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士闪、耿波撰写的《中国艺术民俗学》(山东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该书以科学的学术研究态度、踏实深厚的田野调查资料,对于纷繁复杂的艺术民俗现象进行了体系性梳理,并呼吁重建一种“还鱼于水”、在生活—文化整体视野中重现艺术民俗之当代生机的研究理念。
《中国艺术民俗学》确立的“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宗旨是,对艺术活动与民俗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双向的动态研究,试图去认识、诠释艺术参与社会运动的全过程,即不仅要关注在社会生活中如何产生了艺术(包括产生了怎样的艺术、艺术如何反映了所处的民俗生活等),还要关注艺术怎样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变迁对于秉承传统的艺术系统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以此呈现艺术与所属整体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在学科归属方面,艺术民俗学注重用民俗学的方法与视角来分析艺术活动,同时,也用艺术学的视野来拓展已有的民俗学研究,使艺术学与民俗学得到跨学科的沟通与融合,相得益彰。因此,艺术民俗学应以上述两个学科为基点,综合摄取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学科知识与理论,方法互观,视野广阔,多方统筹,真正做到了多学科交叉互补,充分体现了当代新学科所应该具有的多元融通的特点。
《中国艺术民俗学》反对那种形而上学的、抽象的艺术民俗研究观念,该观念将传统民间艺术要么看做是居于精英艺术之下的“二等艺术”,要么将之从民俗社会的整体中完全剥离出来,静观把玩,但实际上已在不经意中使民间艺术失去了赖以生长的土壤,就象让鱼儿离开了水,虽然徒具形态但精神已萎败不堪。《中国艺术民俗学》积极倡导一种“还鱼于水”的整体研究理念,就是要将艺术民俗现象放在生活—文化整体之中,探究其生存境况。这种探究不是要发现其在生活—文化整体中作为“死”的“遗留物”的性质,而是要揭示其发生、发展、适应、蜕变的生命特性,考察一个“活”生生的艺术民俗。以这样的艺术观念为基础,该书考察了物质民俗中艺术美的内涵、社会民俗中艺术境域的营造、信仰民俗中的艺术维度、岁时民俗与艺术的关联以及游艺民俗中的艺术意蕴,而且以发展的眼光考察了在城市化进程的新语境中艺术民俗学的新发展,终之达到“艺术民俗批评的方法与原理”的形上构建。
《中国艺术民俗学》对于当代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些前沿问题进行了大胆探讨。比如对民俗学研究中“民俗志书写”问题的探讨,作者认为民俗志书写应当遵循以下原则:首先,以田野作业为生命线的民俗志研究,应透过民俗知识的凝固幻象去认知其深层结构。其次,民俗志书写应注重民俗知识的交流性特征,从交流发生的语境入手,着力阐释民俗知识系统中的交流活力及交流结构。再次,民俗志书写应指向关于区域民俗的“流动性文本”。再次,在“传统民间艺术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的存生状态”问题上,作者认为艺术民俗从生产与消费相平衡的乡土社会中进入到城市消费社会的新语境中,虽然没有了众人参与时的狂欢,但收获的是艺术形式上的日益精致、完善,成为了一种美的艺术,与传统文人艺术发生了深刻的关联,这绝对是艺术民俗的新的发展。
《中国艺术民俗学》在具体的论述上,特别善于利用丰富的田野作业经验,感同身受,对于一个个艺术民俗个案进行解析,鞭辟入里,辞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来源:光明日报)
文章来源:光明网 2009-06-18 09:59:24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