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俗活动
苗儿滩的年俗丰富多彩,从过年开始持续到正月十五。整个活动是围绕祭祀和联络感情而进行的。
(1)贴年画、春联
过年那天,苗儿滩人都要把屋里布置一新。撕去旧年画、旧春联,换上新买(有的是自己写的)的年画、春联、倒“福”字。有的人家还要把神龛上“天地国亲师位”等字样换上新的,在神龛两侧点上大红蜡烛,神桌上插上香。预示着对新年的祈盼和美好祝福。
(2)祭祀
过年期间,苗儿滩土家人祭祀活动很多,主要集中在大年、正月初一、十五。过年这天,主妇忙做饭,男人则忙着敬神。祭品放在木制的茶盘内,有香纸、刀头、粑粑、团馓、水果、酒等供品,依次在堂屋神龛前敬“历代祖先”,在大门左边敬事管神,在中柱处敬五方五位,在大门口敬把门将军,在大门外敬屋檐童子,在灶上敬灶神菩萨,在碗柜上敬帕帕嬷妈,在屋外右边院坝划一圈敬死亡在外的灵魂,在猪圈敬六畜神。每敬一处点三炷香,烧三叠纸钱,跪下三拜三叩头,奠酒,嘴里念念有词。然后,主祭者手提公鸡,背上香纸、鞭炮、祭品到寨子上的土地庙前杀鸡祭土地神,用纸钱醮上鸡血,然后烧掉,同时上香,作辑下跪,放鞭,一次敬神完毕。关于所祭的神灵择要加以说明。
事管神也就是管事神 神位设在堂屋门左角落处。以前许多书或文章都写成“事官神”,其实是错记。我们在调查中当地土家人讲得十分明白是“事管神”。他们怕我们听错,解释道:“是事情的‘事’,是管事的‘管’,是‘事管神’,不是‘官神’或‘四官神’。”并解释说:“‘事管神’管家的气运,管家的财运,管老少不害病,管收成,凡家里的事都管。”这是当地土家族中最有权威性的神灵。三十大年晚上夜十二点前还要专门牲祭,敬时不让姑娘家看,要关大门。关于事管神,嘉庆《龙山县志·风俗》记载说:“土人度岁……是日,土民供土司某神位于堂上,陈以酒醴鱼肉,而置己祖先柱于门后”。更早的乾隆《永顺县志》记:“每逢度岁,先于屋上供已故土司神位。荐以鱼肉,其本家神设于门后。”方志记载很清楚,改土归流前土家族的家仙神就供在大门背后。改土归流后,流官革除土民的“陋习”,才把“天地君亲师”、“某氏堂上历代祖先”牌位移到堂屋的神龛上。但大门后神位却一直保留传承下来,从家先变为事管神。
中柱神 可能就是白虎神。白虎神是土家族的图腾。在当地有“过堂白虎“与“坐堂白虎”之说。“过堂白虎”害人,要趋赶。当地风俗,小孩在12岁前都要请土家族巫师“梯玛”度关、赶白虎。大凡小孩口吐白沫、翻白眼就认为是被白虎罩了,也要请土老司“梯玛”赶白虎。赶白虎有一程式就是安白虎,即用一帖草纸象征性地钉在堂屋的中柱上;赶白虎时念符后的净水也倒在中柱子下,这是法力无比的神水,小孩有病只要喝三口就会好转。可见,梯玛赶白虎就是把到处游荡的“过堂白虎”赶到中柱上去,使之成为“坐堂白虎”,以保护家人的平安。中柱也具有一种象征意义,那就是白虎神。
帕帕嬷妈(Pha21pha55ma55)小孩的守护神。她是土家语对神灵的称呼。她是土家族心中的女神,其神职是专门看守小孩。神位在火铺屋的碗柜处。传说,她原是龙王天子的原配,被龙王遗弃后来到土家山寨,专替百姓守护小孩,让小孩健康成长。土家人生小孩后,剪一个纸人贴在碗柜上,逢年过节进行祭拜。“帕帕”就是土家语里老婆婆的意思,“嬷妈”就是姑妈。
土地神 当地的宗族神。苗儿滩的土地神祭所一般都设在村寨路口或风水山脚处,一个自然寨子有几个姓氏就有几个土地堂。讲究的就用几块石板做成房屋形。以前,里面有木雕土地菩萨,一个土地公公,一个土地婆婆。人口少的姓氏就随便用几块石板搭成一个土地庙。当地人对土地的敬奉至今仍然十分虔诚,过年、三十、十五、二月初二都要敬。土地神管家畜家禽,管收成,当地有俗语说:“土地佬不放口,豺狼不咬狗。”由于当地都没有祠堂,土地庙按姓氏家族而立,这说明当地的土地神具有宗族神灵的作用。
(3)贴“压岁钱”
贴“压岁钱”也是苗儿滩土家人的习俗。过年这天,人们在门窗、猪圈牛栏、鸡笼、碓磨、粑、打桶、柜等用具家什上都要贴上压岁钱(敬神用的钱纸),预兆来年财源兴旺,到处是钱,这是土家人“万物有灵”观念的反映。他们相信各种用具都有灵性,贴上“压岁钱”表示对用具之灵的感谢,同时希望来年这些“神灵”继续保佑丰收,财运亨通。这些钱纸直到正月十四才烧掉。解放后,随着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贴“压岁钱”的现象已逐步消失。
(4)送亮
汉族大年(三十日或小月二十九日)的日子,当地汉族和其他族忙着过年,不时有鞭炮声响。这一天,当地的土家人则很随便,饭菜多为头天剩的,这天主要是送亮,即到故去的老人坟上烧纸、点烛、放鞭炮,当地人称送亮。去之前,用背篓装上香纸、烛、鞭炮、粑粑、团馓、刀头、水果、酒等祭品,每个老人要带四个粑粑,意为四季发财,特别是带上长刀,说是怕其他孤魂野鬼来抢祭品。一家人到达坟地,用刀砍掉坟上及周围的杂草、荆棘,然后在坟前插上香烛,供上祭品,边烧香纸,边叩头,嘴里念念有词,这时还要点上鞭炮,大年三十下午,洗车河的山山岭岭,响彻一片,青烟袅袅。关于送亮,乾隆《辰州府志·风俗》记:“祭礼,知礼之家设木于正寝,岁时必祭……乡中不知设木主者,岁时惟墓祭。”说明当地送亮(墓祭)有悠久的历史。
(5)守岁、洗脚、接水、抢年
上坟以后,就是守岁。常言道,“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每户人家把准备好的柴火大圪蔸、杂木柴放进火坑,烧起熊熊的火,全家坐在火塘边,谈笑着,讲各种传闻故事,猜谜语,教给后人以各种知识。现在也看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当晚通宵不睡。
这天晚上每个人还要特意洗脚,这次洗脚不同于平时的洗脚。按当地人的说法:过年的晚上脚洗得好,来年的财喜好、口食好,不愁吃。
到了晚上十二点(以前是第一声鸡公叫),小孩子们就竞放爆竹,开始抢年;大人们争先出行,敬土地、挑水。谁抢在最先,来年谁就会最吉利。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