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马丽华 吴健玲]走过西藏走进北京--西部文学人类学作家马丽华研究之二
——著名作家马丽华访谈录
  作者:马丽华 吴健玲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06 | 点击数:12928
 

 

作家马丽华
吴健玲(以下简称吴):你的《走过西藏》作品系列饮誉海内外,那是文学与人类学结合的奇葩,我非常欣赏你的文章,也很钦佩你的人格人品,我正在做关于你的有关研究,这次我们学报的徐老师派我来采访你,接受这一任务我很高兴,而你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的采访,我就更高兴了。能否先给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你的创作道路和主要成果?
马丽华(以下简称马)我读过你的论文《从原型批评看马丽华的创作》(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第26卷,第3期,2004),你已经把我的作品几乎看遍,把写作所经历的过程和思想发展的轨迹描述出来了,你的把握和归纳是相当准确的。
吴:我没有误读谬解吧?
马:没有。我现在工作内容改变,生活、工作的环境也都改变了。在这样一个转型过渡时期,我一般不接受采访的。就因为你的文章中那种认真的态度感染了我,愿意和你交流。
吴:非常荣幸!
马:也许是同在边远的民族地区的缘故,你们才会那么关注同属于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写作。广西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可能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也是你们所关注的;我们所忧虑的,也是你们所忧虑的,所以说民族可以有所不同但有很多东西是共同的。尤其涉及传统与现代、发展和进步这类主题,大家都有很多困扰,都在寻求一种解决的办法,答案看来是有的。笼统地说要保护自然生态,保护文化生态,又要向前走,这种大势所趋没有人能够怀疑,但具体落实到某地某现象,如何发展进步就有很多尝试,也有很多说法,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实际上在那些很具体的方面,现成的答案和实践或许也有正确的,但需要时间来检验。现在什么说法都有。
我想,你之所以关注我,也许是我们都共同生活在西部,但我觉得既然有了作品,作者本人就不重要了。作品还是较忠实地反映了我生活和思考的一种轨迹。说起进藏初衷,动机很单纯,不存在功利目的。1976年“文革”结束,恰好在那个转折点上进藏。
吴:那为什么突然想起来要去西藏呢?
马:不是突然,是响应国家号召。我们是工农兵大学生应届毕业,先有清华、北大几个人到西藏插队落户当农民,起初号召向他们学习,然后号召应届毕业生自愿报名到西藏支援边疆建设。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当时全国的应届毕业生都纷纷响应,就像一场运动,表决心,写申请书,当然到最后落实的时候坚定分子不是很多,全国也只有两千多人。而我算是最热情洋溢的一个,我的家庭也不反对。
 
