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华人寻根问祖的“线路图”
  作者:马信芳 文/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24 | 点击数:13743
 

  1

  价值:
  有家史才有国史

  家谱,又称谱牒、族谱、宗谱、家乘、世谱等,是同宗共祖的血亲团体记载本族世系和相关事迹、反映本家族繁衍发展过程的历史图籍。从商代到今天,家谱编修绵亘数千年。它以广泛而又微观的历史纪录与正史、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发展史上,堪称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谱牒”一词,最早见于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谱牒之学,发端于商周,盛极于魏晋南北朝。至宋代,寻常百姓之家已开始编修宗谱,到明清时,修谱以追缅先祖几乎成了全民性的文化活动。

  王鹤鸣介绍说,家谱虽是一家之史,但有家史才有国史。诚如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论道:“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姓遗传,欲考男女产生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在学术研究的诸多领域内,家谱中保存的大量的人物、经济、移民、文化、民俗、教育、人口等资料,对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民俗学、人口学、遗传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无疑有着其他文献诸如史书、志书等无法替代的作用。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国文化中的血亲传统,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相比的。今天,炎黄子孙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华人超过5500万,强烈的思乡愿望促使他们不辞艰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祭奠先祖。通过家谱探寻血缘与文化永恒的关系,才能使人们共同领悟到更宽广、更深厚的民族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家谱维系的不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民族,对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促进海峡两岸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以至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都有着特殊的作用和价值。

  王鹤鸣说,当时我们提出编撰《中国家谱总目》的设想,除了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外,越来越多的读者来到上图要求借阅家谱寻根也是其动因。

  2

  馆藏:
  有“半壁江山”之美称

  上海图书馆现藏有中国家谱近2万种20万册,共计365个姓氏,是世界收藏中国家谱原件最多的公藏机构。王鹤鸣说,究其原因,这与老馆长顾廷龙先生有关。顾老早年受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影响,非常注重家谱的收集工作。

  上世纪30年代,顾老与张元济携手创办“合众图书馆”,就开始了对家谱的收藏和研究。后合众图书馆并入上图,500余种家谱就随之带来。到了上世纪50年代,当时正逢土改,宗祠被毁,家谱被视为封建糟粕,大量被烧。而顾老作为中国图书馆学和古文献目录学的一代宗师独具慧眼,冒着风险毅然组织队伍赴江、浙、沪、皖、赣等地,从造纸厂的化浆池前,从废旧物资商店中抢救出5800多种、47000多册家谱。上图家谱馆藏还有一部分来源于捐赠。至于近年来修谱活动在各地再度兴起,新谱捐赠又成为了新品种。

  据统计,上图目前收藏的家谱覆盖地域遍及全国27个省市,版本时间跨度近千年,从最早的被称之为玉牒、记载皇族世系脉络的宋朝内府写本《仙源类谱》,到体裁多样、装帧精美的现代家谱,几乎无不包容。其中现存的200余种名人家谱中,不仅有名宦政要李鸿章、左宗棠、翁同龢;文人雅士文徵明、董其昌、鲁迅;科技精英徐寿、贝聿铭;还有商界巨子盛宣怀、叶澄衷、张謇、包玉刚等,更是馆藏中的瑰宝。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深圳特区报 2009年07月20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擦擦──璀璨藏文化的缩影
下一条: ·法国人拍百年前云南风貌
   相关链接
·[周波 李扬]家谱中的女性书写变化与社会结构固化·[游红霞]“中国寻根之旅”构建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谱系理路
·[陈立仁 朱炳国 葛金华]祠堂与家谱的伦理永驻和伦理永恒·[邵凤丽]从“有妇无女”到“女可承祧”:家谱中族女书写的历史变迁
·[叶舒宪]创世神话的思想功能与文化多样性·[谭钦允]广东家谱的民间信仰史料探述
·[沙伊珂]谈论重修中国锡伯家谱之现象问题·[黄皓]民间家谱的当代沿承对记住“乡愁”的意义初探
·一场寻根问源的集体跋涉·[方云]传统家规家训与现代乡村社会治理
·寻根京剧“京剧发祥地”揭地标·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 传统民俗受热捧
·[徐彬 孙黎丽]明清徽州家谱的特点及其价值·《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总目·河北卷》正式出版
·《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总第13-18期)总目录·《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总第7-12期)总目录
·《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总第1-6期)总目录·[巴莫尔哈]《俄糯三子──杰史九子·阿涅八子·木库五子世家谱》序言
·[曲木铁西]“民间文献丛刊·彝族家谱”总序·[苍铭]“民间文献丛刊”前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