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户晓辉]德国民俗学者访谈录
  作者:户晓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29 | 点击数:20999
 
 
鲍辛格尔教授访谈
赫尔曼·鲍辛格尔教授(Prof. Hermann Bausinger),1926年生,曾于1960—1992年长期担任图宾根大学经验文化研究所所长,著有《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Volkskultur in der technische Welt,1986)、《“民间诗歌”的形式》(Formen der “Volkspoesie”(1980)、《民俗学:从民族特性研究到文化分析》(Volkskunde: Von der Altertumsforschung zur Kulturanalyse, Berlin und Darmstadt: Carl Habel Verlagbuchhandlung, 1971)等。
访谈时间:2006年6月10日下午
访谈地点:鲍辛格尔教授的家中
 
户晓辉(以下简称户):我在哥廷根复印了您的许多文章。本迪克斯教授也惠赠了她编的一本书,即《名称及其意味着什么:民俗学专业中的命名之争》。在这本书中,有些学者谈到了德国民俗学的“特殊发展道路”。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鲍辛格尔(以下简称鲍):我想,德国民俗学的特殊问题在于它从1933到1945年是国家社会主义(Nationalsozialismus)的一个领域。在那段时间里,民俗是一个重要的民族主义观念。也正是在那段时间里,所有旧习俗、旧服饰、旧房屋都被追溯到古代德国人那里。其潜在的观念是,从非常古老的德国人一直到我们现在,存在着一种连续性。这是政治的、民族主义的和种族主义的观念。每个人都很关心农业,农业是唯一的民俗,没有城市,没有城镇,只有农场。1945年以后,这变成了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我们不得不寻求一条新的道路。我想,这与其他国家不同,其他国家有传统,而且它们可以继续它们的传统,而我们却不能。
户:你的意思是,你们必须“斩断”传统吗?
鲍:噢,问题是你无法斩断传统。因为你要应对传统,你无法拣出传统中对的部分和错的部分。我想说,“二战”以后,这是一项很艰巨的工作。我们必须考虑所有这些严肃的问题,以便为一种新的研究开辟自由的空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大概可以说这就是德国民俗学的“特殊道路”吧。
户:据我所知,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德国民俗学经历了一场根本的转变。
鲍:并非完全转变。你知道,首先被讨论的是民俗学的名称,这在本迪克斯教授编的那本书里也有所记录。因为“Volkskunde”(民俗学)这个名称里混入了许多国家社会主义的观念。至少在大学里,我们想摆脱这个名称。但我们也保留了它关注社会的积极方面。在60年代末,整个欧洲国家都发生了运动,学生们把教授赶出去,他们自行其是。这也被包含在这场讨论中。当然,这次讨论不仅仅是关于学科名称的,它还涉及一些基本的观念问题。例如,在这次讨论中,我们意识到,即使是在民俗学研究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我们所拥有的媒介。在民俗研究中,我们不能不谈到电视,因为我们现在听到的童话故事不是来自母亲说的、祖母说的或农民说的,而是来自电视或者电影。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考虑所有这些技术手段。这是一个新概念。
户:我们可以称这个过程为德国民俗学的“范式转换”(paradigmenwechsel)吧?
鲍:是。
户:我认为,你不仅是这个过程的一个见证人,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是吗?
鲍:我介入了这个过程。你知道,一些年轻的学生心存奢望,只喜欢在大城市里研究机器,但农村也有日常生活呀。
户: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一书具有广泛的影响。我复印了英译本,然后也在我们院图书馆复印了该书的德文版(大概是第1版),并且已经对照着两个版本进行了阅读。
鲍:也许我应该提一下,该书不仅被译成了英语,而且被翻译成了匈牙利语,几个月前有了意大利文版,现在又有了日文版。
户:如果有学者能够把它译成汉语,你是否会同意?