吴:你的父母没有异议吗?
马:没有,从来没有。所以我觉得自己的成长与他们那种开放的观念有关。我从小就比较自立,17岁参加工作当工人。从小在逆境中长大,母亲是“右派”,父亲是“三反分子”,直到老年才被平反。一直处于被打倒的状态,还一直在响应革命,先国后家。
吴:那给你的童年留下阴影吧?
马:那当然,是阴影也是一种动力吧!从来就没有优越感,一切全靠自己。当年进藏是被一种很单纯的热情、理想、信念鼓舞着,乘坐大客车沿青藏公路进藏,一路上表现挺好,被留在了组织部。在组织部工作了几年后,因为酷爱文学,要求调到西藏文联当《西藏文学》编辑,一当就是8年,后来又到北大上“作家班”。
吴:你的《藏北游历》是在西藏先写完了再到北大的吧?之所以先写藏北,那是对“遥远与神秘的好奇”。
马:是这样的。好奇嘛,猎奇是人类的天性之一。与以往生活环境最不一样的地区首先吸引了我,最陌生是牧区。加之藏北形成过文学小圈子,又有些契机走遍了藏北高原那曲地区的11个县(区),写成《藏北游历》。那时候充满形而上的热情,在书中有充分反映。后来去西部的阿里高原,写下《西行阿里》。一直到1992年下乡拍片,比较贴近了现实和农村生活,“形而下”地看到了很多基层的东西,不能不有所感慨(见《灵魂像风》),比较明显地发生了一个转折。如果套用学问,比较接近从文化人类学向应用人类学的转变,确立了发展观和参与意识。从你的文章中可看出你已经很理解了这个发生过程。再后来之所以调离西藏,有许多既复杂也简单的原因。不能不提到的是一本书,法国的列维斯特劳斯的《忧郁的热带》,这本书对我有相当影响,不知道你读过没有?
吴:没有,人类学的著作我只看过弗雷泽的《金枝精要》,《忧郁的热带》此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马:信息量太大,难以概括,读过就会知道。作为一个人类学家,作者深入南美地区原始部落考察,还走过从欧洲到亚洲许多国度,触发了一系列的思考,例如对于文明与野蛮、先进与落后;一系列的反思,甚至是对人类学职业的质疑。他的书是在半个多世纪前写成的,但我们“相见恨晚”,我是前几年才接触的,才发现我们在思考的、在寻求的,他比我们先行一大步——不是明确地给出了答案,是所提更高级的问题比答案多,所谓答案反而潜隐在新问题之下。作为一位人类学家,固然应当按照职业道德用“相对主义”的眼光看待不同的文化现象,但显然他已走出了这种“相对主义”阶段。“相对主义”其实要求的是一种方法,不是一种标准。其实文化还是有先进落后之分的,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还是应该肯定它的成就,不可以说人类发展多少年的努力还不如我们的祖先。
吴:你对他书中的哪些观点触动最深?
马:感触深刻的方面很多,如果说“最”,反而是主题之外的,你看他最后写的那些,从“奥古斯都封神记”到“缅甸佛寺基荣之旅”之类,从中可见人家的综合素质是多么的高,让我们相形见绌。他对历史、文化、宗教、艺术方方面面的修养真的令我们高山仰止。他于大半个世纪前所写的那本书,当时西方已有评论说是游记文学的“终极之作”,也就是说游记文学到他为止就终结了,以后人们没必要写了,就再也写不过他了:休想写过他!我在采写《藏东红山脉》之前与此书相遇,就因为写昌都这地方是我好些年前的承诺,所以硬着头皮也要完成,只在篇首段落明示“此为本人西藏纪实文学的封笔之作”。正是望见一个高度,知难而退的意思。当然这是技术层面上的,实际上他的许多思考都触动了我,回顾进藏之初,所希望的是被接纳被认同,从本人角度是认同,从对方角度是接纳,为这种试图融入我付出了很多年的努力,而实际上差异始终存在。因为我自身根深蒂固地存在某种坚执的东西,这一点你也看到了,儒家传统积极的方面: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思想,有所作为的愿望。而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地方,自有无穷来世在等待。
吴:像你书中所说:一个格外着急的人到了一个从不着急的地区,这是否也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引起了性格上的反差呢?
马:我实际上本来也不是急性子,我的着急是被反衬的。这样说并不代表谁对谁错,恰恰相反,我是多么希望藏民族的价值观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让全世界都去认同并实践,让整个世界的文明发展从容一点,地球受到的破坏少一点,战争消失,和平长久。多么希望是这样。但它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不是你的愿望有多良好,这个世界就跟着你走的。尤其当我们看到连世界上最先进文明发达的国家都犯下了错误,弄得全世界越发混乱越发恐怖,不可理喻,所以你就很难说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
吴:是不是两种文化的对比反差,使你觉得融入是非常困难的?
马:融入的愿望持续了好些年,后来认识到完全融入不可能也没必要。首先我不是一个空白的人,自有坚实的汉文化背景,而我从藏文化中能够汲取的,正好可作补充。我并非一个纯粹的文学人,给自己定位就困难:如果是旅游者你可以去欣赏蓝天白云、淳朴民风、壮美山川,但是我肯定不是旅游者,我在那儿那么多年了,我看到了那么多的东西,还想为那地方做事。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徐杰舜 吕永锋]人类学家也要反思自己
下一条: ·[刘铁梁 罗树杰]民俗学与人类学
   相关链接
·[祝鹏程]传统的圈层化建构与符号化挪用:对当代北京小剧场相声的考察及反思·[祝鹏程]谁之传统,传统何为:对当代北京相声传统化实践的考察及反思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王子尧]流动的市声:北京“杂吧地儿”的生活之籁
·[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
·[宋嘉琪]手工艺类非遗的市场化·[高洁]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表演艺术类遗产调查报告
·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
·中国民俗学会插花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
·[鞠熙]城市里的邻居们——北京城内“四大门”动物的生活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民间文学史》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林继富 周灵颖]西藏民间故事研究70年:理论建构与意义阐释·[施爱东]北京“八臂哪吒城”传说演进考
·[杨利慧]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一个北京近郊城市化乡村的发展之路 ·[万建中]民族交往与文化交融的历史演进——基于北京饮食文化的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