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森田真也]民俗学主义与观光
——民俗学中的观光研究
  作者:[日]森田真也   译者:[日]西村真志叶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07 | 点击数:10742
 

 

[摘要] 1990年,民俗学主义概念在欧美引起的讨论波及到了日本。这10余年来,日本民俗学者努力去整理、普及、应用“民俗学主义”概念,以推动学科的发展。作为其成果之一,日本民俗学会于2003年刊行了机关杂志《日本民俗学》“民俗学主义专号”。本文便是该专号所收论文之一。作者围绕着民俗学主义概念,对观光的属性、民俗学主义与观光之间的关系、从民俗学的角度探讨观光的意义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呼吁民俗学者在从观念上讨论其真假或是非之前要关注地域社会利用民俗文化作为生存手段的事实。
[关键词] 民俗学主义;观光;地域社会;现代
[中图分类号] K8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14(2007)01-0067-05

  
一、引言——从观光的现场说起
 
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说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与同行一起访问宫崎县高千穗町的时候{2}。在白天的调查结束之后,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夜神乐”。高千穗的夜神乐,原来是这样一个习俗:每年11月中旬至2月,每个村落选择一户作为“神乐宿”,通宵祭祀33尊神乐,以感谢当年的收获并祈祷第二年的丰收。而我们所参观的,则是高千穗神社境内的神乐保存馆每晚为观光旅客举行的“观光夜神乐”。
首先有必要确认的一点是,只要我们的调查研究与人们的生活同在,那么,我们就不得不直接地或间接地涉及到观光。如今,民俗学者经常拿来调查研究的东西已经成为观光的素材,在其周围还存在着消费它的观光者与靠它谋生的人们。在此前提之下,本文对民俗学主义和观光之间的关系、从民俗学的角度探讨观光的意义等问题进行探讨。
 
二、观光的性格
 
首先,我们简单梳理一下观光的属性。日本国内的观光旅客数量,每年超过1亿9600万人次。虽然今天是全球化的时代,仍有不少人在国内旅行、观光。观光不仅意味着让人们暂时脱离原来生活圈子的空间移动,其中还包括一系列行为,如利用余暇来玩耍、休养、消费等。与艰苦的近世所谓“旅行(travel)”不同,它是到了近现代之后,以资本主义的渗透和稳定、大众消费社会或余暇制度的确立、移动的自由实现等为前提而兴起的“大众观光(mass tourism)”,具有追求娱乐的一面。它在人们志趣的基础上构成流行,并受到微观社会系统的经济变化或政策的影响,由此带有一定的流动性。
此外,按照不同的成员及其年龄或性别、观光时间等,观光旅客便显示出多样化的目的与形态。较常见者有团体、个人、家庭、小组等。与此同时,诸如媒体、行政、旅行社、交通机关等介入这些观光者和接待者之间,并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观光的现场,在满足观光旅客的同时,还必须获取经济利益,由此决定了观光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在那里,人们选择资源的标准便是有无商品价值。因此,他们在忽略语境的情况下,对这些资源进行商品化。另外,由于接待方无法挑选观光旅客,二者之间的意图未必达成一致。
过去,人们把观光与传统文化对立起来看,认为前者是破坏后者的令人厌恶的存在。从这种观点看,观光不能算是“民俗”,它反而侵蚀那些扎根在地域的“民俗”,使之发生变形。若从狭义上理解“民俗”或“传统文化”,那么,这种批评是正确的。观光毕竟是一种经济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利润的增加,当地由此展开各种改革,以提高经济利润。结果,原来的生活样式逐渐发生变化。一方面,地域生活变得更方便、舒适;另一方面,某些生活技术或社会制度由此可能消失或发生变异。
观光实际上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活动。它与巨大的社会系统联动,从多个方面对地域社会发生影响。无论对观光旅客而言,还是对旅客接待者而言,观光的现场都意味着一种不断带来变革的交流场所。
 
三、民俗学与观光研究
 
民俗学者考察观光往往会采取不同的视角,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首先是文化史的视角。其主要考察对象包括交通手段的变异、神社寺庙的参拜活动、行商、住宿与行李、温泉或娱乐、土产品等。它把观光视为近世“旅行”的一种延续,强调旅行习俗的文化史意义。{1}
其次是以开发、地域复兴等问题意识为起点的视角。它把观光视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政治现象,主要探讨观光对地域社会所产生的经济变革与社会影响,或者更具体地思考怎样的观光适合该地域社会生活,需要怎样的观光资源和行政保护措施以及交通设备等问题。{2}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沃尔夫刚·卡舒巴]面对历史转折的德国民俗学
下一条: ·[英]E.P.汤普森:《共有的习惯》
   相关链接
·[宁文忠 蒋青芹]民间传说在地域社会中的流变·[刘钦泉]赣闽粤边客家宗族的民俗与区域联系网络述论
·[罗兆均]家神的较量:湘黔桂界邻地域社会的家族互动与信仰建构·张曦:《民族走廊与地域社会:羌族社会·文化的人类学思考》
·[周大鸣]从地域社会到移民社会的转变·[菅丰]日本现代民俗学的“第三条路”
·[常建华]试论中国地方志的社会史资料价值·[马知遥]非遗保护中的悖论和解决之道
·[麻国庆]“公”的水与“私”的水·[西村真志叶]民俗学主义:日本民俗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佐野贤治]地域社会与民俗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