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6月号
刊首语:热浪中的冷静思考
学者访谈
白庚胜 “抢救”责任重大 “保护”使命光荣
——就“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实施情况
答《民间文化论坛》记者问 / 1
专题研究
高丙中 日常生活的现代与后现代遭遇:中国民俗学发展的
机遇与路向 / 6
吕 微 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中的“性质世界”、“意义世界”
与“生活世界”
——重新解读《歌谣》周刊的“两个目的” / 15
张举文 重认“过渡礼仪”模式中的“边缘礼仪” / 25
吉国秀 知识的转换:从民众的知识到民俗学者的知识 / 38
李丽丹 现象与功能:民俗的分层及其变化关系
——以鄂中南一个村庄的“上坟”习俗为例 / 43
曾 嵘 摇朱高亭 “孟姜女故事”母题流变的实例分析 / 49
许会荣 砖瓦构建中的晋商文化探解 / 55
郑劭荣 从唐宋说唱伎艺与民间剪纸看我国影戏的形成 / 59
邵一飞 谈民俗田野作业中的“还乡调查” / 65
毛巧晖 新秧歌里的“民间” / 70
抢救与保护
郭摇婷 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与维护少数人权利问题的若干思考 / 75
孙天胜 李 颖 民间信仰资源旅游开发问题研究 / 82
田野作业
张冬菜 东北满族地区皮影戏的个案考察
——岫岩皮影戏研究 / 87
蓝武芳 海洋文化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族哈节的调查报告 / 94
域外译介
王霄冰 民俗主义论与德国民俗学 / 100
学术随笔
宋兆麟 田野调查的回顾 / 106
书评书讯
一次成功的田野调查——评《中国蓝夹缬》(梅芹) / 14
郑土有博士《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评介(黄景春) / 24
摇把握时代脉搏 贡献学术精品——《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评介
(李丽丹) / 58
学术动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学校民俗文化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
(毕旭玲) / 5
以民族志论述著称的美国人类学家马库斯在华发表系列讲演
(章邵增) / 69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展“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 74
封面题字 冯骥才
封 二 赵景深
封 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封 底 竹 雕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