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崔思蕖 李虹]感悟湘西的花灯艺术
  作者:崔思蕖 李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28 | 点击数:14572
 

  
      苗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其历史文化悠久而凝重。他们虽没有自己的文字, 却有自己的语言, 他们的历史与文明主要用音乐、艺术的方式传承。由于民族和区域的封闭性, 其音乐、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特定的限制, 而独具本土民族特色和风格与内容。但随着历史的变迁, 苗族人民在无数次的迁徒、征战过程中, 又与外族的文化发生碰撞与交融, 使得他们的音乐和艺术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 其中湘西的花灯艺术就是借鉴和吸收了外族的花灯表演与湘西地方歌舞、说唱融合而行成的。

一、湘西花灯的起源与衍变

      湘西花灯作为湖南民间小戏剧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与以平江花灯为代表的湘北花灯和以嘉禾为代表的湘南花灯并驾齐名, 成为湖南花灯戏剧种十分重要的分支。流传于湘西境内的花灯, 又以吉首花灯、永顺花灯、桑植花灯最为著名, 且名称各异, 吉首叫“调花灯”, 桑植称“打花灯”, 永顺则叫“地花灯”。虽名称有别, 但都是同湘西的阳戏、傩戏相结合发展而成。
      湘西花灯源于何时, 目前尚无可靠史料证实。音乐史学家们对它的起源大多依据史料的记载而推断。据清代关于湘西花灯盛事的记载, 它的起源应当是在明代。据说明仁宗年间是各地向皇上进贡规模最大的年代, 湘西的统治者每三年一贡, 每次都派规模宏大的进贡队伍向汴京进发。期间正时逢汴京大放花灯为国母娘娘祈寿, 湘西蛮夷在观看花灯表演时, 感到十分新奇, 并感悟到了花灯的独特魅力。就这样一次次的进贡, 一次次的感悟花灯,他们萌发了要学习和创造自己花灯的意识。外族的花灯艺术同本地的歌舞, 说唱融合, 形成了湘西最初的花灯表演, 最早出现在今凤凰, 麻阳一带。后流传在今湘、鄂、渝,黔四省边界, 成为当地群众最喜爱, 最普及的艺术表演形式。客观上又不可避免地成为经济、文化的重要载体, 引发了包括音乐文化在内的各种外族文化的不断涌入。受当时阳戏、傩戏、辰河高腔、常德汉班在其境内演出的一些影响, 花灯逐渐以歌舞演唱为主。到了清末, 湘西花灯戏的表演从二小戏(一丑一旦)已经发展成三小戏(一丑、一旦、一生), 可以说这时花灯的表演已经成熟。演唱上, 其声腔主要源于灯调, 并大量运用民歌小调作为唱腔, 表演上结合现实生活, 生产的源素, 继承诸如“套子”,“圈子”, 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扇法, 幽默风趣的矮桩身段等优秀表现手法。最初的花灯演唱剧目单一、人物简单, 剧情也不复杂。但仍有一些民间艺人将民间故事或其它剧种的剧目加以改编, 丰富了花灯的演唱剧目, 比较著名的有《香莲闯宫》、《山伯访友趴》《王二卖货》、《捡菌子》等。从明、清两代地方志书中的许多记载中可以看出, 历史上, 花灯戏的演出盛况是很有影响的。平民百姓以这种朴实无华的艺术形式, 抒发情怀, 祈求风调雨顺, 国富民强, 鞭斥丑恶, 颂扬美善。20 世纪60 年代以后, 湘西境内的专业剧团, 在一大批文艺工作者的艺术实践中,使湘西花灯戏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演唱剧目融入新的文化内含, 赋予其时代的气息。如新创剧目《春哥与锦鸡》等。

二、湘西花灯的艺术表现形式

      湘西的花灯艺术具有多元化的艺术表现特色, 它集民间手工的剪纸、扎花等工艺, 结合民间舞蹈艺术, 戏曲表演, 民歌小调等多种音乐艺术元素,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扎花灯

      扎花灯是民间手工技艺。
      乾隆三十年(1765)版《辰州府志》卷十四“风俗篇”云:“元宵前数日, 城乡多剪纸为灯, 或龙或狮, 及各鸟兽状。十岁以下童子扮演采茶、秧歌诸故事。”
      扎花灯以纸扎、人扮、绑春为主要内容。纸扎品类有:牛形、龙形、狮子、花船、宫灯、走马灯、蝴蝶灯、大小虾、鱼、龟、蚌及模似人物、神像的观音、天女、八仙、罗汉等。乾州扎花灯技艺经过三百多年历代艺人的长期实践, 积累了丰富的扎花灯经验, 在选好扎材的基础上, 要完成十四道工序, 其中“扮花灯”和“ 绑花灯”是最值的关注的。“扮花灯”的角色选民间十岁左右, 长相美、胆子大的童男童女, 俗称“春伢儿”。为他们化装的都是乾州老艺人, 化妆浓淡适宜, 秀丽俊美, 花脸也画得很好, 威风神气, 服装亮丽合身。“绑花灯”, 在特制的四面有栏杆的“春桌、抬杠”(总称“抬架”)内, 将扮好的“春伢”连一坐的小马扎送上高杆摆好姿势, 高低错落有致, 再以软布条缚牢。若角色需一脚蹬起悬空或伸出巨掌, 便扎假手脚配之。尤其那“高杆站春”, 惊险动人、出奇制胜。扎时难度较大, 要在桌面上或中间或左右打洞插入大多高硬木棒绑扎牢实。清代高台花灯以地方小戏剧目为主, 每年不断更换。民国时, 扎“太白醉酒”、“牛臬气死金兀术”、“尉迟恭访白袍”等古典剧目。新中国成立后, 又加进了“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哪咤闹海”、“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 水漫金山”、“ 希望学校”、“ 民族团结”、“ 罗荣光”、“杨岳斌”及三国、封神故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湖南社会学网 2008-1-3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罗云]隆回花瑶民间艺术研究
下一条: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着力打造文化名县
   相关链接
·[张瑶]作为民间技术的巴代做法·[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王丹]赓续与创新:松潘花灯舞传承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刘海平]湘西苗族古歌的文本比较研究
·[李若慧]礼俗生活实践中的“文化遗产”·[方守永]《苗族古歌》的叙事艺术研究
·[漆凌云]结构与隐喻:元宵节放花灯传说的文化解读·[冉小芳 左红卫 王耀萱 龚光平]乡村振兴视阈下剑河苗族剪纸的传承发展研究
·[刘海平 李琳]巴赫金狂欢诗学理论视域下的城步苗族庆鼓堂·[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苏明奎]文学与记忆:苗族口头文学《仰阿莎》的跨媒介书写·[韦柳相]苗族“亚鲁王”史诗程式化分析
·[胡琳]灾害叙事与埋岩习俗的文化阐释·[何佩雯]苗族民间叙事中的灾害母题表述研究
·[李佳霓]国家级民俗类非遗文化生态研究·[何佩雯]苗族民间故事中的灾害伦理
·[侯有德]湘西永顺土家族祭油神习俗研究——基于长光村的田野调查·[郑宇 胡梦蝶]云南苗族山岳文化变迁与生计方式演变
·[石寿贵 石维刚]浅谈苗族的赶秋节文化·[杜琳宸]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