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林继富]读廖东凡先生选编的《世界屋脊上的神话和传说》
  作者:林继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08 | 点击数:6186
 

 

  自古以来,西藏高原以气势磅礴的高山大川,雄奇瑰丽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风民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猎奇探险、观光游览的客人。在这片土地上长年四季缭绕不断的浓浓桑烟,迎风飞舞的五色经幡,低沉厚重的螺声法号,熠熠生辉的寺院金顶,无不给西藏笼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充满动感,闪耀智慧灵性的西藏民间故事则是这道文化风景线上诱人可餐的秀色之一。由廖东凡先生主编,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世界屋脊上的神话和传说》全面系统地向世人展示了西藏民间故事的特殊魅力。

  《世界屋脊上的神话和传说》汇集了20世纪采录的西藏神话、传说、故事,该书共4册,分别为《神山之祖》、《黑面王子》、《桔子姑娘》、《天湖神女》,内容包括西藏历史上的神话和传说、雅鲁藏布江两岸的神话和传说、藏北大草原的神话和传说以及藏戏故事、机智故事等10个部分。

  这部西藏民间故事的大书,熔铸了廖东凡同志浓浓的西藏情结。1961年23岁的廖东凡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毅然选择了到“世界屋脊”的西藏去工作。在西藏一呆就是24个春秋。西藏的山山水水留有廖东凡辛勤而匆忙的足迹。进藏后,他和同事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和演员们一起到农村和牧区去巡回演出,进行社会调查,请村里的老人讲村史,讲故事。他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藏语,习惯了藏家生活。这期间,他编写了上百个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他走遍了西藏各地进行社会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民俗资料。自进藏之日起,廖东凡就一直勤奋写作,40年来笔耕不辍,其作品在宣传西藏的同时弘扬了藏民族文化。他的专著和合著有10多部,近200万字。《西藏民间故事选》、《西藏谚语》、《雪域西藏风情录》、《百年西藏》等著作为我们了解西藏、认识西藏提供了重要的窗口。值得欣喜的是由廖东凡先生主编的《世界屋脊上的神话和传说》把我们再次带进雪域西藏,全面领略西藏各民族的自然风光和精神世界。著作有廖东凡先生亲自采录的故事,有从20世纪我国最重要的西藏民间故事选集中选录的故事佳作。

  廖东凡先生曾作为西藏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领导,主持西藏民间文学发掘和研究工作。担任中国民协领导和主编《中国西藏》后,仍然高度关注西藏民间文学。因此,由他主编的这套民间故事选编集具有特别的意义。

  如何让世人全面了解20世纪西藏民间文学的面貌,一直是西藏文化界的大事。该书不仅有民间采录的生动活态的口头传承神话、传说,而且辑有从典籍中记译过来的古代文本;不仅选录大量的藏族资料,而且门巴族、珞巴族等生活在西藏民族的神话传说也有充分的反映。20世纪,西藏丰富的民间神话、传说资料被学人记录下来,然而如何让世人通过这个窗口认识西藏,精选出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西藏民间神话和民间传说就显得相当重要。本书选录篇目代表了20世纪各个时期的经典神话故事文本。这些文本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许多神话母题和故事类型具有国际性的特点。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世界屋脊上的神话和传说》让我们看到了西藏与世界的密切关系,让我们看到西藏民间文学构成的多元一体的文化特色。

  《喜马拉雅山的神话和传说》一共由四部组成:第一部《神山之祖》是以西藏古老的创世造人、万物起源神话和神性色彩极其浓厚的赞普国王传说为主题。

  第二部《黑面王子》记录西藏人们爱情生活的故事。作品自始至终地贯穿了西藏人们对爱情生活的民间解释,这些解释立足于现实生活,以幻想的文学方式进行表达。选录的故事中的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曲折多变,里面充满了无数难题考验和命运折磨。为了冲破这些为青年男女走向婚姻自由的牢笼,故事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坎坷、爱情道路曲折。在每一个故事中,我们都可以见到青年男女永结同心的海誓山盟、以死实践的爱情宣言,也常常被故事中生死相依相恋的结局感动得泪如雨下,让听者和读者无不为故事中人物的命运波折揪心和鼓舞。《喜马拉雅山的神话和传说》记译了拉萨河、年楚河流域等西藏文化中心地带无数荡气回肠的故事,它将该地区历史人物传说和庄园制度下人们生活命运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得充分而热烈,字里行间充斥着国王、王子、公主、等级差别等极富个性的文化特色,更为重要的是著作中相当多的作品讲述着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流域等西藏文化边缘地域的康巴藏族的民间故事。这一带藏族体格健壮、性情刚烈,具有一种不知疲倦的奋斗精神的地域文化个性在故事里表现得相当突出。由于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以及无数条江河把这片神奇而魅力无穷的土地分割成无数的小区域、小环境,因此,这些相对狭小的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相当强烈的影响,可以说著作中选取的每一篇故事均是这种地域文化的展示。

