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义乌市区以西20余公里的上溪镇黄山村,坐落着一处清代古建筑。它规模宏大,结构独特,平面呈长方“回”字形布局,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以一条中轴线和两条横幅线相交构成,沿中轴线依次为花厅、门厅、大厅堂楼;中轴线南北两侧分别有两个三合院,4座厢厅,共8座厅堂。设计者匠心独运,将花园置于整个建筑群的前部,有别于中国传统建筑前室后园的惯用手法,个性十足。这就是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黄山八面厅。
黄山八面厅原名振声堂,占地面积2908平方米,为宗祠与住宅相结合,浙中典型的清中后期民居建筑。据陈氏宗谱记载,黄山八面厅由当时富甲义乌的火腿商人陈子寀与其孙陈正道建造。由于占地广,面积大,设计及工艺复杂,所以整个建筑于清乾隆末年设计筹建,三年后的嘉庆元年才正式动工(1796),竣工于嘉庆十八年(1813)。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八面厅的花厅由于太平天国战乱被焚毁,门厅、门楣石匾上的文字也被大火烤落。现存建筑除花厅外,其它7座厅堂基本保存完好。八面厅的门厅、大厅、堂楼为宗祠建筑,是陈氏宗族举行祭祀、聚会、议事和各种典礼的场所,因而精美的石雕、砖雕和木雕比比皆是;而横轴线上的三合院为家居所用,略显质朴。结构上,每座院落都有正厅、厢房、走廊、天井等,自成系统又各具特色。整个建筑布局严谨、规整、对称、有序,体现了我国家族生活的伦理观念与生活习惯。
黄山八面厅用材考究,雕工精湛。步入八面厅,满目钟灵毓秀,无论是雕工精绝的牛腿、造型别致的斗拱,还是古色古香的门窗、别具匠心的梁栋,无不取精用弘,巧夺天工。雕工采用线刻、深雕、浅浮雕、高浮雕、透雕、镂雕等技法,线条自然流畅,形象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以石雕、砖雕、木雕艺术著称于世。
石雕主要分布在门厅正立面和各门的门础,是石雕工艺的精华所在。正门门枕石上雕麒麟回首图案,柱础上雕绶带如意纹、夔龙纹。南、北次间地袱主要雕刻葡萄、枇杷、寿桃、佛手、石榴等折枝瓜果图案,寓意多子多孙、福寿双全。南侧门的门枕石、柱础以及地袱上雕刻有鹿衔灵芝,寓意福禄双全;鹤立石上的观日图意为一品当朝;再就是龙纹、凤纹和柳、松、梅、兰、竹、菊、荷花等图案,寓寿献兰孙、品性高洁之意。大厅明间四根金柱下置瓜楞状柱础,柱础上采用减地浅浮雕工艺,雕刻着八仙手持的各种器具,如张果老的渔鼓、铁拐李的葫芦、曹国舅的如意、吕洞宾的宝剑等,也称“暗八仙”。还有磐、书、红珊瑚、焦叶、灵芝、元宝六种吉祥图案相间分布在四个柱础上,极富装饰性。
砖雕主要集中在正立面和边门、窗等部位。整个立面多采用平雕手法,立面门额上枋均雕各类吉祥花草及蝙蝠和如意;下枋雕戏曲人物故事及福寿双全,并饰以夔龙纹、如意纹和折枝花卉纹等。正门门额字牌两侧砖雕图案为瓶插三戟,寓意为平升三级;童子向天官献爵,寓意为加官晋爵。字牌下枋中部雕刻老子西出函谷关图案,两侧为如意纹、蝙蝠纹和两枚钱纹装饰的变体寿字,寓意福寿双全。南次间立面雕的大小狮子和如意纹,取谐音意为事事如意;还有麒麟回首,寓意麒麟送子;瓶插月季,意为四季平安;还有和合二仙与天官、地官图案,传说天官掌福禄,地官司赦罪,而和合二仙是财神爷和福仙的化身,可保家庭和睦,和气生财。门额下枋雕《封神榜》神话故事人物,南侧门雕姜太公钓鱼,北侧门雕舜耕列山。装饰花板上雕柳树、桃树及鲤鱼、桂鱼纹,意即富贵有余;除此之外,仙人对奕、增寿图、一文钱、天官赐福、耍狮图,无不体现了主人对平安生活的向往。丰富的题材、精美的设计、娴熟的雕工,使砖雕雕件画面显得缜密紧凑,既富于变化又和谐统一,再加上雕工的细腻,将深浮雕、浅浮雕、立体透雕等多种雕刻技法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凸现出极强的艺术效果,可谓鬼斧神工。
木雕在八面厅内更是无处不在,任何一根木料都是以图案和条纹展现,工艺堪称一绝。无论从雕刻的技艺手法,还是从内容的广泛取材,都可代表当时木雕的最高成就。图案以人物、动物、花卉为主,多取材于历史传说。一是神话故事,如刘海嬉蟾、叶公好龙、增寿图、八大仙人等;二是历史故事,如姜子牙祭祖、桃园三结义、张良捡靴、狄青比武、秦琼卖马等;三是吉祥之物,如百鸟闹春、双狮嬉球等;四是生活景物,如蔬菜青蛙图、游鱼戏水图、花瓶、玉兔,以及孔子问道、子路问路等图案,采用混雕、线雕、透雕、贴雕等技法雕刻而成,赋予了深刻的文化艺术内涵。
黄山八面厅依山而建,建筑内的三雕艺术图案涉及天上、人间、地下,无奇不有;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构思设计,不愧为浙江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文章来源:文化传播网 2009-07-12 07:45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