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田力普]尊重知识产权 鼓励创新创造
——写在第九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
  作者:田力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26 | 点击数:8923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知识经济兴起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知识产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知识产权制度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制度。“世界知识产权日”的设立,就是旨在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这个由中国和阿尔及利亚提议,经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大会一致通过而设立的世界性节日,至今已走过了9个年头。

    2009年4月23日15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与网友在线交流。图为田力普与主持人交流。中国政府网 王翰林 摄

    知识产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大到尖端科技产品,小到日常生活用品以及音乐、艺术、影视和文学作品,都被深深地烙上知识产权的印迹。专利权使发明者的创新思想和劳动成果得到保护,催生出无穷无尽的新科技和新产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版权让文学艺术创造者的付出得到回报,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商标使生产者的商誉不断提高,帮助消费者获得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知识产权制度点燃了人们源源不断的创造和创新激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创新与知识产权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创造力是推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乃至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发展的动力。知识产权在保护创造力的基础上又推动并引导人们不断创新,使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知识产权制度赋予了创新者享有法律上的权利,阻止他人未经权利人许可而使用,从而成为保护创新者的权益、激励创新意愿和行动行之有效的一项制度。从1623年英国在世界上建立第一个知识产权制度,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今天,知识产权制度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推行的保护创新成果的制度。

    从世界范围看,凡是科技发达与经济繁荣的国家,无一不是强调知识产权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无一不是突出知识产权的保护,其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水平,客观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科技、经济发展的水平。

    当今世界,知识已成为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知识产权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在人类文明进步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要重塑中国科技的辉煌和文化的繁荣,就必须把知识产权制度作为强有力的支撑。

    目前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但在这场危机中,我国的部分企业却仍然得到发展,表现出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战略资源特性产生了很强的现实应对作用,相反一些没有自主品牌、缺乏核心知识产权的企业必然脆弱,更易受到冲击。事实表明,在这场全球危机中,关键是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将为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机遇。对我国而言,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不仅是应对国际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环境资源约束,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培育和构建知识产权文化,需要进一步突出知识产权工作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保障和引领作用,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需要进一步突出知识产权工作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助推器作用,统筹协调金融、税收等相关政策;需要进一步突出知识产权工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关键支撑作用,增强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 田力普;来源:人民日报 )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9年04月25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世界知识产权日
下一条: ·[王坤]符号世界的发现与知识产权本体的建构
   相关链接
·[Chiara Bortolotto]“允许商业化但不能过度商业化”:不同遗产理性带来的规范难题·第十八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1年会
·[李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新论·[周林]加快制订“民间文艺”版权条例
·潘鲁生:加强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 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张西昌]民间艺人的身份归属与知识权益
·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势在必行·[周林]破解民间文艺版权立法困局
·[周林]民间文艺呼唤法律保护·非遗的知识产权之惑
·“中国史诗传播要找到利益平衡点”·[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衔接的几个问题
·[施爱东]隔断保护 自缚手脚·[管育鹰]“刀郎”现象折射出的民间文艺保护问题
·[郑智武]论民间表演艺术表演者集体权主体·[严永和]民族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设计:评价与反思
·《视听表演北京条约》开启视听表演国际保护的新时代·版权局:将缔结音像表演条约 保护表演者权利
·中国将加大文化领域知识产权工作力度·[梁治平]谁的知识?谁的产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