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潘全英]贵州蜡染的现状分析及知识产权保护
  作者:潘全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06 | 点击数:24283
 

  4、保护范围界定

  蜡染范围是很广阔的,在具体保护时则应作详细的划分和区别对待。笔者认为可分为农村市场(指在农村或者集市上发生的以农民为主体原始手工制作的真品蜡染市场)和商品市场(现在外界所能购买到工厂规模加工的经现代工艺改造的蜡染产品的市场),二者在生产者与消费者、标地物、价格、对标地物的珍视程度、使用时间上都有明显区别的,成为相互独立的二元体系。

  对于这两个不同的市场,所需要提供的保护是有区别的:对于蜡染原生态圈内的生产、交换、买卖、赠与及制作工艺的传授,在村民之间的传承和保护上应该不予干预,“Just Let It being”,政府应促进蜡染原生态文化的尊重,及农民收获的原生态蜡染的经济利益;对于被请出去做蜡染制作公开表演的艺人,如何获益(物质和精神上),是否应与其工艺传承所处的“群体”共享,被他人录制整个工序可能会带来本民族传统工艺的外泄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规模复制,采取什么知识产权保护能既不使适当的交流程序烦琐又不会被他人免费使用;游客(包括可能的企业间谍)到蜡染原生态村庄旅游时可能录制蜡染制作整个过程或重要片段,采取何种保护能既不损害旅游又有效防止间谍阴谋;对于市场上众多的蜡染制品作坊,鉴于其对推动蜡染发展的贡献或者已成历史,不应再追究其向群体付费(来源与一个地区的传统知识的商业化使用),即使追究也不很现实(执行难,企业自身实力条件所限),但对于市场上的相互模仿、无序竞争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和促进蜡染设计创新。

  

  参考文献

  1、《贵州蜡染"离开艺术怎么卖钱》 欧阳维民 刘 艳

  2、《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原生态安顺蜡染》新华网贵州频道 11月20日 代薇 王小梅

  3、《贵州蜡染传人》载于中国旅游报 2005年01月21日

  4、《贵州:生态博物馆的试验田》《中国国家地理》(贵州专集)2004年10月 苏东海

  

  尾 注

  [1] 安顺市文化顾问帅学剑如是说。

  [2] 洪福远是贵州省安顺市人,1940年10月出生。他自幼酷爱绘画艺术,从事蜡染工艺40余年,设计的各种图案上千种,对贵州蜡染艺术的发展起着积极重大的作用。由于他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因而对贵州各民族传统纹样、少数民族蜡染、中华古典纹饰、佛教文化艺术等的研究、整理和创造,都有独特的贡献,人们从中可领略到贵州各少数民族蜡染艺术的风采,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1999年,洪福远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称号,其蜡染作品被中国博物馆及多家省市博物馆收藏。洪福远现在潜心于收藏和创作,想走以文养文的路子,投资100多万元建了一个个人蜡染博物馆。

  [3] 1982年和1984年,贵州苗族妇女杨金秀分别到加拿大、美国和香港进行蜡画表演,受到许多国家的专家和观众的好评,被国际友人誉为“蜡画大师”、“蜡画专家”,被赞为古老中国的奇迹;1991年安顺苗族女青年王宪芳赴日本作蜡画表演,也受日本友人的赞美。

  [4] 在龙文的《社区传统资源权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发表于2005年5月贵阳“基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保护学术研讨会”,提出了“群体创造维系和个体传承的二位一体性、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二位一体性”,本文在此分析意图不在于以具体的案例阐释论证其观点的合理性,而在于提供这种联系的模式,为最佳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提供一点铺垫(不是直接在本文中提出探讨的保护模式)。

  [5] 在1994年一次博物馆学年会上,新任的年会主席马丁·施尔如是说。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2006-05-2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WIPO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推出知识产权法研究生专业
下一条: ·WIPO与演员和音乐家携手促进表演者权利
   相关链接
·[任砚泽]《断魂枪》反映的传统技艺传承困境·[李丽楠]从隐喻到反身性
·[赖婷]论泉州开元寺西塔猴行者文化符号及地方衍化·[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
·[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王倩 陈东云]瑶族节庆文化符号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郭雪纯]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价值置换
·[刘卷 王敏]基于二十四节气与地域文化符号的叙事性产品视觉设计研究·[王晓涵]从“栽花树”习俗看穿青人树崇拜意识的呈现
·[胡玉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标准研究:以鲁锦项目为例·[徐赣丽]民间艺术的当代变迁
·逾两百项中国非遗传统技艺黄山斗艳 非遗文创产品受捧 ·[仵军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市场开拓研究
·[史小可]民俗文化符号在当代油画语言中的重构与转换·[田兆元]中国春节:节庆符号背后的文化叙事
·[徐仕佳]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市场、消费与身体性规训·[毛巧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域文化符号的重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