鲍:有一位德国同事和学生,他今年取得了博士学位,而且娶了一位中国妻子,现在住在北京。他写信告诉我,他想翻译这本书。但目前他还没有找到编辑和出版社。
户: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发现您用了一个词“die lebenswelt”(生活世界),我对这个词很感兴趣,它的确切意思是什么?它出自哪里?
鲍:我认为是社会学家们发明了这个词。他们用这个词来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世界,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活世界”用来描述人们的环境,但它是个人的环境,不是技术的、工业的环境等等。这是“我的”生活世界。我和家人生活在一起的方式,我拥有哪种交流方式,这不是职业的,而是更加私人的世界。
户:这个词和英文的“lifestyle”(生活方式)是否有同样的意思?
鲍:我认为,生活世界更加广泛,而生活方式取决于生活世界的取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世界,但是生活方式却是非常不同的。你可以用“生活方式”这个词来指新的年轻人群体,他们有自己特殊的文化,他们醉心于高科技和流行音乐,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世界是你的生活中更加基本的东西。
户:你的意思是,生活世界是我们生活的基础,对吗?
鲍:对,更加基本。
户:据我所知,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用过这个词。您用的这个词和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有没有关系?
鲍:你知道,(在德国)哲学与社会学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胡塞尔对德国社会学的影响很大。他和许茨都谈到了“生活世界”。这也是我对这个词的用法的来源。
户:很好。可是我注意到,英译者把这个词译成了“environment”(环境)。
鲍:这样翻译不太好。
户:因为在英语里有一个对应的词“lifeworld”来翻译“die lebenswelt”。
鲍:是的,“environment”意思是“surroundings”(环境)。而生活世界是环境中你自己创造的那部分。
户:这个概念很重要。最近几年,有些中国民俗学者也经常谈起“日常生活”这个概念。我发现,至少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德国学者已经在谈论“日常生活”了。
鲍:是的。你知道,这是德国民俗学研究中的一个新术语。到60年代为止,民俗研究只涉及旧风俗、旧服饰等等。我们意识到,这并非人们真正的生活。当然,有人还穿着旧衣服,但那只是极少数。一般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穿得比较时尚。这就使我们对日常生活和日常文化发生了兴趣。我们也意识到,文化的一部分还没有被我们以前的研究以及科学认识到。例如,你问我是否午睡。我觉得,人们早上什么时候起床,中午是否午睡,晚上什么时候入睡,他们什么时候吃饭,他们吃什么,这些都很重要。所有这些问题还没有被民俗学研究意识到。如果我说我研究人们什么时候起床,会有人笑话我说,这根本不是民俗。这不是民俗,却是日常文化。这很重要,因为它们是我生活的理由,对我的生活有直接的影响。当我想睡觉时,我总是想早点入睡,但我从来做不到,因为我要看电视,看完就已经是夜里11点或11点半了。我望望窗外,早就黑透了,早没人了。他们在9点半或10点已经歇息了。可是在早晨6点,早早地就有人在外面闹腾了。这是非常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且我认为这对日常文化来说是非常有趣的。
户:那么,“日常文化”与“生活世界”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鲍:我想说,“日常文化”构成了生活世界,我的生活世界是由日常文化构成的,这就是它们之间的联系。
户:我能否说“生活世界”是一个前科学的世界呢?
鲍:是这样。
户:在这个意义上,“生活世界”不仅是我们民俗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我们生活的基础。
鲍:对。
户:那么,这个概念对我们的研究有什么样的重要性呢?
鲍:我试着通过一个实例来给你一个暗示。“生活世界”这个概念意味着你不完全是电视和工业的产物,而是你自己的世界。当然,存在着电视机和技术,但你不是它们的牺牲品,你建构了你自己的世界,我认为这是你生活世界的一部分。你对电视的安排与别人大不一样。这是你个人的安排,是生活世界。
户:按照你的看法,“生活世界”应该成为民俗学研究的基础?
