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朝戈金:中国“非遗”保护立法面临冲关之战
  作者:记者 杜晓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03 | 点击数:737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逐步好转但仍存立法难点 业内知名学者朝戈金深度剖析

  中国“非遗”保护立法面临冲关之战

  □深度访谈
  本报记者 杜晓

  访谈人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朝戈金教授

  访谈背景:
  朝戈金,蒙古族,是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文化研究领域知名学者;曾在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长期研修,有数种著述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并在国内多所大学担任兼职教授;参与并任职于国务院系统的几个部门的项目和调研工作。
  朝戈金的学术研究方向是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多年以来,他在新疆、内蒙古等地进行多次田野作业,就民间口头艺术样式做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朝戈金时常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为期13天的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今天在成都开幕,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记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问题采访了朝戈金教授。


  全国各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状况都不一样,有的地方做得好,有的地方做得不那么好,有的地方甚至做得比较差

  记者:近年来一直听到学术界大力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说法现在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大力支持。您作为我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又是一直关注这个问题的学者,如何看待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朝戈金:全国各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状况都不一样,有的地方做得好,有的地方做得不那么好,有的地方甚至做得比较差,也没有能力去做,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就拿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来说,这是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史诗故事体制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必须是非常聪明有口才还要有一定天赋的人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学会演唱。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在新疆地区,记录在案的,能唱一个诗章以上的歌手还有一百零几位。二十年之后,我们再去做田野调查时,绝大多数当初记录在案的歌手都已经过世了。现在,在新疆地区杰出的江格尔艺人也就两三个吧,而且都年事已高,演唱的体力也已不济。更可怕的是传承人在急剧减少,年轻人都不想学。在新疆调查时,我在天山深处一个小毡房中本来应该放置佛龛的位置上发现了一张刘德华的照片。当时我就想,流行文化的冲击真是很厉害,这种改变所带来的变化是很深刻的,是心灵深处的变化。年轻人喜欢上了刘德华,不喜欢江格尔这样的传统史诗。喜欢刘德华不是问题所在,问题是不能因此把老传统都丢掉啊。

  我国在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过去一直存在一些疑虑和误区,比如说很多人会有疑问:“传统都是好的吗?”再比如说有人也会问:“剪纸怎么成了无形文化呢?纸不是有形的吗?”

  这些年来这种状况逐步在好转。我国从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到地方政府乃至社会各界,都逐步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我参与了审定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名录工作,亲眼看到了各地申报国家“非遗”名录的积极性在高涨,做得也越来越专业,有一些举措对于保护珍贵的“非遗”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记者:您刚才说,杰出的江格尔艺人年纪都很大了,事实上,从文化部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中可以看到,很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而在很多“非遗”省级传承人中,高龄者也不乏其人。我们可不可以认为,“非遗”传承人老龄化,是眼下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朝戈金:对,这一问题一直比较严重,也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我最近在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看一些别的国家的“非遗”申报材料,发现其他国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两个名录,一个是“非遗”代表作名录,另一个是“非遗”濒危名录。

  为什么要立濒危名录?就是因为很多国家很多优秀的“非遗”已经濒危了,传承人很少,甚至是屈指可数,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的话,就会彻底消失,和生物物种消失一样。

  有些国家还是做得不错的,政府有法律规定,如果能评上杰出“非遗”传承人,就会有稳定的收益,同时赋予责任,要求“非遗”传承者进一步去推广传承。

  我国有些地方政府前些年也开始做这件事情,对特别杰出的民间艺人、歌手以各种方式予以保护,鼓励他们去教授新一代的弟子,这些工作目前都在进行中,但限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各地发展很不均衡,所以各地做这件事情也是参差不齐。

  记者:不管怎么说,我国“非遗”保护的状况确实在好转,认识也在逐渐深化。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曾在今年“两会”上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DNA”。您怎么评价这个比喻?

  朝戈金:从我们学界的观点来看,文化基因和自然基因是有相似性的,都是可以通过传承来延续的,而且带有某种稳定性,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产生变异。但自然基因和文化基因也有不同之处,生物基因是线性传播的,而文化基因是可以非线性传播的,可以跨越很长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去传播,这是文化基因的好处,但同时也让其更加脆弱。文化基因的消失可能在你的眼前就会发生。

  作为一个人来说,他的文化面貌是由特定的文化传统规定的。比如中国人讲汉语、过年要吃饺子等,这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周部长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DNA”的含义。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由于许多外来文化基因的影响,导致了我们的一些文化风格、文化品貌、文化特征有相当的流失,这是值得忧虑的。

  记者:在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大家庭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对于这一过程,您又是怎么看的?

  朝戈金:从人类更长的历史时段来考察,文化的演进一直带有这样一个特点:有一些文化会越来越强势,另一些文化会逐步被边缘化,甚至是被吞并、侵蚀。20世纪以来,上述状况变得更加突出,这和移民潮、商业活动、旅游活动等都有一定的关系。比如你在吃外国食品的时候,便带有一种文化交换的意味。这种文化的整合效应对于区域文化的冲击非常大,而很多区域文化、本土文化都是传统性的,很多“非遗”的必要因素也在区域文化中得以体现。

  尽管全球化对于“非遗”的冲击很大,但也有相应的办法去应对,国际上有不少国家都在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的同时成功保留了自身的传统文化内涵。对于这一问题,我们今天和今后都要保持警觉并不断呼吁。

  “非遗”的过度商业化是全世界都有的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如果仅仅是一群纯粹出于商业目的的人在搞开发,那通常都会走样

  记者:目前,一些地方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走向了相反的方向,即大力倡导“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味地将“非遗”作为功利性赚钱工具使用,使得文化的色彩日益淡化。您在多个地方做过调研,应该见过这样的现象吧。

  朝戈金:“非遗”的过度商业化和不当使用是全世界都有的问题,在我国这一问题尤为突出。我国很多地方在开发“非遗”时,让专家学者和群众担心的地方比较多。比如说某项“非遗”并不具有表演取悦游客的性质,属于较为严肃的民间仪式,承载着敬畏天地、教育下一代等社会功能,但却很可能被误用为让人们去观赏花哨的服饰以及热闹的过程。这样一来,不仅会让那些局外人“误读”其严肃的内涵,还会让局内人,也就是应该传承这一“非遗”文化的年轻人,对原来这一仪式的庄严感、神圣感以及敬畏精神有所减淡,甚至文化内核被误导、被置换。对于这一问题我也一直很担心。

  当然也有做得不错的例子。比如内蒙古的成吉思汗陵墓,现在已经是一个比较著名的旅游景点,在开发周边的旅游环节和旅游产品时,设立了很多吸引游客的要素,但与此同时并没有削弱成吉思汗陵墓的庄严感。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存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可能做得好,也可能做得不好。好和不好完全取决于经营者或者当地政府是不是尊重了当地民众的意愿,是不是听取了有关专家的意见。如果仅仅是一群纯粹出于商业目的的人在搞开发,那通常都会走样,因为这些人首先并不会去尊重文化,他们只会考虑如何将一项“非遗”包装成商品卖出去,这就会对“非遗”造成很大冲击。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法制日报 2009-6-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滕星 徐杰舜]在田野中追寻教育的文化性格
下一条: ·[覃德清 徐杰舜]山水云霓任观瞻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莉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博物馆非遗展陈叙事模式研究(2013-2023)·[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张玲 张皓南]鲁南五大调在“双创”中的实践
·[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詹涛]从“走四方”到“守家园”:市场订单制下的代工生成的新华银器锻制技艺
·[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