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王焰安]对“鲁义姑姊”型传说的考察
  作者:王焰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08 | 点击数:19482
 

     二、对传说样本有关问题的考察

      1.样本相同部分的考察
      第一,核心情节单元相同。从类型学上来说,传说是同一类型的,其核心情节单元是:
      (1)有战事或灾难发生,村民躲避战祸或灾难;
      (2)村妇背大孩,牵小孩。大孩是别人的,小孩是自己的;
      (3)首领或神仙感动,授以标记,不杀;
      ( 4)妇人告诉他人,他人免祸,自己被杀或未被杀;
      (5)人们以标记/地名/庙宇纪念她。
      第二,传说的寓意相同。从传说的内容主旨来看,都是推崇一种义的举动和义的境界。
      (1)妇人背大牵小;
       (2)妇人告知亲邻、村人。
      强调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1)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了首领/~LIj人;
      (2)化解战争、化解灾难;
      (3)拯救了/牺牲了自己,拯救了别人。
      第三,传说的女主角相同。从传说的主人公来看,这种传说都是塑造一个普通的女性形象。她既不是生活在天空中的女性神,也不是生活在本地或本族的女性名人,而是生活在现实中的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

      2.样本不同部分的考察
      第一,情节背景不同。样本一(1)、六的背景是脱离战争环境的,情节的展开与战争没有关系,对人物的考验是在正常状态下进行的,这种日常生活中的考验更显示出其难能可贵,更突出了人心的善良。
      第二,人物关系不同。就妇女与所背孩子的关系而言:样本一(1)、六是继母关系;样本一(2)、二、四、七是婶侄关系;样本五是姑侄关系;样本一(4)是叔嫂关系;样本三是路人关系;样本一(3)关系不明。就妇女与问话者的关系而言:样本一(1)、六是人神关系;样本三是妇女与胡兵头领关系;样本一(2)、(3)、(4),样本二、四、五、七是妇女与黄巢的关系。
      第三,标记物不同。端午挂艾叶是汉族地区的传说,而端午挂葛藤则是汉族客系人主要是广东客家人的传说。端午节挂艾习俗由来已久,《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可知晋时已有端午挂艾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玉烛宝典》:“五月五日采艾悬于户上,以禳毒气。”唐时这一习俗依然流行。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端午。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则是宋代的习俗。因此明显是一种附会。挂葛藤,则是端午习俗中的新内容,这一新内容,有人认为是:“因为客家
人的祖居地石壁有以葛藤命名的葛藤坑、葛藤坪,而许多客家人的族谱记载族居地为葛藤坑,便把客家人流行的故事与它挂起钩来了。”
      第四,标记物含义不同。以艾标志,暗含有将黄巢比作毒气的意思,是人们对黄巢的一种敬畏心理。对习俗来源的解释,是对艾叶功能的一种认识表述。基本上是避自然之邪恶,而联系到黄巢则是由避自然之恶到避社会人为之恶,对这种恶进行了一种隐性表达。壶本是伊斯兰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这里用来解释宗教事项的来历,故事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第五,孩子的性别不同。在样本三里,一是妇人背的大孩子是女孩,与其他样本不同;二是女孩是回族妇人捡来的,更表现了妇人的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比汉族的有关传说更凸显其伟大。汉族的传说一般说是哥哥(丈夫的哥哥)或自己的哥哥的后代,虽表现了一种献身精神,但毕竟有一种亲情关系,一种抚养的义务。
      第六,祭奠妇人方式不同。样本一、二、三、四是通过年节习俗的标志物来祭奠,是随着习俗的传承而传承,通过标记间接祭奠,但因是附着在习俗上,因之传承的生命力久远;样本七是通过立庙直接祭奠,妇人的地位有所提高,已转化为神。(通过考察英德民间信仰得知,英德有一流传较广的真主娘娘,据史料记载,真主娘娘确有其人,《重修英德县志》载:“虞氏夫人祠在麻寨乡,败黄巢至三山下,寨祠唐时建造,前遗三石灶高八九丈。” ”用武力抵抗黄巢的传说,或者是民众为强调义的感化力量而改造的,或者是记忆的失误,具体情况待考。)
      第七,妇人命运不同。样本三的妇人为了别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更突出了她的崇高和伟大;且其所救的还是汉民的孤儿寡母,体现了一种深厚的民族情谊。样本一、二、四、五、七的妇人与全村人一起保全了生命。
      第八,故事发生的时间不同。一是将时间定在五月初四或五月初五,目的是为了解说挂艾叶的来由。附会因素比较明显。一是不特定的时间,由于时间不特定,因此,就 现了不同的黏着物。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王焰安的个人空间 2009-03-20 08:13:00

上一条: ·[林继富]喜剧传统的地方叙事
下一条: ·[赵沛霖]论《诗经》的神话学价值
   相关链接
·[朱林]民间传说的本土化与区域互动·[杨云昊]白族乡戏吹吹腔的民间传说与神灵叙事
·[杨蕊朵]墨江县哈尼族碧约支系牛皮大鼓舞叙事内容研究·[王尧]民间故事的情节链:三个隐喻
·[彭绍辉]被忽略的环节·[宁文忠 蒋青芹]民间传说在地域社会中的流变
·[丁影影]传说动力学对民间传说叙事建构的作用研究·[邓又嘉]民间传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区参与
·[陈薇]“屋漏”型故事的结构表达及叙事意义·叶涛谈沂源牛郎织女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祝秀丽]浅析当代秦始皇赶山填海传说·[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
·[王尧]度量故事:情节类型、情节基干与核心序列·[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
·[甘德志]神人窃桃·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叶涛教授讲授“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牛郎织女传说研究”
·[陈泳超]明清教派宝卷中神道叙事的情节模式与功能导向·[刘永发 黄清喜]村落信仰语境下民间传说的生发机制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