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传承人与社区

首页民俗与文化传承人与社区

[林继富]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与反思[1]
  作者:林继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2-23 | 点击数:21519
 
多年来,我们的传承人研究过多地依赖文本,这种状况我们还将继续,因此,对文本的科学分析,对文本的鉴别就显得相当重要。对于20世纪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故事曾经大量出现的“复合文本”现象,是值得我们很好反思的一个课题。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我们对民间文学传承人的文本进行过综合整理,将同类故事进行粘连糅合,变成一个复合文本,以此力图去树立典型,因此,大量民间故事传承人的复合文本诞生了。复合文本对于建立文学典型,宏扬地方精神或许并非是一件坏事,但是,它却严重忽视了文化传统的存在,忽视了文化传承者的独特个性,也就是说,复合文本的出现,大大削弱了民间文学的科学性。这种整理的风气直到今天还相当盛行,如果以这样的文本去研究地方文化,以这样的文本去关注地方知识,难免出现问题,更不用说用这样的复合文本去探求传承人的个性化特征,用这样的文本去建构社区或村落的历史了。
回溯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走过的历程,我们忽然发现,在科学对待民间故事传承人的问题上,我们走得是那么匆急、也许还多少的有些草率。我们由朦胧而渐次清醒地发现,在面对民间故事传承人的问题上,还留下许许多多的空白、盲点、缺失、误读、偏执和谬误。现在应该到了一个该是迎接转折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该直面问题,更多、更实地解决问题,深化关于民间故事传承人的学理建树,使它成为中国民间故事学或者扩大的说民间故事学中国流派的一个亮点。
本文原刊于《文化遗产》2008年第3期

