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曹幸穗]犁与文化
——《中国犁文化》序
  作者:曹幸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27 | 点击数:4629
 
 
  我的同事胡君泽学新著《中国犁文化》一书,条清理晰,文畅图茂,蔚然成卷。初稿甫成,约我添削,幸得先睹为快。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耕耘畜养绵延了上万年。年复一年的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不仅养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而且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大到思想意识、价值判断,小到日常起居、言行习俗,都深深地浸润着农业文化的印记。比如,我们得到师长的褒奖提拔时会说“承蒙栽培”,我们在挑选精英俊杰出任要职时就会说“培养人才、选拔干部”,我们把伏案写作称为“笔耕”、把老师授课称为“舌耕”,我们甚至把每年一度的春节晚会誉为“丰盛的文化大餐”,等等。这里的“栽培、培养、选拔、耕、大餐”都是源自农业生产,渐渐地成了一种文化,以至我们说到它们时完全没有意识到竟与农民种地有关。犁是农耕活动中最重要的工具,也是农业文化中最典型的符号。犁文化实际上就是农业文化的缩影。作者以此为题,用“文化之犁”耕出了一片清新的学术园地,带点泥土的芳香,带点书卷的儒雅,可谓慧眼识珠,匠心独运。
 农业文化属于民间的乡土文化。它既区别于依附权势的官绅文化,也区别于显示智慧的精英文化,更区别于引领时尚的市井文化。随着农业机械的轰鸣声逐渐掩盖了扶犁垄上的田园牧歌,随着都市的拥堵紧张逐渐挤占了乡村的悠闲恬静,人们以一种割舍不断的历史情结,开始怀念和向往乡村边寨的民俗和文化。正是有了这种返朴归真的文化回归,才使种种与犁相关的文物、文献和文化成为我们品赏的对象。《中国犁文化》把千百年积淀下来的犁的“三文资料”和民间尚存的犁具实物熔为一炉,冶炼锻造,去粗存精,为读者奉献了一部可读可赏、可收可藏的佳作。《中国犁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中国农业文化的特点。
 一是地域多样性。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千变万化。从南方的热带农业到北方的寒带农业,从东部的沿海平原到西部的山地高原,农业的地域类型十分丰富多样。农业文化是带有很强的环境生态特点的地域文化,这就是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甚至还有“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说法。各地的犁具形制多样,因地制宜,因物制宜。
 二是民族多元性。中国56个民族都对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一部中国农业史,就是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多元交汇的历史。各民族在其繁衍生息过程中,依据不同的环境资源特点,创造了自己的农业文化。比如,西南的梯田文化、北方的游牧文化、江南的圩田文化,都是自成体系的农业生产方式,都有与之相应的生产工具和生活习俗。各民族之间,各地区之间,在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形成了多元融合的特点。我们从本书的相关章节中可以看到,尽管各地的犁在形制上有所不同,但是都有着文化交流、传播传承的印记。这其中既包括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农业文化传播,也包括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之间的农业文化传播。
 三是历史传承性。农业文化是人类最古老的原生文化,至今我们依然可以在乡村的某些习俗中发现原始文化的踪影。由于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各民族的农业文明进程具有明显的历史阶梯性。有的地区发展程度较高,传统的农业技术或生产工具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在一些相对后进的地区依然在使用和传承。本书作者多次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作田野调查,发现和搜集了许多珍贵的鲜活的“犁具化石”和“文化遗存”,由此构成了犁的文化遗产的古今文化链。
 四是乡土民间性。农业文化与农民和土地紧密联系,与平民百姓共生共存。农业文化的民间性特点,使它在历史风云际会中,既不受朝代演替的影响,也不因时尚文化而改变。比如,当今都市里流行卡拉OK、迪斯科、麦当劳的时候,僻远的乡村还在唱着古情歌,跳着采茶舞,吃着荷叶饭。这一切都是几千年中形成的习俗,年复一年,连绵不断,深深植根于乡村生活的土壤之中。作者收集的许多关于犁的民间传说和习俗,充分地反映出农业文化的生命力,也反映了生于斯、长于斯的纯朴农民的信仰和追求。
 《中国犁文化》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它给读者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和知识。生活于都市的读者会感到新奇,生活于乡村的读者会感到亲切。各得其所,各有所获。其中的钝利短长,当然应该由读者去评说。不过,作为作者的同事和朋友,作为本书的第一个读者,我还是想说,本书是一部有缺点、有不足的好书。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学术是不可穷尽的,任何一项研究成果都会有缺点、有不足,这才使得学术永远具有再研究再探索的魅力。二是本书是一个开创性的尝试,但谋篇布局还需深思熟虑。本书有一个躲都躲不过去的问题没有述及。那就是,中国犁文化曾经如此发达,如此先进,可是中国为什么没有最先发明拖拉机?这个问题本是题中应解之义。作者是否有意避重就轻,专拣熟的卖?为此,在审读全书之后,我曾很委婉地向作者询及此事。作者一笑告知,这是敝人下一部拙作的内容。听后我顿感释然。在喜读本书之后,让我们一同期盼作者的新作问世!
杂陈如上,聊以为序。
丙戌季秋初八,于京东野农斋
(《中国犁文化》,学苑出版社,2006年出版。)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6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冬梅]常新的生活与永续的时间
下一条: ·[李公明]吃,就是……权力与自由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
·[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
·[邹东子]在“人类世”中寻找菌子的智慧:云南菌子文化的三重隐喻·[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朱婉尚婕 胡燕]吉祥文化视域下男欢女喜的变迁与重构·[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
·[郑天琦]“屯留大叶茶道”习俗及其价值初探·[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张雨]明代小说中的猿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
·[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张梦雅]“绣”的能动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