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内容涵盖不同
中国的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同时接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其思想内容的涵盖面宽而庞杂。而日本的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则主要与佛教融合,故其涵盖面相对窄而单纯些。
在中国,儒、释、道三家虽然存在矛盾、互相攻讦,但又相互借鉴,唐宋以后则趋于融合。在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中非常突出地表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首先,它宣传了儒家的忠、孝、节、义。其忠者,如益利对傅家,可谓忠心耿耿。他是傅家三代奴仆,服侍过傅荣、傅相、傅罗卜即目连,一辈子为傅家“持门户”、“立家园”,平生“忠顺”、“诚心“,被傅相临死前收为义儿。目连金刚山遇盗,他请求代死;随从目连出外经商三年,竭尽忠义,回家后反被目连其母刘氏青提骂得狗血喷头,直至罚跪挨打,不仅无怨,且自责道:“老奴婢胸膛茅塞语盂浪,开口冒犯罪当刑……我今叩首在阶前,望安人消愁忿,容不得益利改却前非,再图忠尽。 ”[6](P214)其孝者,如目连对父母,可谓孝敬之至,向与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子并称,他说:“天经地义孝为先,力孝须当自少年。”目连从小就孝敬父母,每逢元旦良辰,即排筵为爹娘祝寿。屈从其母出外经商,于金刚山遇盗,置生死不顾,想到的仍然是他的母亲,他对强盗说:“还容我死,放我父兄回家,报知我娘亲信。大数总难逃也,叫她保养余年,免泪淋酸辛。”返得知母开荤,他“三步一拜拜回家,原代萱亲资福消灾晦”。[6](P214)其母死后,他先是为母描容,以供朝夕侍奉,报答养育之恩,接着是辞官辞婚,出家修行,过黑松岭、寒冰池、火焰山、烂沙河,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得道成佛,破地狱,从一殿至十殿寻母,终于拯救其母脱离地狱之苦,并超度其成仙。其节者,如曹赛英对傅罗卜,她被罗辞婚后,继母逼其改嫁段家,她决心以“全节”助目连救母,她对继母说:“他既是削发为僧,奴便做尼姑灭性。”再逼之,她果真逃出家门,剪发为尼,入住静觉庵,以践自己的诺言。[7](P248)其义者,如邻居李清元对傅相,可谓“仁至义尽”。他自幼与傅相交好,傅相临终嘱咐他,青提、罗卜都要吃斋把素,看经念佛,斋僧布施,广积阴功。傅相死后,刘青提破戒,大开五荤。李清元谨记老友的遗托,及时上傅家解劝道:“安人听启,容我细禀,你傅家三代持斋,遗嘱现犹在耳。”结果遭到刘氏的臭骂,骂他“老狗太无知,叨叨说是非”。并命奴仆安童将其赶出门去。为老友,他骂不回口,总是苦口婆心相劝。[6](P214)其次,宣扬了佛家的因果报应。例如傅相一生行善,死后乘白鹤升天,先封长眉大仙,后加封“劝善太师”,而刘青提破戒开荤,打僧骂道,死后被打入酆都地狱受苦,由人变鬼,由鬼变犬,苦不堪言,后经其孝子傅罗卜拯救和超度,才从犬变人,由人变仙,最后被封为“劝善夫人”;曹氏未婚守节,被封为“义宫贞烈仙姑”,而小尼姑不守清规,小和尚不遵佛行,二人背师逃下山门,恣意荒淫,结果被解往卞城大王殿下,和尚变为秃驴,尼姑变为母猪;益利尽忠,升天封为“仙宫掌门太史”,而刘贾怂恿刘氏开荤,下地狱变驴还债,金奴劝主开荤,死后变猫;张佑大等,辅友有功,封为天曹诸部大元帅。总之,“天地无私,神人报恩,善恶终有报”,“善者早登仙乐府,恶者重受地狱门”。[6](P214) 第三,宣扬道家的清静无为,跨鹤登仙。如傅相一生敬佛,本当以佛法超度,但他死时却乘鹤飞升,玉帝命金童玉女放出白鹤,接其上天,他唱道:“俺只见,金童执珠幡,玉女捧鲜花,他到来引我去登仙境,扶我去跨白鹤。”[6](P214)道教神玉帝在目连戏中有绝对的权威,决定傅相升天的是他,决定刘氏入狱的也是他,一切赏罚,均出自玉帝御旨。总之,中国的目连文化是儒、释、道三家的共同产物,因此,内容庞杂,头绪纷繁,一本《救母记》戏文,竟长达160多折,插演许多与目连救母无关的小戏,如《王婆骂鸡》、《男吊》、《女吊》、《调无常》等。