注释:
[1]本文为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研究”(批准号04BZW058)阶段成果之一。
[2]钟敬文《谈谈口头文学的搜集》,见钟敬文编《民间文学新论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部,1951年版,第207页。
[3]刘魁立《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见《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页。
[4]刘魁立《再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见《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页。
[5]贾芝《故事讲述在现代中国的地位和演变》,见贾芝著《播谷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82页。
[6]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曾有对“故事员”的介绍,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第132—135页)。
[7]《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见《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工作手册》第9页,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总编委会办公室编,1987年3月。
[8]署名:讲述者(演唱者)、记录整理者、翻译者(包括其姓名、性别、民族、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以及采录时间、地点和流传地区,均以小五号黑体排在每篇作品之末。重要的故事家、演唱家的小传,用新五号宋体字载于本人在本卷的第一篇作品之前。(《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纂总方案》见《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工作手册》第20—21页,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总编委会办公室编,1987年3月)
作品正文之后,依次标明讲述者、翻译者、记录整理者。讲述者的情况,如性别、年龄、籍贯、职业、族属以及文化程度,亦应尽量标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编辑细则》见《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工作手册》第26—27页,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总编委会办公室编,1987年3月)
记录的作品要按体裁及种类登记。每篇作品应注意下列问题:讲述者、表演者姓名;讲述者、表演者的民族;讲述者、表演者的年龄和出生年月;讲述者、表演者的出生地及移居地;讲述者、表演者的文化程度;讲述者、表演者的职业;作品记录的地点;记录人姓名;记录日期。(见《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工作手册》第58页,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总编委会办公室编,1987年3月)
[9]见《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工作手册》第54页,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总编委会办公室编,1987年3月。
[10]贺嘉《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的普查与耿村故事家群的发掘》,载《民间文学论坛》1991年第6期。
[11] 1985年12月,《民间文学》编辑部邀请20多位民间文学工作者在北京召开了《金德顺故事集》和民间故事讲述家学术研讨会;1987年7月,中国民间故事学会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了首届民间故事家学术研讨会;1987年10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分会在临沂市召开了胡怀梅、尹宝兰、王玉兰、刘文发“四位故事家及其作品研讨会”等。
[12]乌丙安《论民间故事传承人》,见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印《民间文学论集》第1册,1983年印。
[13]刘守华著《故事学纲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4—130页。
[14]贾芝《故事讲述在现代中国的地位和演变》,见贾芝著《播谷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79—390页。
[15]张振犁《从曹衍玉的故事谈起》,见张振犁、程健君、郑大芝采录《故事婆讲的故事·序》,海燕出版社,2000年版。
[16]江帆著《民间口承叙事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袁学骏著《耿村民间文学论稿》,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8]张其卓《这里是泉眼——搜集采录三位满族民间故事讲述家的报告》,见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印《民间文学论集》第2册,1984年印。
[19]金天一《付英仁调查记》,张其卓、董明《李马氏调查记》、《满族民间故事家佟凤乙调查》,见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印《民间文学论集》第1册,1983年印。
[20]李军、江林《民间故事家李明调查简记》,见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印《民间文学论集》第2册,1984年印。
[21]琴音《蒙古族讲述家金荣的报告》,见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印《民间文学论集》第1册,1983年印。
[22]萧国松《孙家大婶娘》,见萧国松整理《孙家香故事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62—372页。
[23]吴文全《川西平坝农村民间故事传承人特点结构分析》,见中国民研会四川分会、四川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民间文学论丛》(内部资料)第2辑,1986年印。
[24]张紫晨《关于民间故事讲述家的传承活动》,载《民间文学》1986年第2期。
[25]孟慧英《满族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承继路线探微》,见《满族论丛》,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6]刘守华《文化背景与故事传承》,载《民族文学研究》1988年第3期。
[27]李溪《侗族一个故事之家传承诸因素调查》,载《民间文学论坛》1986年第5期。
[28]樊更喜《从耿村故事家群看不同年龄段对传承内容的选择》,载《民间文学论坛》1991年第6期。
[29]王作栋整理《新笑府——刘德培故事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0]王作栋《从村落到社会——中国农民故事家刘德培故事活动简论》,载《民间文学论坛》1995年第1期。
[31]裴永镇整理《朝鲜族故事家金德顺故事集·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32]张紫晨先生认为“杰出的故事讲述家一般具有如下的共同特点:一、大多身世比较低下,生活比较穷苦。有的还经过许多坎坷。二、从童年起,便是故事迷,对听故事有强烈的要求和爱好。三、具有极强的记忆力,过耳不忘,复述故事原原本本;讲故事引以为乐。四、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才能,善于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认识丰富故事,善于运用活的语言及当地民间口承文艺传统,进行再创作。”(张紫晨《关于民间故事讲述家的传承活动》,载《民间文学》1986年第2期。)
[33]巫瑞书《略谈传统故事讲述家》,载《民间文学》1985年第7期。
[34]王太捷《略谈故事家的共同特点及不同的艺术风格》,见《四位故事家及其作品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分会,1987年印。
[35]许钰著《口承故事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241页。
[36]钱正杰《国宝何堪当草芥集成岂敢失良机——从一个演变中的民间文化现象论民间故事家生存土壤、发现规律及其发掘价值》,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四川分会、四川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民间文学论丛》(内部资料)第3辑,1988年印。
[37]孟慧英《民间故事家能力评析》,载《民间文艺季刊》1986年第2期。
[38]刘守华《汉族杰出的民间故事家——评刘德培的口头语言艺术》,见《民间故事家刘德培研究资料集》,湖北省宜昌地区行政公署文化局,1988年印。
[39]李惠芳《刘德培故事研究》,见《民间故事家刘德培研究资料集》,湖北省宜昌地区行政公署文化局,1988年印。
[40]阎循华《胡怀梅故事的艺术特色及其美学意义》,见《四位故事家及其作品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分会,1987年印。
[41]牟国庆《民间文学诸模式简论—杂谈尹宝兰的民间故事及其语言》,见《四位故事家及其作品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分会,1987年印。
[42]曲金良《尹宝兰故事美学片论》,见《四位故事家及其作品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分会,1987年印。
[43]赫安泽《金德顺故事的思想和艺术特色》,见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印《民间文学论集》第1册,1983年印。
[44]范金荣《试论尹泽故事的艺术特色》,见尹泽讲述演唱,范金荣采录《尹泽歌谣故事集》,山西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朔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1994年印,第330—351页。
[45]刘德培《将心比心谈“讲经”》,见《民间故事家刘德培研究资料集》,湖北省宜昌地区行政公署文化局,1988年印。
[46]张登文先生《四老人故事的流传与精神文明建设》,载《民间文学》1986年第2期,第64页。
[47]山曼《对民间文学发展前景的一种预报——论“宋宗科现象”》,载《民间文学论坛》1991年第6期。
[48]刘德培《将心比心谈“讲经”》,见《民间故事家刘德培研究资料集》,湖北省宜昌地区行政公署文化局,1988年印。
[49]黄永林、余惠先《从信息论看民间故事的讲述活动》,载《中国民间文化》第4集,1991年。
[50]孙剑冰、韩燕如《略述六个村的搜集工作》,载《民间文学》,1955年4月创刊号。
[51]裴永镇《故事家故事的搜集方法论》,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辽宁分会编《民间文学论集》(内部资料)第2集,1984年印。
[52]靖一民《浅谈整理者与传承人的关系》,见《四位故事家及其作品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分会,1987年印,第77页。
[53]刘魁立《“寻找自己”——关于民间文学研究的若干思考》,见《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
[54]乌丙安《论民间故事传承人》,见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编印《民间文学论集》第1册,1983年印。
[55]刘魁立《再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见《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页。
[56]刘魁立《培育根基守护灵魂》,见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民俗学刊》第4辑,澳门出版社,2003年6月。
[57]贺嘉《加强对民间故事讲述家的发掘和研究》,载《民间文学》1986年第2期。
[58]许钰著《口承故事论·前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59]林继富著《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0]林继富、王丹著《解释民俗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1]钱正杰《国宝何堪当草芥集成岂敢失良机——从一个演变中的民间文化现象论民间故事家生存土壤、发现规律及其发掘价值》,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四川分会、四川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民间文学论文集》(内部资料)第3辑,1988年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林继富博客

上一条: ·[林继富]国外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与反思[1]
下一条: ·永远的祝愿与赞美──记蒙古族民间艺人那·布瓦
   相关链接
·[林继富]民间故事讲述与共同体建设·[陈岗龙]城隍、格斯尔与落水鬼
·[穆昭阳]层嵌式场景实践:民间故事搜集整理的参与者·[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赵磊]明代教化制度下的女性形象与写实特色
·[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袁瑾]民间传奇故事的现代生长与媒介重述
·[余宝平]浅谈井冈山红军医药的历史地位与非遗应用初探·[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
·[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杨芳菲]历史在民歌中的重塑与变异·[徐永安]概念与历史:武当山朝山进香(武当山庙会)习俗特征探讨
·[谢亚文]女性讲述者的发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百年回顾·[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
·[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王瑶]培田春耕节:历史文化名村的奇魅化展演
·[王尧]民间故事的情节链:三个隐喻·[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