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宗教意义
(1)红色,在所有的宗教中,上帝或神均以火烧云的形象显现,是天神之火,是圣父之色,是天神和上帝的象征;(2)黄色,是皇者之尊的色彩,是幸福极乐、荣誉、智慧、和谐和高等文化的象征;(3)橙色(印度黄),是印度天神肤色,佛教中是彻悟,是佛教的象征色,是人类最完美的境界,橙色的金鱼是彻悟的标志;(4)蓝色,“靛蓝”和“群青”在藏传佛教里是忠诚、智慧和正义;(5)绿色为生命、圣灵之色;(6)白色是完美、神、初始及复活,在西方宙斯的化身为白色的公牛,圣灵为白鸽,耶稣基督是白色的羔羊,圣母玛丽亚的象征兽是白色的麒麟,藏传佛教中白海螺(藏语“东嘎”)象征佛祖激荡无息、声播远扬的福音;(7)黑色,是邪恶,又是谦恭和虔诚,是对自我虚荣的放弃;(8)金、银色是西藏宫殿、佛像色彩的主角,作为大面积空间表面色彩,代表权力(爱娃·海勒,2004)。
3.构成方式
传统西藏色彩源于自然中的朱砂、朱镖、石青、石绿、石黄及番红花(藏红花)等。从色彩构成看,“五彩色”多用单色或两色。色彩明快、艳丽,有序的组合,可以使有限的色彩,营造出热情、活跃、和谐的色彩世界。除单色或两色外,三色、四色、黑色也是藏民常用的色彩,五彩色的搭配,使色彩的视觉、心理效果变得柔和、平静,艳丽的色彩排列更醒目有序,色彩的整体效果更和谐、宁静(何国兴,2004:41-48)。藏民应用色彩时,将民族风俗及宗教意义放在首位。
如图1: “五彩邦典”。体现了藏民族激情、乐观、热情好客、追求明快、醒目。“藏族人民喜欢鲜艳的色彩,明快的视觉效果和精神的纯真、愉悦是五彩色搭配的主题,这种爱好是本能、原始的,色彩组合符合现代心理法则。
如图2:藏北那曲妇女背饰。色彩组合之理性审美意义是愤怒,是负面的,但为西藏民族色彩艺术采用,代表节日的喜庆。在此,全然理性的东西并不能完全满足审美感觉的要求。藏族人们在选用五彩色的同时,注重把色彩的喜悦投射在日用品及服饰的装饰中,而色彩组合顺序的理性审美意识并不放在首位(赫伯特·里德,2004:44-50,57)。
佛像色彩应用集正义、智慧、威力、权力于一体,是理想人格的色彩体现,既是人格化的神,又是神格化的人。这种色彩组合应用符合宗教理念,遵守教义仪规的规定,但不合生活常规,如:密集金刚、宝帐怙主、吉祥天女、绿度母及其饰品等(贾林,2005:146)。
图3为吉祥天女,藏语称“班典拉姆”,身色为深蓝;图4为绿度母,又称救八难度母,身色为绿,可以救助狮难、象难、蛇难、火难、水难、牢狱难、贼难和非人难;图5为宝帐怙主,身色为黑蓝,是大日如来佛的化身,法力巨大,据此本尊修法可以增智延寿和预防心脑疾病。西藏佛像身色还有红、黄色,头发、眉毛除黑色外还有蓝、红色(黄春和,2004:132,182)。西藏佛像色彩的基调要根据造像仪规中不同神像特点的身色进行敷色,其身色的确定在中西方色彩的宗教意义上是相近的。
4.宗教特征
宗教理念影响下的五彩色组合、搭配、应用及含义,体现了藏族人民在表达内心情感时对色彩的安排形式。
第一,色泽鲜明,视觉冲击力强烈,体现了藏族人原始、毫无掩饰的纯朴风格,将西藏人的热情和奔放,大胆和豪爽,尽情流露。
第二,佛像具有色感的特殊色调可以被人们经验地感知。五彩色的应用是所有美好理想的集中体现,寄托了藏民族的美好愿望和渴望超脱的信念(保罗·韦斯,冯·O.沃格特,2003:36-40)。
第三,藏民族对自然界的“恐惧-崇拜-理想化”为艺术的主题思想,希望子孙繁衍、敌人消亡、驱邪除魔、为罪恶灵魂赎罪,是“五彩色”文化的创作动机,体现了藏民族较狭隘的情感范畴。
三、小结
西藏宗教艺术具有原始意味,但不低劣,因为每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艺术均源于一种真正的需求。“五彩色”不是时髦的色彩,但符合西藏人依存自然、热情奔放、纯真善良的性格及渴望美好生活的信念。“五色彩”的应用,在此是一种直接思维,是非分析甚至是非理性的,体现了色彩的天然功能。其起源、应用与藏族先民“很少做超越直接生活现实推理”的原始艺术特性直接相关。所以要深入了解西藏色彩文化,不能单纯沿用科学理论的思维方式,应进行综合思考,宗教因素是首要的。
(原载《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3期,文中涉及的图表、公式、注释和参考文献等内容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