日本的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则主要是与佛教,其中尤其是与 “祖灵祭”紧密结合。“祖灵祭”本属日本古代的一种民间信仰,后被日本佛教所吸收,成为敬佛的一种仪式。吉野裕子说:“盂兰盆会是日本古代信仰的祖灵祭,佛教的盂兰盆会以及基于阴阳五行思想的宗庙祭祀。这是三者的复合,而在表面上,则更多地作为全面的佛教仪式体现出来。”[1](P117)目连文化即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其内容集中写目连救母,以突出目连的孝心和对祖灵的崇敬,与目连救母这个主杆无关的枝叶均被删除了。在目连与其母刘氏两人之间,又以刘氏着墨为多。刘氏的主要罪恶也不是破戒开荤,而是极度的悭贪忌妒,因而被打入地狱,孝子目连即巡行地狱搭救。故事中的人名、地名以及地狱名等,均与中国的有别。且头绪简化,人物减少。例如,日本北陆地方石川郡白峰村桑岛所传存的说唱本《目连尊者巡行地狱》(现存京都大学颖原文库),共五段,内容紧扣目连救母。第一段,叙目连尊者一日询问其师释迦牟尼云:“我有父母,他们现在何处?”释迦牟尼告知其父名叫净饭大王,生前积善敬佛,并建佛堂,救济贫民,四十九岁身亡,现在极乐世界享福;其母名叫青提夫人,是净饭大王的第一夫人,其品行与大王相违,为悭贪邪阴忌妒,其父所建堂塔伽蓝被其母放火烧毁,还打破渡海的船,毁破河上的桥,看到别的僧人身穿漂亮的袈裟和衣着,也想偷来给儿子目连穿,虽手不能盗却怀盗窃之心,小恶积重,五十二岁死去,落在三十六层地狱。目连听罢母亲的身世,请求释迦牟尼允许自己下地狱十五天,去搭救其母。第二段,介绍一百三十六层地狱的种种情形,日本人的冥间观是人死后须接受七个冥间王的审判,各王的审判相隔七天,死后在第七天接受秦广王的审判,直到四十九天接受泰山王的审判后才能决定到哪个世界去。这里主要介绍了修罗道、饿鬼畜道、钳屋地狱、户立地狱、无间地狱、血池地狱、户立地狱的种种惨状。而最后第四十九天,有一家人来向如来献花,祈求免遭地狱之苦。这时,在虚幻的天空中,降下一只“ 阿弥陀船”,释迦牟尼立船首,阿弥陀坐其中高举船帆,上书“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谓佛光普照,罪人得救,被送往极乐世界。第三段,叙述目连巡行地狱的具体情节。目连来到奈何桥边,与大蛇遭遇,即将《法华经》投向大蛇,蛇身变成一条船,目连便乘此船渡过奈何桥,并跨越死亡之山。接着,又和奈何婆(又名寺衣婆)相遇,奈何婆被目连的孝心所感动,送其到达地狱。第四段,叙述目连并不知其母所在的八王地狱在何处,此时,地藏王菩萨出现,为其带路,来到了八五地狱,会见阎魔大王,阎魔大王亦被其孝心所感动,令家臣八面大王领目连入八王地狱。目连会见其母,却无法辨认,因其母已变成焦黑的炭状,他哀求阎魔大王让其母复原人的身姿。第五段,叙述目连无法搭救其母,再次询问释迦,释迦告之,须先施饿鬼,后再去地狱。目连施饿鬼后,又赶回地狱,见其母已登上莲花座,但悭性未改。见目连即说:“你为我施饿鬼,可是也救助了别的罪人,我心怀忌妒。”这时,释迦对目连说:“你不能为母恕罪,她的忌妒心很强,你不能救她出地狱。 ”目连恳求:“我愿意代母受苦。”释迦道:“既然如此,现将你母关进日本国大和壶坂寺的如意轮观音中,以普渡众生。”又如富士山县砺婆市鹰栖本《目连尊者》,其说唱的内容与白峰本大体相同,唯目连的出身地改为原内国;其父改名为褶仄轮,五十四岁死去;其母名叫“小大女”,三十二岁死去。[8] (P167)总之,日本的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比之中国的,不仅头绪简化,人物减少,且地名、人名、地狱名以及故事情节等均日本化,已逐渐演变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目连文化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