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王义彬]地方性知识作用于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
  作者:王义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08 | 点击数:22976
 


  
  三、个案研究:池州铺庄谢村一块手抄工尺谱的乐学、文化意义
  
  2002年2月,笔者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铺庄村调查时,发现戏台的正面墙上贴着一张破旧的手抄工尺谱的谱纸,经过再三询问,现场的人说那是供神用的东西。其他细节情况不得而知。2003年2月,笔者再次走人铺庄,没有见到那块“破纸”,经过探访,才知道当年傩戏演出结束后,那块“神圣的破纸 ”被拿来祭祀神灵了(被焚烧了)。
  众所周知,明清以降,工尺谱对于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即便在池州这样远离文化中心的地带,文本依然得以彰显其承载文化、记录历史的意义。民间音乐的口传心授方式固然可以保存住传统音乐的神韵,但没有文本形式的记录,则使得“人”在传承过程中起着纽带的作用。可是,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记忆能力本身就是有限的,再加上各种因素的干扰,一旦因人的消逝或记忆的遗失,便面临着丢失传统的可能,传统丧失后的恢复是十分艰难的。中国民间的传统乐曲无时无刻不在散佚,池州傩戏也有同样的处境,除了各种社会因素之外,传承者个人——乡民就要保持世代研习的习惯。而上、下两代人之间的分歧常常让这种族内单传的过程极其容易中断。我们在池州调研时,老一代人最关心、也是他们最担心的事,就是早晚有一天,他们这一代“走光了”,还有谁来演傩戏?又有谁会演呢?现在没有几个年轻人愿意学傩戏。在铺庄傩戏会星田谢家,现在还能熟练演唱工尺谱的人,就只有吴满林老先生一人了,其他人都要跟他后面学唱,一个曲子要学整整一个冬闲季节。所以,在我的鼓励下,尽管吴老先生等人很想演奏“十番锣鼓”,但苦于人手不够,最终只能“打了一段目连”。可以想象的到,在这样的状况下,传统乐曲的遗失只是时间长短而已。相比之下,令吴老先生高兴的是,我能在一个下午学会《花一字》、《八板头》两支曲子,兴致而起,老先生约我来年再去,可以加入傩戏会演出了。
  传唱工尺谱。当日,再经过一番追问,村中的吴满林老先生从家里拿出了一本《十番》,上面抄录了一些“鼓吹乐”,在我们的要求下,吴老先生带领大伙唱了两段“十番”:《花一字》和《八板头》。根据当天的实地演唱记录和录像资料来看,乡民们并没能够完整地将两例乐谱演唱下来,吴满林先生说:“可惜呀!以前老人会打(演奏)的,他们都‘走了’(当地对老人去世的隐晦说法),现在打不起来了。”“十番打不起来了,我们给你打段目连听听吧。”其实,也就是本村傩戏开场的闹台锣鼓。吴满林领众人唱的《花一字》来源尚难判断。据乐谱所记的音调看来,疑似河北民间音调“放驴”(存疑,有待今后进一步论证)。而《八板头》的音调来源就相当清楚了,是流传于我国各地的器乐曲——《八板》(又称《老八板》),并且,《八板》流传到一个地方后,又会结合当地的民间音调有所改变,但其“工工四尺上”的特性音型却贯穿始终。“由于各地的《八板》在结构、速度、节拍、调式及旋律等方面的差异,变体很多,故又有《八板头》《八板尾》《花八板》《慢八板》《花六板》《慢六板》《中花六》《流水板》等名称。”
  传抄工尺谱。从手抄乐谱的记录和当地人实际演唱的录音记谱比较来看,两者有不一致的地方,如果再和其他乐谱记录相对照,可能是乡民们传唱有误。用吴满林先生自己的话来说:“我从小跟父辈学打十番,印象中很难,一段乐谱要学几个月,差不多一年冬闲的时候(当地人从秋收后,种植冬小麦,大约是在 10月中旬后。便没有什么农活了,进入冬闲,只有一些突击性的兴修水利工程等工作)只能学打一段,所以学得人就很少。现在,村子里根本没有人愿意来学,年轻人,他们根本瞧不起这样的东西。”(2003年2月9日,访谈)即便像吴老先生这样学会了一些谱子,因为长时间不唱,更谈不上组织乐队“打谱”(即润谱,当地人的叫法),又加之年龄的增长,记忆中的乐谱被忘记的速度是很快的。对照吴老先生所唱的两段乐谱,音高基本还能对上,可工尺谱唱名却对不上了。如把《花一字》的第一句“六工六尺工六五六”唱成了“六工六尺工工五六”,把《八板头》第二句“工工四尺上工工四尺上合四上四上上四合四合(匡冬匡)”唱成了“工工四尺上合四上四上上尺(匡冬匡)”等。这两段乐曲,跟着吴老学唱,当初我也是按照口传方式学会的,所以至今要更正错字的地方也不易,何况吴老他们唱了一辈子(注:谱例一、二是按照每次吴老教我唱的模样整理的,与原手抄谱差异明显)。更令人担心的是,就是像吴老这样会唱不会打的人,在村子里也不多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金月芽期刊网

上一条: ·[金晓艳]时间连接成分的历时演变和产生方式
下一条: ·[张小军]史学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
   相关链接
·[张凤霞]身体感的性别化塑造及其实践逻辑:从年节花馍备制说起·[郎丽娜 罗康艳]“非遗”语境下隆里花脸龙的传承与发展
·[郭宁]日常图景与心灵世界:动物精怪传说中的地方意义·[孙媛媛 刘宗迪 吴蕴豪 张超]山东地区民间星座知识调查
·[朱佳艺]地方性知识的转换:降水母传说流变考·[江帆]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
·[郝佩林]论江南民间说唱艺术的乡野表达·[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孟令法]地方性防疫知识的传承与转型·[朱林]地方性与互动性:当代仪式研究的两条路径
·[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马翀炜]知识谱系的构建与人类智慧的分享:聚焦中国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庭硕]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克利福德·格尔茨]通往一种关于现代思维的民族志
·[覃琮]地方性知识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及实现方式·[戈德斯坦]民间话语转向:叙事、地方性知识和民俗学的新语境
·[李牧]族群记忆与地方性知识的交互与融合·[邱国珍]区域民俗与地方性知识——《外婆门口是饶河》序
·[潘盛之]本土研究与“异文化”视野·[杰夫·泰顿]音乐及其可持续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