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内蒙古师大成为内蒙古首批民俗文化研究基地
  作者:记者 闫鹏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08 | 点击数:6863
 

 

       5月5日下午,“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挂牌仪式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信息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太平,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红光,内蒙古大学校长助理、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齐木德道尔吉教授及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中永教授、校长杨一江教授等参加了挂牌仪式。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太平在讲话中说,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是为了提高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的能力,推动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启动的一项重要工程,是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九个一批”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内蒙古师范大学是自治区首批确定的“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七个研究基地之一。其原因是内蒙古师范大学是自治区民俗文化研究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成为自治区特色、优秀学科,学术团队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研究积累,在民俗文化教学、科研、人才等方面成绩突出,形成了一支势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民俗文化研究队伍,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肯定。

  授牌仪式后,召开了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的学者们在讨论会上发言并做交流。(记者 闫鹏宇)

 

·相关报道·


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成立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09年05月06日


  本报呼和浩特5月5日电

      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今天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揭牌成立。这是内蒙古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举措。

      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以蒙古及北方游牧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为方向,将蒙古族与现代文明、草原文化、生态建设的关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和蒙古民间文学理论体系。

      据了解,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将依托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的学科研究团队开展科研。目前,在民俗学与蒙古民俗、蒙古民间文学与民俗艺术、北方游牧民族民俗文化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其代表性成果为《游牧文化溯源》、《制度变迁与游牧文明》、《蒙古民间文学导论》、《环境与小民族生存》等。

 


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在内师大举行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2009-05-06 11:31    

    5月5日下午,“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授牌仪式暨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举行。

    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授牌。

    民俗学研究是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学科之一,目前,该学科的“民俗学与蒙古民俗”、“蒙古民间文学与民俗艺术”、“北方游牧民俗文化研究”3个重点研究方向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2008年,该校的“蒙古民俗”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 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的成立,将对民俗学学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对自治区民俗文化研究和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基地将充分借助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学科优势,集中优秀人才,推动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积极组织承担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重要项目,推出更多的优秀成果。

    在学术讨论会上,自治区社会学民俗学的专家们就“民俗学与蒙古族民间音乐”等内容进行了发言交流。(来源:内蒙古日报; 文/郎俊琴) 
 
 

  文章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2009-05-06 10:4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万建中]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下一条: ·华东师大海上风民俗学社端午民俗文化周游园会侧记
   相关链接
·[王蔚 熊文慧]城南龙灯的民俗文化蕴意及传承保护·[米海萍]“河出昆仑”青海说的民俗文化诠释
·[麋鉨萌]中式恐怖游戏的民俗应用与玩家体验·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
·[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
·[王昌武]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圳大鹏民俗文化考察·[缪雪峰]传承民俗文化 共创美好未来
·[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
·[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郭春祺 梅文娟]“文化自觉”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
·[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
·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 [王霄冰]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总序
·[叶晓华]客风赣韵进课堂,乡情民俗入文章·[夏循礼]节气本草饮食民俗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