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王铭铭 徐杰舜]我想象中的人类学
——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访谈录
  作者:王铭铭 徐杰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04 | 点击数:18473
 

 

王铭铭教授

  徐杰舜(以下简称徐):很荣幸邀请到王教授来“绿城”(南宁)。现在正是鸟语花香的时候,就当放飞一下心情吧!从北京飞到这里要3个钟头啊,辛苦了!请王教授到这里是我们多年的心愿,今天终于能够实现,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今天我们的采访,作为常规,请你首先介绍一下你的经历。
王铭铭(以下简称)::感到荣幸应当是我,可你是说从幼儿时代说起吗?(笑)
徐:随你怎么说,反正你将背景介绍给大家。
王:我是闽南人,讲的是闽南话,读小学中学的时候已是“文革”了,所以我不是古老的闽南人。
徐:你在哪里读的小学?
王:“文革”时我在泉州的东方红小学读书。
徐:你是李亦园先生的老乡?
王:对,实际他老家的屋子离我家的屋子不远……后来,我中学是在泉州第三中学度过的。当时小学、初中都还可以,成绩很好。但是到了初中(读的是泉州三中)以后就不行了,因为当时跟一位来自北京的韩琳老师学音乐,梦想当音乐家,花了大量时间学小提琴。
徐:现在还在拉吗?
王:现在不会拉了,只能拉出杂音,让自己的耳朵难受,所以就不拉了。但是少年时练了七八年吧,甚至因此没有去高考。我等到1981年才考,此前考了几次艺术院校没考上,最后复习文科,考上后选了考古学专业。
徐:难怪你现在还有一些艺术家的气质。那你是怎样走上人类学道路的?
王:从小提琴转入考古学,刚开始有点失落感,但看来没有办法,只好想那是因为幸运。成为音乐家,这辈子只能是梦里才可能了。不过,做人类学研究者也不错。我的母校是厦门大学,于1983年成立人类学系,把历史系考古学专业的本科生全部挖过去了,这样我就成为第一届人类学本科生,跟人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学系成立之前我也读到一点书,对有关现象感兴趣。我们闽南地区存在特别多的“人类学现象”,比如说被我们叫做“迷信”的一些奇异风俗,上中学时,我对这些现象已感到有兴趣,那时想不通它们为什么存在,记得高中还写过一篇作文,表达了我的困惑。后来,在大学读考古学,知道考古学里边对这些现象有些解释。另外,我也接触到林惠祥先生的一些论著,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期重印的一本林惠祥人类学论著的选编,里头有一些涉及到神话和“算命”的研究,深深地吸引了我,它们可以说是对我生活的地区的某种解释。当时,也感觉到自己有一个冲动。当时我学考古,成绩很好,对器物等等特别在行。实习期间,我走了许多地方。当时考古学的经费有限,离社会现实比较远,不像今天这么被人重视。受当时风气的影响,我以为考古学既辛苦又难以对社会做出贡献,而作为一位年轻人,我当时又有一个“承担社会责任”的冲动,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那时,我想来想去,想不出考古学有什么太大的用场。我现在发觉当时的想法纯粹是一个误会。不过,20年前,一听到“人类学”这三个字,总还是觉得有新异之处,况且当时还读到一点书,感觉这门学科更多的是研究当代社会,或者说,它不只是研究古代社会,还研究当代社会,我就特别兴奋,觉得人类学给了我一个好机会。我对人类学的兴趣便越来越浓了。我上大学时,厦门大学的人类学特别不错,老师特别团结,教学、科研、出版、展示,都有成果。陈国强先生是系主任,他后来是我的硕士导师,去年他去世了。陈老师是一个社会活动能力和学术能力都很强的人,在他的带动下,厦门大学的人类学办得有声有色,让我们这些学生感到有些刺激。
徐:那个时候,厦门大学的人类学应该是全国最好的。
