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苗族刺绣、粗糙的树皮行囊、质朴的土家织锦、奇妙的东巴文字、厚重的龙山黑陶……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文化差异造就了形形色色、别致多样的语言、用具、技艺和歌舞,它们因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而被固定为迥异其趣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有机组成部分。
7月的昆明,世界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的举办让中外学者再次获得亲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机,正如联合会主席瓦格斯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让我觉得选择在这个多民族大国举办大会是对的,我们看到了中华文明的宽容和精彩!”
“很难想象没有保护和命名,东巴纸的命运会怎么样”
除了称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瓦格斯还高度赞扬了本届大会的举办地云南。“我知道这是一个多民族大省,他们的非遗保护做得很棒,这凸显了大会的意义。”
事实上,拥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的云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做出的成绩赢得了广泛赞誉。“呵护民族民间文化,就是呵护各民族的灵魂,换句话说,是呵护中华民族之魂。云南因其民族最多,保护也就更加迫切。”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省文化馆研究员赵耀鑫介绍,云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领先全国“三大步”:1999年率先为民族民间艺人命名、2000年率先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03年率先开展全省普查。
在2006年公示的501项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名录推荐名单中,云南省入围33项,居全国之首。全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达168项,州市一级达3000多项,县一级多达8000多项;通过三次普查,668位民间艺人获得命名。这样的调查和命名在中国史无前例,使很多名不见经传的优秀民间艺人蜚声海内外。
“很难想象没有保护和命名,东巴纸的命运会怎么样”,纳西人和志本是被命名的唯一一位国家级东巴造纸术艺人,已经81岁的他,善于从海拔3300米的迪庆山地取材有毒的润香荛植物,层层浇注为坚韧的东巴纸。如今,东巴造纸声名大振,很多年轻人开始走近这门源自唐代的古老技艺。“有东巴纸就能写东巴文,只要它留下来,纳西族的精气神就留住了。”和志本说。
守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守住了中华精神家园
云南省文化厅非遗专家蔡永辉回忆,中国启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由来已久:从上世纪50年代就倍加重视,各地文化馆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开展大范围田野调查,抢救、挖掘出一大批经典,如《阿诗玛》《格萨尔王传》《葫芦信》等民族民间叙事长诗,孔雀舞、昆曲《十五贯》等,就是那一时期的杰作……
2003年文化部、财政部等多部委再次启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2005年,正式更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可以说,2003年以来全国对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守住民族文化基因就守住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逐步形成共识。”蔡永辉说。
2006年是个辉煌的新起点: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规定为我国“文化遗产日”;首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于当年5月华丽登场。
至今,全国31个省区市均已建立省级非遗名录,合计3800多项,55个少数民族都已有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后有1488人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三年来,闽南、徽州、热贡和羌族四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出,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之一。
蔡永辉认为,尊重差异、理解融合是文化的要义,无论国家还是各省份加大对非遗保护的力度,均显示了对于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文化意识的充分自觉,在“全球化”浪潮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栖和守望对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新力更具有非凡价值。
云南的非遗庙会、浙江的绝技展演、江苏的织绣展览、辽宁的皮影、宁夏的泥塑……今年6月13日,第四个文化遗产日的全国盛况为这种“共栖”和“守望”提供了有力的注解。
从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30余载的赵耀鑫对今天的巨变深感欣慰,“越来越多的文化找到了归属,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中华民族奔腾的文化之脉就断不了!”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网 2009-07-30 16:4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