鲍:是的。但生活世界与技术世界存在着对话性竞争。你很难在它们之间建一个隔墙,说这是生活世界,那是技术世界。
户:我们谈起了学科的名称。我注意到你们的研究所也已经改了名字。更名以后,你们增加了一个新词“empirisch”(经验的),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
鲍:这次更名为“经验文化”的背景是:在德国存在着很多文化科学(kulturwissenschaften),有日耳曼学、汉学、日本学等,它们都是文化科学。但它们大都关注于上层文化、上层文学、上层音乐等等,但我们有所不同,我们不太关心这些正在发生的东西,我们关注的是下层文化和日常文化。我们想用“empirisch”来表明,它是我们的研究方式。如果你要做研究,你就要到村落里去……
户:德语的“empirisch”和英语的“empirical”是一个意思吧?
鲍:是的。它的意思是,我们在田野里得出抽象的结论,我们和人们交谈,我们不仅仅在桌子上做研究。这是“经验性”的研究。
户: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实证主义式的研究吗?
鲍:它可能会成为一种实证主义研究。这在当时也是一个被热烈讨论的问题。因为你知道,我们不想成为实证主义者。但经验研究不一定要成为实证研究,它可以是理论性的研究,也可以是实践性的研究。
户:在《名称及其意味着什么:民俗学专业中的命名之争》一书中,你提到有人反对美国式的经验性社会研究风格(die empirische sozialforschung amerikanischen Stils),请你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鲍:我们不想成为美国式的经验性社会研究,因为它太接近于统计学和量化研究,而我们做的是质性研究。这就意味着我们无法统计人们对我们的问题作何感想,我们试图更多地亲近人们的生活。
户:你是否认为,作为一门经验文化科学,我们的学科需要一个哲学基础呢?
鲍:我不知道你说的“哲学”具体指什么,不过,我认为,我们至少应该使自己向哲学问题开放。没有哲学基础,你就无法谈论民俗、社会和文化。
户:你知道,在中国和德国,许多学者都在谈论“文化”。你认为民俗学的文化研究与一般的文化研究在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鲍:我们与文化研究十分接近。当然,也有差异。如果你在美国从事文化研究,你更多关注的是文学和更一般的文化,而我们关注的是下层文化。在英国的伯明翰有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他们做的也是我们做的。这并非我个人的感觉。伯明翰的学者也说,哦,图宾根的学者做的和我们做的很相像。
户:尤勒(Reinhard Johler)在《名称及其意味着什么:民俗学专业中的命名之争》一书中说,民俗学的现代转换意味着德国民俗学“特殊道路”(sonderweg)的终结,你是否这样看?
鲍:你认识尤勒吗?
户:我知道他。
鲍:尤勒比较关注于把这个学科放在整个欧洲的语境联系中来看。我认为,当我们对所有的道路进行比较时,他这样说是对的。因为你知道,现在,纳粹时代已经过去60年了。第一次讨论纳粹时代的时间也已经过去了50年到45年。我们走上经验文化研究道路的“革命”也差不多过去了40年。与此同时,事情仍然在继续,不仅在德国,而且在瑞士和匈牙利等其他国家。研究的视角变了,我们做的和人们在布达佩斯做的一样,我们正在开启一种国际的视角。
户:你如何看我们与浪漫主义的关系?
鲍:我认为,我们的学科有两个不同的根基,一个是启蒙运动,这意味着我们对事物如何发展有一个批判性的评判;另一个是浪漫主义,它非常关注民间传统、宗教背景和迷信。这是学科甚至人类生活的“阴暗面”。
户:我想在某种意义上,大概可以把浪漫主义称为我们学科的“原罪”吧。
鲍:是的。
户:但浪漫主义对我们的学科是否只有负面的作用和影响呢?
鲍:浪漫主义也是国家社会主义滋生的土壤。例如,认为我们所有的文化都来自古老的德国人,这种观念就是浪漫主义的。当工业被引进德国的时候,浪漫主义是作为一种反动力量出现的,它抵制新的发展。
户:谢谢你的答复!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中国文化报:传统曲艺笔谈
下一条: ·日本“非遗”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
·[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林诗瑶]空间与地方
·[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