王:嗯,这我同意。不过,说实在话,当时的老师也不能说完全能满足我们这些初生牛犊的求知欲望。本科的时候,多数课我们都已听过了。到了硕士生的时候,老师讲课有时还是老生常谈。比如,关于民族的介绍,老师大多只是点到为止,除了古越族、畲族、高山族,处于东南沿海的厦门大学研究得不多,老师在介绍研究成果时,比较缺乏生动。但是,当时的气氛非常良好,对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也是特别积极的。我是851985)级的研究生,从85级到后来的好几级,硕士生学习都很认真,也有机会从事独立研究。那时老师跟今天的也不同,今天我们学生招得越来越多了,而且满街都是博导,硕士生当然就没人管了。包括我自己吧,我们现在对硕士生的关照也不够。而我们当时硕士生数量就少,作为学生,我们把自己的研究当成一个重要事业。机会也很难得,那时的老师都把我们当一回事儿,不像今天。对我们特别有用的,是老师编书一事。陈国强老师喜欢编书,也经常会叫我们学生去参与写作,协助他整理一些资料。我记得在1985年国家教委有一个叫做《人类学概论》的课题,由陈老师主持,意图是编写人类学的“部编教材”。陈老师工作繁忙,书也写得多。那本书就让我们来帮他写一把。为了讨论编写问题,陈老师还召集了一次讨论会。作为他的学生,我有机会参加会议并接待贵宾,有幸认识了宋蜀华、童恩正、容观瓊等老师。记得我是在厦大门口撞见宋先生的,他面带微笑,竟说看过我的习作。那些我写的乱七八糟的、不成样子的东西,他竟也关注!宋先生还鼓励说:“你这小伙子不错啊”等等。最近我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这件事,宋先生总是带着微笑,对晚辈特别鼓励。童先生长得很帅,风度翩翩,讲演时来了极多人,他跟我交往也多些,去美国后,还来信,我当时在英国学习,他很高兴,很鼓励。容先生对我们年轻人也很鼓励,记得我出国前在中山大学学英语,他最后请我吃了顿烧鸭,好吃极了。二十多年前开始接触人类学时,老一代对晚辈的鼓励,使我们这代人对于学科有了更多的积极性。这是我特别感怀的一件事。
徐:这也给了你人类学的印记和素质。
王:对,在厦门大学的那几年,让我对人类学充满兴趣,在我身上打上了“人类学”的烙印。说到这个印记,我们不应忘记,但它又时常被人们遗忘。一转眼,我留学归国已11年了。在英国留学7年,又给了我一个所谓“海归”的印记。实际上,说是“海归”,我也不能同意,因为我的人类学经历比一些同行相对不单纯,我相当于是在“海龟”和“土鳖”之间的一种形态。我的人类学是在国内先学,再到国外去学的,不像其他有的“海归”,成分比较纯,也比较“牛皮”,我不纯粹。我留学的机会,得来也是偶然的,不是因为自己争取,或者因为自己有留学的命。当时厦大有三个中英友好奖学金的名额,推荐一批硕士生去考,结果第一批优秀生英语并非合格。当时,陈国强先生是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正在犯愁,这被一位师兄范可听见了,他就跟陈老师说,“哎,我们系好像王铭铭的英语不错,不妨让他去试试看啊?”果然,那天中午陈老师到我宿舍来,他说:“铭铭!中午到学校去考试。”我说:“考什么?”“考英语!”,他说。中午,我真的参加了托福考试!还考了合格。这样,就偶然去了英国。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黄淑娉 徐杰舜]走向深处:中国人类学中国研究的态势
下一条: ·[张应强 徐杰舜]历史人类学与“文化中国”的构建
   相关链接
·[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孙小淳]从“积淀”中来:非遗劳动号子的基因档案、气理机制与身体想象
·[孟琳峰]消费“山海经”:当代“山海经热”中的大众读本与文化想象·[刘亚惟]民俗的想象:“看不见的交易”型异域传说的世界流传
·[姜容]绣映湘魂:艺术人类学视角下湖南湘绣的保护与传承·[韩雪春]流动的地方感:以豫东Y村民众关于新疆的讲述为中心
·[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康丽]民俗学家的想象力与民俗学学科的生命力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康丽]公共危机时刻的学科实践与学者自觉·[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徐仕佳]琉球王府的时间想象:以祭祀仪式择日为例·[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