  第三部《桔子姑娘》是以西藏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尸语故事”和机智人物故事为主,这些故事与前两部相互照应和补充,构成一幅西藏民众生活的绚丽画卷。这一部故事的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尽管经过了文人的加工,但是这些故事仍然保留了民间的口语特色,其曲折复杂的文学叙事和民间清醇明丽的风格交相辉映。西藏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炼就了西藏人们笑对生活、笑对未来的生活态度。阿古登巴、聂局桑布等机智人物故事,在诙谐中针砭时弊,化解矛盾。从而使读者在轻松的民间话语中体会到藏族人性中的大智慧、大幽默。

  第四部《天湖神女》由“藏北羌塘大草原神话传说”、“雪山和森林里的动物故事”两部分组成。“藏北羌塘大草原神话传说”中神灵活跃,尤其是藏北高原的山神与湖神构成了他们主要的精神信仰。这些神灵与猎人至为密切,如《猎人扎邬莫恩和纳木湖女神》、《年青唐古拉山神和猎人》、《山神的马夫和牧羊女》等充分展示了神灵与普通人、神灵与王子或公主、神灵与马夫或猎人等婚姻纠葛,这些婚恋故事有些超然、有些离奇,但是它让我们体会到藏族民众追求平等爱情的自由观念。有神灵就有魔鬼,代表了藏族人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如《白玛措姑娘智斗老妖婆》、《猎人和狼精》、《过路人和骷髅鬼》等。这部分中的强盗故事具有特别的意义。藏北强盗故事多、歌谣多,其中反映了羌塘藏族对强盗复杂的感情,这本书中所选取的《伽日日加纳和青海高僧》、《强盗手中夺狐狸》等记录了羌塘人对强盗的理解。“雪山和森林里的动物故事”选取的动物故事包括在青藏高原上频繁活动的绵羊、山羊、牦牛、马、驴、鸡、鸭、兔、狗、獐子、豹子、狗熊、猴子、老虎、狐狸等。这些动物与藏族朝夕相处,在长期的接触中产生了爱憎情感,藏族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社会的看法附会在动物身上。《猫喇嘛讲经》、《小鼠、大象和商人》、《毛驴对付狐狸和狼》、《夸口的公鸡》等,以曲折隐蔽的语言,揭露了社会的丑陋行为,批判了好吃懒做,贪心不足,妄自尊大的思想意识,赞扬了勤劳、勇敢、聪明机智、团结互相等美好品德。它是教育孩子识别真、善、假、丑、恶的形象化教材。藏族动物故事将人和动物揉杂起来,巧妙得天衣无缝。藏族动物故事中的动物既有人的性格,又有动物的习性。因而藏族动物故事既是动物的故事,又是人的故事。

  总之,这部倾注廖东凡先生故事的故事,以荡气回肠的故事,以机智诙谐的的语言,以至诚至美的形象,展现了西藏以大气和大美,展现了藏族人干净、纯粹的心灵世界。

 2002年岁末于武昌桂子山

  文章来源:林继富博客

上一条: ·[林继富]《解释民俗学》后记及目录
下一条: ·[林继富]《灵性高原——西藏民间信仰源流》后记
   相关链接
·[黄景春]战国时期墨、儒二家对鲁般神话的改造·[朱林]民间传说的本土化与区域互动
·[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
·[周巍]民间故事母题的融合与迁移·[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
·[张子健]商汤“桑林祷雨”的神话思想与叙事分析·[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张成福]遗产旅游论证对神话资源的挪用与神话主义的动态生成
·[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于敏]秩序建构与性别凝视:哈尼族“遮天大树”神话探赜
·[于波]景观化与非遗化:伏羲传说的当代呈现·[杨云昊]白族乡戏吹吹腔的民间传说与神灵叙事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徐洪绕]徐福传说的可能及价值
·[肖志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孟姜女传说的价值研究·[吴新锋 周媛]部落化传承中的叙事艺术
·[吴玟瑾]乾隆下江南口头传说中的唬弄特质·[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