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荣仕星 徐杰舜 编:《人类学世纪真言》
  作者:荣仕星 徐杰舜 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02 | 点击数:7071
 


人类学世纪真言

编者:荣仕星 徐杰舜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页码:62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7811085054/9787811085051
·条形码:9787811085051
·包装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从1999年开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的哲学社会科学版在徐杰舜教授的主持之下,开辟了一个《人类学学者访谈录》的专栏。经过4年多时间的努力,徐先生和他的同事们访问了20多位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的人类学工作者,并以翔实长篇幅刊登于专栏中。由于我一直是《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的忠实读者,所以几乎所有的访谈录都浏览阅读过,觉得很有意思,增加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行内故事,因此也常常对这些访谈录有先睹为快的感觉。如今,徐教授将这30多篇访谈录汇编出版为《人类学世纪坦言》一书,让更多的读者能阅读到学者们的“坦言”,实在是很值得庆贺的事。徐先生来信要我为《人类学世纪真言》作序,我也就义不容辞地答应了。

  徐教授与他的同事们访问的学者们在年龄上包括了老、中、青三代,所以在时间上代表了一段相当长的历史记忆;在区域空间分布上除去有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学者外,也包括北中南各地区的人类学工作者,所以代表了我国不同地区、受不同训练背景学者的经验。在单一访问时也许没有真正很有计划的谈话原则,但是结集编辑成书后却似乎已构成了一部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口述历史”,虽说少了较早期学者的访谈,却也代表较近代的发展过程。

  目录

  国际人类学的中国责任——访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委员会副主席荣仕星教授

  古典与现代、学科与分支——清华大学景军教授访谈录

  在田野中追寻教育的文化性格——中央民族大学滕星教授访谈录

  山水云霓任观瞻——广西师范大学覃德清教授访谈录

  在历史学与人类学之间——台北中央研究院王明珂研究员访谈录

  走向人类学——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访谈录

  人类学与瑶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张有隽教授访谈录

  漂泊中的永恒与永恒的漂泊——台湾东华大学乔健教授访谈录

  走过西藏走进北京——著名作家马丽华访谈录

  民俗学与人类学——北京师范大学刘铁梁教授访谈录

  人类学释放我的灵魂——台湾佛光大学翁玲玲博士访谈录

  走向深处:中国人类学中国研究的态势——中山大学黄淑娉教授访谈录

  我想象中的人类学——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访谈录

  历史人类学与“文化中国”的构建——中山大学张应强博士访谈录

  把基因分析引进人类学——复旦大学金力教授访谈录

  遗传结构与分子人类学——复旦大学李辉博士访谈录

  人类学与国学——中央民族大学王庆仁教授访谈录

  从摇滚乐到人类学——中央民族大学张原博士访谈录

  《黄河边的中国》前后的故事——华东理工大学曹锦清教授访谈录

  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浙江师范大学陈华文教授访谈录

  视觉人类学与图像时代——中山大学邓启耀教授访谈录

  让村民自己打开眼睛——吉首大学罗康隆教授访谈录

  民族学考古学本是一家——云南民族大学汪宁生教授访谈录

  唯一剩下的只有挑战——中南民族大学张玫博士访谈录

  人类学世纪真言——中共中央党校徐平教授访谈录

  人类学中国体系的构建——武汉大学朱炳祥教授访谈录

  附录

  人类学本土化的必由之路——访广西民族学院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徐杰舜教授

  我的人类学情怀——徐杰舜教授访谈录

  颠覆与创新:从边缘走向人类学的学术中心——徐杰舜教授访谈录

  人类学家也要反思自己——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长徐杰舜教授访谈录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
下一条: ·汤亚汀:《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论》
   相关链接
·[项飚]世界、学理与自我: 一个中国人类学者的海外探险·[朱靖江]以影像民族志方式表述人类学者的田野经验与理论见解
·[S.L.布朗]坎贝尔所说的话,会触动我们每一个人·[美] 柯西诺 主编:《英雄的旅程:与神话学大师坎贝尔对话》
·爱情不是七夕的全部意义:七夕,我们歌颂什么?·刘魁立先生访谈录
·[刘亚丁 李福清]“我钟爱中国民间故事”·[滕星 徐杰舜]在田野中追寻教育的文化性格
·[景军 徐杰舜]古典与现代、学科与分支·[荣仕星 徐杰舜]国际人类学的中国责任
·[杨民康 廖明君]传统音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预报]美国本土印第安人类学者访华讲座
·[周星]人类学者如何看待民俗艺术·[郭于华]人类学者的困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