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民俗与旅游如何相得益彰?
  作者:记者 蔡华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18 | 点击数:6373
 


  为期三天的端午假期落下帷幕,在“端午申遗”的影响下,今年端午传统民俗游异常受到老百姓的追捧,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八方来客,旅行社顺势推出的民俗游产品广受欢迎,占了省内游超过三成份额。不过这些简单地将民俗元素穿插在旅游产品中,被旅游业界人士称为“初级产品”的旅游,如何才能使民俗元素更好地与旅游相结合,达到1+1>2,并在旅游活动中普及传统文化,成为业界与学界的共同难题。

  端午假期掀起传统民俗游热潮

  据悉,备受瞩目的“端午申遗”项目已由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递交申报表,目前已进入初评阶段。而正由于端午申遗,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热捧民俗元素,使得赛龙舟吃粽子成为端午出游的一大亮点,不少人都趁着端午期间外出旅游感受端午传统的民风民俗。

  观看赛龙舟成为端午出游最富有民俗特色的项目。中国首届龙舟文化节在广州番禺区开幕,尽管一直雨水相伴,但丝毫不影响观众的热情。据悉,围在两边堤岸观看的观众人数在最高峰超过了10万人。而惠州一条安排游客划龙舟、喝山水豆浆、品佳肴、放烟花的旅游线路,仅5月29日一天,就吸引了超过1000名珠三角地区的游客前往。

  除了观看赛龙舟以外,创意不断的旅游景区也在粽子上下功夫,吸引游客前往。中山詹园推出了高达1.88米的巨型粽子吸引游客,而郊区游、乡村游、农家饭等端午期间的主题都是粽子。旅行社表示,由于添加了端午传统民俗的元素,部分线路产品大受欢迎,从龙舟、粽子到艾蒿,各地有关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吸引了超过三成省内游份额。 

  旅游产品出现“去文化”现象

  不过,这些广受欢迎的民俗旅游产品并未得到旅游业界的一致认同。“这只是简单地将一些民俗的元素穿插在旅游产品中而形成的应景性质产品而已,根本算不上民俗旅游,简单地将民俗和旅游以加法的形式凑合在一起,显得不伦不类,即使要称之为民俗旅游产品,也只能算‘初级产品’。”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界人士认为,目前广州市场上推出的民俗游产品,多是在原来常规线路之上,加上一些民俗的元素应景,“酒还是那些酒,只是瓶子的标签换了一下。”

  据了解,端午期间,全省乃至全国各地、旅行社、景区纷纷推出各项端午民俗活动来吸引游客如赛龙舟、吃粽子等等。但是旅游线路还是与原来的一模一样,将晚餐的甜点换成粽子就成了“端午民俗游”。“很多游客也不在乎这些东西,端午民俗游就是为了应景。”该人士表示,都市人缺乏闲暇时间导致旅游业出现了快餐文化,很多标榜文化的线路常常遭遇没有文化的尴尬,旅游产品中的“去文化”现象不容忽视。“旅行社与游客往往都忽视了旅游的文化内涵,而文化特色恰恰是旅游最核心的要素之一。”

  此外,即使有“文化韵味”的地方,也常常因为资源禀赋不足,而冲淡了原有的文化氛围,不可能发展成像云南丽江、湘西凤凰那样出色的旅游目的地。旅游界资深人士王坚指出,很多地方因为缺乏足够的传统民俗元素,民俗旅游往往难以发展成气候,“很多地方的民俗旅游确实只能蜻蜓点水,40分钟就游览完毕,文化内涵的挖掘尚浅。”
 

  访谈

  如何实现1+1>2?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刘德谦

  如何才能使民俗元素与旅游相结合,如何才能使民俗元素更好地与旅游相结合,达到1+1>2,并在旅游活动中普及传统文化,本报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中国旅游界知名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教授。

  民俗旅游尚处初级阶段

  记者:目前我国的民俗旅游有什么特色?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时期?

  刘德谦:从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地方对民俗还不太重视,或者简单化处理,比如说端午节,有些地方就搞一些简简单单的活动,并简简单单地将这些东西加入到旅游中去,就成了民俗旅游,没有什么特色,千篇一律。应该说全国目前很多民俗活动都大同小异,北方赛龙舟南方也赛龙舟,北方吃粽子南方也吃粽子,不少地方只有这两样东西去过端午节,民俗旅游尚处于初级的阶段,还有待深入。

  记者:端午、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对民俗传统的传承和民俗旅游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吗?

