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族艺术》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学刊物《民族艺术》

《民族艺术》:2009年第1期目录
  作者:《民族艺术》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15 | 点击数:6068
 

 

民族艺术 
 
2009 年01期  目 录 

卷首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概念阐释与地方文化传统的重建   萧放;
诉求与可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选择   牟延林;王天祥;
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田阡;
《山海经》与中国古代学术体系——汪晓云博士访谈录   廖明君;汪晓云;
稿约    
“阴阳五行”的来历与变迁   汪晓云;
《周易》卦爻辞编制方法刍议——以《旅》、《大壮》二卦为例   周苇风;
中国最早的闹洞房诗——读《诗经·唐风·绸缪》   江林昌;
由妖变人——白娘子转型的人类学辨析   谢燕清;
浙东堕民与戏曲   朱恒夫;
折子戏研究   李慧;
广西文场扬琴音乐考释   陈栋;
民间手工艺的研究范式   王媖娴;
市民文化及其装饰艺术   诸葛铠;
丰子恺作品的社会史考察   小田;
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文化境遇   周根红;
王朝闻雕塑美学观初探   吴为山;
《容成氏》夏禹建鼓神话通释——五论“四重证据法”的知识考古范式   叶舒宪;
敦煌早期壁画中“西域式”人物造型   赵声良;
东汉《冯焕阙》及其隶书艺术考略   侯忠明;
历史民俗学的奠基之作——钟敬文主编《中国民俗史》读后   李传军;
全国报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论文索引   朱联群;
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渡江战役纪念馆大型主题雕塑    
韩国釜山“吴为山雕塑苑”    
购阅启事

 

  文章来源:CFN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民族艺术》:2008年第4期目录
下一条: ·《民族艺术》:2009年第2期目录
   相关链接
·《民族艺术》:2024年第4期目录·《民俗研究》:2024年第5期目录
·《民族艺术》:2024年第3期目录·《文化遗产》:2024年第4期目录
·《文化遗产》:2024年第3期目录·《民俗研究》:2024年第4期目录
·《遗产》 :第九辑目录·《遗产》 :第八辑目录
·《遗产》 :第七辑目录·《遗产》 :第六辑目录
·《民俗研究》:2024年第3期目录·《民族艺术》:2024年第2期目录
·《文化遗产》:2024年第2期目录·《民族艺术》:2024年第1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目录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4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文化遗产》:2023年第6期目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