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探讨的是云南丕且莫村彝族土掌房的变迁过程及其理论意义。土掌房在现代化发展和文化变迁的过程中正在走向消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现代化的冲击、政府的扶贫计划、建筑材料的减少等,其中又以政府政策和现代化的冲击影响最大。国家政策是和现代化密切联系的,当地政府认为,要改变农民落后的观念,就要灌输现代化的观念。文化保护工作应与政府的各项规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政府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与学者和村民的合作是文化保护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彝族 土掌房 现代化 扶贫 文化保护
一、云南彝族土掌房问题的提出
2007年1月至8月,笔者在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扬武镇丕且莫村进行了长时间的田野调查,主要关注的是彝族土掌房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变迁问题。
云南南部的彝族尼苏人居住在高山峡谷中,他们对于自然环境的理解、适应和依赖都反映在其建筑形式上。彝族村子常常选择建在山梁上。寨子的位置一旦被确定下来,人们就会选择一片树林作为村子的保护神,此即“神林”。神林通常位于村子上方,村子下方则被开成田地。人们靠山而居,就地选择木料、土料和石料建房屋。尼苏人用土砌墙,用土盖房顶,这种别具特色的房屋被当地称为“土掌房”。如同西双版纳傣族的干栏式建筑、大理白族的三坊一照壁、丽江纳西族的木楞房和迪庆藏族的平顶雕式建筑一样,土掌房被认为是云南最具特色的五种少数民族房屋建筑之一,在少数民族建筑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然而,土掌房在现代化发展和文化变迁过程中正在走向消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现代化的冲击、政府的扶贫计划、建筑材料的减少等。其中,以现代化进程对传统建筑的影响最大。在滇南民族地区,人们都希望住水泥平顶房,平顶房被视为富裕的象征,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学家所倡导的文化保护又在多大程度上能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呢?土掌房的消失还与政府政策有密切的联系。在云南,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建筑被改建,边境地区的草房被改建成一种被认为是干净、理想的新型建筑,扶贫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住房改造。此外,土掌房的消失还有其自身的原因,如建筑土掌房需用很多木材,而国家对木材砍伐有严格的限制。土掌房在质量上不是很好,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问题。这些情况使农民不得不考虑建筑水泥平顶房,这一点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地区尤为明显。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文化也处在不断变迁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建筑当然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问题是,土掌房的这种变化是以文化消失为标志的,而且来势迅猛,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本文以丕且莫村为例,拟对土掌房的变迁与政府扶贫和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认为民族文化的变迁和消失与政府的政策导向、发展规划、扶贫计划和现代化有密切的联系。文化保护不能仅仅是学者的单纯倡导,而应与政府的各项规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与学者和村民应当就此进行密切的合作,这是文化保护工作的关键所在,尽管这一点很难做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