  刘德谦:虽然说我们这些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韩国端午祭申遗的影响,但不可否认它给民俗传承和民俗旅游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对于传统节日,我们应该以普及它们的内涵为先,民俗节日的开展曾经不受重视,导致很多民俗节事变得单一。但现在我们可以高兴地看到,很多关于传统民俗节日的节物变成了商品,这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老百姓可以购买到跟民俗有关的纪念品,让更多人知道有这样一个民俗的存在,而且这些节物还可以促进一些节事的恢复。 

  传统民俗缺乏更深入的研究

  记者:很多时候民俗传统节日在旅游中会变味,为什么?

  刘德谦:这其实涉及到很多因素,快餐文化、对传统文化的颠覆等等,都在影响着传统节日,很多人认为传统节日很乏味,其实是因为我们仍然缺乏了解并且了解得不够深入。在把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所做的准备中,我们还不够充分。实际上当初提议将传统节日设为法定假日的人,也仅仅考虑假日与日期,但实际上提议人本身对于传统节日的丰富的内涵认识是不够的,所以大家只认为其是假日,而对其丰富的历史内涵不清楚。应该感谢媒体对失传或半失传的传统节日的传播与传承,但因为研究者能提供的内容有片面性,也常常导致千差万别或者错漏百出,但错不在媒体。

  记者:是不是说目前遇到的众多问题,是由于对民俗研究的不深入和片面性造成的?

  刘德谦:就刚刚过去的端午而言,龙舟活动有丰富的内涵,但很多人认为其是为了打捞屈原尸体而兴起的,这些在屈原相关的著作中可以找到依据。划龙舟是对死去的亲人的怀念,早在屈原之前就出现了划龙舟活动。因此划龙舟只是在纪念屈原的时候发扬光大的,并不是起源。因此我们对历史应该有更深更准确的了解。
 

  发展民俗旅游应充分考虑各种条件

  记者:民俗元素与旅游相结合可以让人们更深入了解传统民俗文化吗?

  刘德谦:民俗节日很受瞩目,尤其是端午申遗让更多人关注到民俗传统文化,很多国外的旅游者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民风民俗,我们这些历史流传下来的瑰宝很有吸引力。但是现代的年轻人很多不愿意读历史,但是他们更愿意通过亲身的体验去感受传统文化,而通过旅游的方式,可以让人们得到放松之余,也补充所需的历史文化知识。关键一点的是,我们应该带给人们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赝品,我们应该加强民俗的研究,不要随便带给人们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

  记者:如何才能使民俗元素与旅游更完美地结合起来?

  刘德谦: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传承,对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发展民俗旅游,不仅仅要发扬民俗节日,更要根据各地的条件、区位予以考虑。有些地方民俗成分多,有些地方民俗元素比较少,因此要因地制宜。在比较封闭的地方,传统民俗比较完整,而且保留着完整的生活习俗和习惯。老百姓是民俗的载体,没有老百姓的传承,民俗必然没有生气,此外物质载体也非常重要,建筑、村落等对传统文化有着很强的表现力。如果有很好的区位、附近或者不远处有很大的客源地或者方便进入的目的地,民俗旅游就有机会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无论如何,对当地的民俗、传统的民风和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应该尽力保护,因为一旦外来冲击过大,涵化现象严重,容易造成原有民俗民风的变迁,从而丧失文化个性。(来源:《南方日报》;记者 蔡华锋)
 

  文章来源:人民网 2009年06月03日09:01

上一条: ·[刘铁梁 罗树杰]民俗学与人类学
下一条: ·[笔谈]我们如何进行学术对话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
·[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周淼]过程性视角下类民俗的生产·[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张成福]遗产旅游论证对神话资源的挪用与神话主义的动态生成
·[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
·[尹立娜]节日民俗的价值建构主体及方式·[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杨旎梵]中式恐怖游戏:电子技术下民俗的创造性运用·[杨吉然]滇西地区的村庙祭祀
·[徐梓淇]商业民俗中的物质表现与象征演变:以中式招财猫为例·[谢思岚]宋代都市笔记的民间立场及其对民俗时空的建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