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振涛博士谈话是一件愉快的事。这缘于其不俗的谈吐,交流中密集的信息量,更由于对其半年前一段经历的好奇。
作为我国第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评审的国际评委,张振涛参加了2005年11月20日至25日在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的评审会议。在该次会议上,中国独立申报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获得通过,成为我国继第一批“昆曲”、第二批“古琴艺术”之后新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评审过程的争论至今保密
2005年11月20日至24日,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张振涛和其他来自世界各国的一共18位评委,每天从上午9点到晚上9点,持续不断地审议、表决,在此前,每个评委都凭借一个密码,进入一个只向评委开放的特殊网站,并通过电子邮件和邮寄方式得到全部68项申报书的提要(评审工作中撤除了4项,最后参评64项),以及由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国际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国际音乐理事会、国际戏剧理事会、国际博物馆理事会)提交的评价报告,使评委们于会议之前审阅全部申报材料。除文字材料外,每位评委也同时收到各申报项目的10分钟录像光盘,以便对其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整个评审工作的程序是:先播放每项申报材料中10分钟的录像片,再对申报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在评审现场,共有两个圆形会议桌,最中心的是18位评委,外围的是来自各个学科理事会的专家。每位评委面前堆积了近一尺高、按英文字母排列的文件。巨大的文件阅读量,每一个问题的争议,都使评审变得冗长。“每天晚上回去时,都是疲惫不堪”。
张振涛介绍说,评委必须遵循颁发的《评委守则》,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评审自己国家的项目时,该国评委必须离场回避,以示公平。由于在一些问题上的争议比较激烈,因此,教科文组织规定,整个评审过程中的内容不能对外泄露。
精心的准备保证了中国申报的顺利
经过前两次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世界各国的影响日益扩大,竞争也日显激烈。第三次申报中,先是在资格审查中刷下了一批,后来进入评审阶段时,又有4项由于种种原因被撤下,参加终审的只有64项。最终通过的是43项。
张振涛说,这次我国申报的项目,除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获得通过的可能性较大外,我国单独提交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项目在申报中面临较大困难。因为此前批准的第二批“代表作”项目中,已经有了“阿塞拜疆木卡姆”、“伊拉克木卡姆”、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联合申报的“沙士木卡姆”(意为“六个木卡姆”,与中国新疆“十二木卡姆”的命名相似)3个相同的木卡姆项目,而这次的申报项目中还有土耳其的“苏菲派修士仪式”,所用音乐也是木卡姆。这就使我们申报的木卡姆项目面对《申报指南》中强调的“非物质遗产”必须具有“唯一性”标准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中国政府和各级文化部门都做了大量的细致工作。负责组织申报工作的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了多次专家论证会,制定出在评审委员会范围内有效阐释自己文化遗产特殊价值的具体陈述原则。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第一、二批代表作,都是汉族艺术品种,这次申报两个少数民族艺术品种的意义,就在于我国政府和学术界意欲强调中国文化多元化的愿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境内两个最大的民族聚居区,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中最丰富多彩的部分。
正是这样的申述原则,打动了国际评委们,中国的两个项目顺利过关。
评委的专业背景值得深思
张振涛是我国第一个入选的国际评委。事先他经历了教科文组织的“飞行审查”。“在一间密室中,来人对我的专业背景及经历进行了询问。”当然,音乐学博士及长期从事民间传统音乐研究的背景使考官十分满意。按照惯例,国际评审委员会成员每4年任命一次,每次改选中,保留一半老评委,增加一半新评委。
采访中,张博士对18个评委专业背景的介绍引起记者的好奇和关注。
18个评委中,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起草人之一、巴西国家历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席安东尼奥为代表,具有或涉及文化人类学专业背景的评委是其中的主要力量。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遗产认定的价值判断。
所有的项目都是在非政府的专业委员会或理事会的初步审查的基础上进入终评的,但最后的评审,却需要超越所有的艺术技能判断,而注重文化对于人类的终极价值。这个价值取向对于当前我国各级名录制定中的价值判断,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06-06-29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