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挂牌仪式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信息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太平,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红光,内蒙古大学校长助理、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齐木德道尔吉教授及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中永教授、校长杨一江教授等参加了挂牌仪式。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太平在讲话中说,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是为了提高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的能力,推动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启动的一项重要工程,是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九个一批”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内蒙古师范大学是自治区首批确定的“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七个研究基地之一。其原因是内蒙古师范大学是自治区民俗文化研究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为自治区特色、优秀学科,学术团队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研究积累,在民俗文化教学、科研、人才等方面成绩突出,形成了一支势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民俗文化研究队伍,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肯定。
授牌仪式后,召开了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的学者们在讨论会上发言并做交流。(记者 闫鹏宇)
·相关报道·
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成立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09年05月06日
本报呼和浩特5月5日电
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今天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揭牌成立。这是内蒙古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举措。
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以蒙古及北方游牧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为方向,将蒙古族与现代文明、草原文化、生态建设的关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和蒙古民间文学理论体系。
据了解,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将依托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的学科研究团队开展科研。目前,在民俗学与蒙古民俗、蒙古民间文学与民俗艺术、北方游牧民族民俗文化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其代表性成果为《游牧文化溯源》、《制度变迁与游牧文明》、《蒙古民间文学导论》、《环境与小民族生存》等。
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在内师大举行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2009-05-06 11:31
5月5日下午,“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授牌仪式暨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举行。
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授牌。
民俗学研究是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学科之一,目前,该学科的“民俗学与蒙古民俗”、“蒙古民间文学与民俗艺术”、“北方游牧民俗文化研究”3个重点研究方向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2008年,该校的“蒙古民俗”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 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的成立,将对民俗学学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对自治区民俗文化研究和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基地将充分借助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学科优势,集中优秀人才,推动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积极组织承担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重要项目,推出更多的优秀成果。
在学术讨论会上,自治区社会学民俗学的专家们就“民俗学与蒙古族民间音乐”等内容进行了发言交流。(来源:内蒙古日报; 文/郎俊琴)
文章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2009-05-06 10:42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