已是世界公敌,据研究,其HIV病毒可能来自于非洲野猴。这不禁让人感叹,到底还有多少病原体,还将从动物身上袭击人类!

 

  在大环境与小环境两方面努力

  瘟疫史就是病原体与人之间的生存博弈史,人类的大、小环境的不良状态,使瘟疫的传播成为可能,而人类对大、小环境的改善又把瘟疫的生存范围压缩在了有限的范围之内,但瘟疫也在为谋取生存空间而不断产生新的变体。西班牙流感爆发90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处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变体的危险之下。一方面,我们不应该过于恐慌,因为西班牙流感的高死亡率要部分归因于当时小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大环境中战乱所带来的交往混乱。而今天高水平的公共卫生体制和医疗救治水平,已经在控制瘟疫流传和救治患者方面初见成效。但另一方面,对全球瘟疫一体化历程的回顾警示我们,不可盲目乐观。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瘟疫,减缓甚至阻断病原体的传播,就必须在大环境方面加强出入境检验和全球协作,并努力维护和平,避免战争之类非常规交往方式的出现。在小环境上,我们要继续改善民众的饮食、居住、医疗等条件,注意生活方式的文明化,特别是要努力弥补地区差异,减少瘟疫发源地的数量。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在面对病原体的进攻时,保持审慎的乐观。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7-2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应星]叙事在中国社会学研究中的运用及其限制
下一条: ·[金民卿]西方文化研究中的四种意义分析模式
   相关链接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王琴] “草药有命”与“自我神化”:粤北瑶族医药从业者的道德重塑
·[程瑶]城市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程瑶]城市环境中的非遗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努力达成一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与清单编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巴莫曲布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环境可持续性——以“藏医药浴法”申遗实践为主线
·[郭海红]共有资源视角下的环境民俗学研究·[日]菅丰:《河川的归属——人与环境的民俗学》
·[杨志敏]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应对瘟疫民俗活动考述·[吕树明]论先秦瘟疫神灵的演进轨辙
·[陈政禹]从瘟疫民俗到海洋信仰民俗的演变·[李佳霓]国家级民俗类非遗文化生态研究
·[白宇翔]实与俗之间:清代湘潭的瘟疫与防治·[蒋帅]从地理环境看传说发生:以鲁中南盗泉传说为例
·[黄晔]民俗学视域下古代长江流域风情的多重展示·[王杰文]新媒介环境下的日常生活
·[马克·本德尔]举证策略:以彝苗史诗民间物质文化和环境意象为例·[陈志勤]村落环境治理的传统机制缺失——来自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