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1700岁广东最大铜鼓雨后“显身”
  作者:记者 陈杰 通讯员 许广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24 | 点击数:7764
 

·延伸阅读·

广东最大铜鼓沉淀千年 “高凉文化”重现人间  

中国新闻网  2009年06月30日 02:12

 

  中新社阳江六月二十九日电 题:广东最大铜鼓沉淀千年 “高凉文化”重现人间

  中新社记者 陈明

  不久前,暴雨过后的广东省阳江市传出消息:阳东县大八镇周亨村的河床,被暴涨的河水冲刷出一面东汉时期的铜鼓。

  该铜鼓自四月十三日出土后,就把专家、学者们关注的目光牢牢地吸引住,该铜鼓也因出土地点被命名为“周亨铜鼓”。

  据专家介绍,“周亨铜鼓” 鼓面径宽一百四十二厘米,鼓身高八十二厘米。在中国目前已发现的古代铜鼓中,“周亨铜鼓”的鼓面径宽度名列全国第三位、广东第一位;而鼓身高度则名列全国第一。依照铜鼓的造型、纹饰、鼓耳和立蛙等特征,可判断其属于北流型铜鼓,年代为东汉时期。

  “周亨铜鼓”出土后的两个多月来,有关铜鼓的价值和铜鼓的保护,成为专家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有关专认为,“周亨铜鼓”具备国家一级文物的标准,折射出厚重的“高凉文化”特点。

  中国铜鼓研究会理事长、广西博物馆原馆长蒋廷瑜日前在广东阳江举行的“周亨铜鼓”专家论证会上称,国家一级文物应具备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在“周亨铜鼓”身上,都体现得比较充分。

  蒋廷瑜说,这面铜鼓体型硕大,是广东省出土的最大铜鼓,国内出土的第三大铜鼓,具有唯一性。铜鼓精良的铸造工艺,以及铜鼓的精细纹饰等,不仅体现了铜鼓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也体现了很强的学术价值,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极好的参考。该铜鼓能否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还有待文物专家作进一步的评定。

  在铜鼓保护的问题上,此间有关专家也相继作出了多方论证。据广东阳江文化部门官员透露,“周亨铜鼓”将运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进行陈列。

  据相关资料记载,铜鼓是古代土著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召集群众、祭祀盛典、指挥作战的器物,后来发展为首领掌握权利的象征。在当时,铜鼓象征着号令一切的权利。

  据考证,公元前一百一十一年,汉武帝就在广东阳江设置了“高凉县”,此后又设置“高凉郡”。公元三至八世纪,广东阳江曾是广东南部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东汉时期的广东阳江,呈现的是一种俚人土著文化,粤西和现今广西一带主要活跃着冯、宁两大家族,都使用铜鼓。完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06月22日 17:3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加依“乐器村”——传承非物质文化民间艺术之村
下一条: ·中国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潜口民宅见闻
   相关链接
·[徐义伟]广东肇庆地区包公崇祀习俗研究·[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马梦莹]广东地母信仰初步调查·[施爱东]发现刘三妹:乡绅曾光国的文化交游圈
·[吕涛宇]试析《广东新语》所见广东的民间信仰体系·彭伟文:《关于广东醒狮传承的社会史考察》
·[王维娜]诞会组织与轮值制度: 广东诞会传承的核心民俗要素·[于平 张月龙]“岭南文化”语境中大型舞剧的文化想象
·[郑苏文]广东化州“跳花棚”性质再认识·[余文星]中国非遗与文化外交的关系研究
·[彭伟文]“都鄙一体”的广东社会·[关溪莹 王权]生态民俗学视域下明清广东蚕俗研究
·[关溪莹]广东省潮汕地区“出花园”成年习俗的文化生态研究·[谭钦允]广东家谱的民间信仰史料探述
·专访广东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蓝海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驻广东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
·沉痛悼念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刘志文先生·佛山秋色民俗活动举办
·广东将办戏曲喜剧特邀展·[李婉薇]追寻民俗印记:论戴望舒的广东俗语及小说戏曲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