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闯难关,民族文化必将迎来辉煌明天
一些民间力量的加入也使非遗保护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云南的“源生坊”民族文化发展中心将民间老艺人请出来,定期发放补助并召集他们到昆明演出;北京一些民营企业也在长期运作民间技艺的演出,让很多老艺人找得了强烈的民族自信……
“源生坊”负责人刘晓津呼吁,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全民族共同的责任,就不能单纯依靠文化部门“埋单”。
刘晓津说,眼下“源生坊”正遭遇危机——几位彝族老艺人的垤施歌舞传人难寻,他们不在了,技艺也就完了。
在云南丽江,1983年丽江纳西族的智者——老东巴还有62个,现在已不足10人;2003年,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笆澜缂且湟挪”时,10多个参与翻译经典的东巴大师早已乘鹤而去。同样,漳州的木偶、南京的云锦、连城的雕版、莆田的戏曲、昆明的评书……全国大量非遗项目都面临传人断代的窘境。
数据显示,我国764个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中,52.49%的品种因后继乏人等原因而陷入濒危状态,有的甚至已经停产;全国上世纪50-60年代仍有367个戏曲剧种,今天,还在演出的剧种仅为267个,整整消亡了100个。
这是非遗保护面临的最大挑战。赵耀鑫建议:保护传承亟需强调一种“动态”,即在原生态环境中促进文化的生生不息,同时也需要一种“静态”的保护,即积极搜集整理各种资料,用纸张、影像等方式把它们保存起来。
动态保护大获成功的例子并不鲜见,凡是与旅游业联系密切的项目都赢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如云南大理新华村高度发达的制银手艺、贵州的苗族刺绣、丽江宣科领衔的纳西古乐、内蒙古的保安刀、青海的藏药都凭借强大的市场能力培养了大批后继者。
非遗保护专家、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韦荣慧认为,从全球经验看,市场化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办法,但过度市场化又面临文化要素被瓦解的危机,有市场价值的得到疯狂开掘,没有市场价值的就被遗忘,因此,如何让政府扶持和民间自觉这两条腿走得更稳更好就成了当务之急。
谈到未来,韦荣慧还是充满信心,“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既已得到重视,我们就有能力闯过难关。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呵护,已经向全世界显示了一个民族大国的胸襟与魄力。”(来源:新华社)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网 2009-07-30 16:4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