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李化成]全球史视野中的环境与瘟疫
  作者:李化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07 | 点击数:8310
 

  

  

  ■20世纪困扰人类的七大瘟疫


    不可不说的环境因素

  3月底4月初刚在大洋彼岸发端的甲型H1N1流感,今天已经遍布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并有继续蔓延的势头,这不禁让人感叹全球化在缩小了区域距离的同时,让传染病的流传也变得更加便利。其实,传染病的流传史一直都是和人类的交往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引发传染病的病原体随着人类活动而传播,又反过来影响到了人类的活动。这样,人类从分散到整体的全球史,同时也就成为病原体实现全球瘟疫“一体化”的历史。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种人、疫共生的全球史的演进历程,是与人类生存的大环境和小环境紧密相关的。其中大环境是指人类在大范围内的交往行为,它是关系到一般传染病能否从一个族群传播到另一个族群,并形成跨地区转移进而发展成为大规模烈性传染病——瘟疫的基本因素。小环境则指特定族群在特定地区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和医疗条件等,它是关系到传染病最终是否可以发生,或者说病原体能否成功在人群之间传播的基本因素。

 

  小环境的变迁与瘟疫的兴衰

  从人类的起源到约1万年以前,人们散居各地,谋生的手段主要是采集果实,间或以狩猎作为补充。英国学者庞廷(Clive Pontine)等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与动物、族群与族群之间的接触机会都比较少,故而传染病也较少发生。但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人们逐渐定居下来,并实现了对多种动物的驯养,也使得后者身上的病原体成功侵入人体,其中一些从此还在人体内安家落户,成为典型的人类疾病。而对人类来说,几乎所有的传染病都源自动物携带的病原体。对此,美国学者戴蒙德(Jared Diamond)也指出,“人类疾病源自动物这一问题是构成人类历史最广泛模式的潜在原因,也是构成今天人类健康的某些最重要问题的潜在原因”。当前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人类在驯养动物的同时,也开垦耕地、种植作物,从而也拉开了人与病原体之间大规模生存博弈的序幕。从公元前5000年左右直到19世纪中叶,人类社会和病原体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病原体似乎始终占据着上风。对于人类而言,小环境固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居住条件不断改善、营养结构日趋丰富、医疗水平得以提高等,但医疗史学家们倾向于认为,这种改变并不能阻止病原体的侵袭,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其滋生和散播的介质:人类大量聚集在狭小的空间内,并且这种空间往往人畜混杂,卫生境况糟糕。人们对传染病的医疗认识极其有限,有些应对措施如大规模的集会行为等很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7-2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应星]叙事在中国社会学研究中的运用及其限制
下一条: ·[金民卿]西方文化研究中的四种意义分析模式
   相关链接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王琴] “草药有命”与“自我神化”:粤北瑶族医药从业者的道德重塑
·[程瑶]城市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程瑶]城市环境中的非遗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努力达成一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与清单编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巴莫曲布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环境可持续性——以“藏医药浴法”申遗实践为主线
·[郭海红]共有资源视角下的环境民俗学研究·[日]菅丰:《河川的归属——人与环境的民俗学》
·[杨志敏]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应对瘟疫民俗活动考述·[吕树明]论先秦瘟疫神灵的演进轨辙
·[陈政禹]从瘟疫民俗到海洋信仰民俗的演变·[李佳霓]国家级民俗类非遗文化生态研究
·[白宇翔]实与俗之间:清代湘潭的瘟疫与防治·[蒋帅]从地理环境看传说发生:以鲁中南盗泉传说为例
·[黄晔]民俗学视域下古代长江流域风情的多重展示·[王杰文]新媒介环境下的日常生活
·[马克·本德尔]举证策略:以彝苗史诗民间物质文化和环境意象为例·[陈志勤]村落环境治理的传统机制缺失——来自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