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李永祥]现代化对彝族土掌房的冲击
  作者:李永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01 | 点击数:18330
 

  
  (三)房屋结构与社会关系
  丕且莫村彝族的土掌房分为楼上和楼下两层,楼上住人和储存粮食,楼下做饭和圈养牲畜。这种情况与彝族其他地区的土掌房结构有些不一样。在新平县老厂、新化、平甸等乡镇的尼苏人中,楼上用于堆放谷物、杂物和接待客人,楼下则是家庭成员居住和做饭的地方,大牲畜和猪鸡等圈在屋外。丕且莫村的彝族人主要住在楼上,长辈们睡在正房左边,子女的卧室是在耳房或者光线较好的地方,儿子的洞房通常在正房右边。火塘旁边有客床。
  关于人畜混居的情况,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对于山区的彝族人来说,耕牛是十分重要的,人与耕牛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动物及自然的关系,这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对于人与耕牛同住的情况,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把牲畜圈在住处之下,可吸引蚊虫叮咬牲畜,而人们在住房内做饭,则使房屋充满烟气,也可防止蚊虫飞人;另一种认为,人与牲畜同住,是很不卫生的,牲畜的粪便以及与牲畜有关的各种疾病会使人的健康受到损害,而且疾病还会加重村民的负担,因此,人畜必须分开,实际上,所有的扶贫工作都以此为中心展开的。
  房屋的居住模式反映出彝族人的家庭和社会结构。在传统的观念中,家庭成员的卧室是固定的,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成年人住在哪里,年轻人(或者晚辈)住在哪里。如果一个家庭分家了,通常是小儿子住原来的房子,父母与小儿子同住,大儿子则重新建房子。
  
  三、扶贫工作与土掌房的拆迁
  
  (一)丕且莫村的贫困与扶贫工作
  丕且莫村是云南省最为贫困的28个行政村之一,贫困成了丕且莫的象征。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学者,来到丕且莫村之后,都会赞叹这里的彝族文化保存得好,但同时也为这里的贫穷而感到震惊。人们都在为丕且莫村想办法,希望他们既能保持民族文化,又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走上富裕的道路。
  造成丕且莫村贫困的原因有三个:首先,是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高寒山区的特殊气候使这里既不能种烤烟,又不能种甘蔗,能够种植水稻的田地都在较远的河谷地区,种植相同数量的粮食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其次,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受教育机会少,农民素质低,观念陈旧。再次,是土地贫瘠,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灌溉只能靠雨水,而且又没有非农支柱产业。长期以来,村民一直是“吃粮靠返销,穿衣花钱靠救济”,人均年产粮不足300公斤,人均年纯收入只有310元。要解决丕且莫村的贫困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贫困,外村的女子都不愿意嫁到这里,致使该村已超过30岁的未婚男子比比皆是。村中卫生条件较差也是贫困的因素之一。疾病会加重村民的负担,无力负担医疗费的村民会因为疾病变得更加贫困。村民的教育水平也十分有限,很多孩子无法继续上学或者进入高一级的学校。所有这些,都是当地政府极为关心的问题。费孝通曾指出:“一个站在贫困边缘上的村庄对谁都没有好处。”
  丕且莫村的扶贫问题,有关方面已讨论过多次,政府官员和学者也都提出过各种建议,总结起来有下列几种:
  首先,将全村搬迁到扬武镇的河谷地带。这一建议得到村民的支持,但由于政府无法为村民在平坝地区提供足够的耕地和宅基地,因此无法实现。
  其次,根据丕且莫村的实际情况,发展山区优势产业,逐步脱贫。丕且莫村地处高山地区,这里的火腿在全县都很有名,很多商人都到扬武选购丕且莫火腿。鲁奎山上还有很多城市人喜欢吃的蕨菜,将蕨菜采回来晒干,即可出售。另外,这里的紫洋芋在市场上也很紧俏,每公斤售价可达10元。目前,扬武烟盒舞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正计划推出以“鲁奎鲁克”为名的土特产品,如果市场推销成功,就可以加大收购量,使很多村民增加收入。
  再次,加大在教育和卫生上的投入,也有助于改善丕且莫村的贫困面貌。卫生的改善包括改造土掌房,以及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教育的投人则要使在读的初中生和高中生普遍受益。
  总之,必须采取多种多样的扶贫方式,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发展文化事业,强化科学技术培训和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扶贫工作中,土掌房的改造还涉及文化保护的问题。作为彝族古老建筑的代表,丕且莫村的土掌房保留了彝族房屋冬暖夏凉的特点,但同时也显得低矮、黑暗,而且人畜混居,家户相连。这些都使村民的生活相当不卫生,也不方便。另外,一旦一个家庭的土掌房发生火灾,灾难就会遍及全村。因此,土掌房的改造成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对于土掌房的改造,却有着不同的看法,通常有以下两种意见:一种是村民的意见,另一种是地方政府和外界的意见。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秦莹]“跳菜”:从村寨走向舞台和市场
下一条: ·[石硕]隐藏的神性:藏彝走廊中的碉楼
   相关链接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万水清 胡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茶馆发展路径选择
·[覃鹏]凉山彝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马晓飞]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传统舞蹈的当代文化价值探析
·[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
·[高忠严]村落自治实践现代化转型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额尔毕黑 刘桂英]鄂尔多斯婚礼现代化转型与民间传统舞台艺术融合研究
·[丁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张筠]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俗学主动:传承、实践与现代性·[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
·[王晨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张译匀]龙木耳村彝族石头传说调查手记
·[巴莫曲布嫫]十年行走,不忘初心──《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小引·[朱熹晨]功能主义视阈下的彝族阿细祭火节
·[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张亚辉 庄柳] 从乡土工业到园艺改革:论费孝通关于乡村振兴路径的探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