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敬文(1903-2002),我国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教育家、诗人、散文家,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的创始者和奠基人之一,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曾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民协主席、名誉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出生于广东海丰,五四运动前后投身于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研究。1927年到中山大学任教,与顾颉刚等组织民俗学会,编辑《民间文艺》、《民俗周刊》及民俗学丛书。参加创办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1953年开始招收我国首届民间文学研究生,1955年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民间文学教研室。其领导的民间文学学科曾被确定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点,此后又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几十年来,著作等身,成果丰硕,先后出版了《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钟敬文学述》等10余部著作。1997年以来,亲自领导和从事中国民间文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俗学概论》、《中国民俗史》等研究;提出了“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等新学说,给民俗学学科注入了新的生机。他还多次主持国际、国内民俗学学术会议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担任《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主编。
钟敬文是20世纪中国民间文化界的学术巨匠,在80余年的学问生涯中,他亲手建立了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这两大学科,在其晚年,还以非凡的学术自信,倡导建立中国民俗学派。钟敬文生前曾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民协主席、名誉主席,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一级教授、研究部主任,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钟敬文是一位挚爱民族文化、有着强烈爱国感情的学者与诗人,思想学术的纯正与诗歌散文的精彩,成就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钟敬文常讲自己是“五四的儿子”,他常读《罗曼·罗兰传》,并以罗曼·罗兰为精神偶像,我们今天常读钟敬文先生遗著,先生的思想、学问与人生情趣也同样成为影响与促动我们进步的精神动力。
五四春雷 唤醒对民俗文化的挚爱
钟敬文,原名谭宗,一字静闻,1903年3月20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公平镇一小商人家庭。1919年,是永远值得记忆的年份,五四的一声春雷,惊醒了沉睡的赤县神州,其中就有躲在古屋小楼角里用朱笔圈点《唐宋诗醇》、《渔洋精华录》,学做“子曰”文章的钟敬文。钟敬文在后来的回忆中说,五四的雷鸣使自己有如触了电似的,沉睡着的思想、感情被唤醒了。直到晚年时,他仍然坚定地说:“五四,我一生都不能忘。”
心系祖国的人,自然对祖国的文化有着特别的关注。在五四新风的感召下,钟敬文自觉地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之中,如他自己所说:“五四的智慧醒觉运动把我的心眼撞开了。”他在家乡起劲地搜集民间故事、民歌、民谣,家里的嫂嫂、邻居老伯、店里的工人都成为他访问的对象,他将搜集来的民间文艺材料进行整理之后,投寄到北京大学的《歌谣周刊》。当被一些人讥之为“破铜烂铁”的“野生”文艺公然频频刊登在中国第一学府的校刊上时,他由此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顾颉刚就是重要的一位。这对生活在偏僻的东南海滨的钟敬文来说,不仅是鼓舞,而且意味着此生将与民众的文化结缘。
广州:民俗文化研究的起点
1922年,钟敬文于陆安师范毕业以后,无钱继续升学,在家乡当了一名小学教员。但他对新文化的兴趣不减,通过邮局从上海、汕头等城市邮购新的文化书籍、期刊,如《尝试集》、《女神》、《呐喊》等,并动笔创作新诗、散文,记录、谈论民间文学。地方的偏僻、环境的狭小,使急切盼望新知的钟敬文感觉到寂寞与苦闷。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终于走出了故乡的天地,来到了华南的大都市广州,这是钟敬文走上学术之路的关键一步。在岭南大学工作、学习之余,钟敬文利用图书馆开始了民间文化的研究工作,整理了《粤风》等民俗文献,并结识了冼星海、刘乾初等进步人士,开始阅读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革命书刊,给《少年先锋》写稿。
1927年秋,钟敬文转入中山大学,担任中文系助教并教预科国文。这时,一批在北京大学从事歌谣研究与风俗调查的教授,如顾颉刚、容肇祖、董作宾等南来中山大学,他们觉得应该继承发展在北方开始的新学术事业,而钟敬文更是积极的参与者与组织者。他协助顾颉刚等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俗学研究组织——民俗学会,倡办民俗学讲习班,编印《民间文艺》、《民俗周刊》及民俗学丛书,对民俗学这门研究民间文化的新学问极力进行宣传与推进。年轻的钟敬文经常是身兼编辑、校对、联系印务等职,忙得不可开交,但却有滋有味,因为这是他喜爱的事业。在广州期间,钟敬文出版了《荔枝小品》、《民间文艺丛话》、《民间趣事》等文艺与学术专集,在文艺界、学术界崭露头角。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07月16日 12:24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