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张冬梅]常新的生活与永续的时间
——浅析《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
  作者:张冬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4-04-26 | 点击数:7149
 

《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萧放著,中华书局2002年3月出版。

 

  英国人类学家利奇说:“其实我们是通过创造社会生活的间隔来创造时间的”。民俗学者萧放在《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这部新著中为这句名言做的注脚是,“岁时就是中国人创造的时间分隔的独特方式,岁时观念体现了传统中国人对时间的特殊体验。”(见作者另一篇论文《岁时——传统中国人的时间体验》)。这里所谓的“特殊体验”其实就是指在特殊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人民所特有的对“时间”的感官与理性认识,以及其中暗含的与社会文化生活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同步”的变迁脉络。这部著作系统论述了从上古直至汉魏时期岁时观念的萌发与传承变化;论述了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于时间产生了怎样的不同体验;以及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变迁如何影响了人们的岁时节俗观念,从而使其呈现了何种形式面貌与文化特征。

  本书共分为“溯源篇”和“鸟瞰篇”两个部分。“溯源篇”中主要进行历时研究,以纵向的时间顺序为坐标,探讨了汉魏以前岁时节俗观念的发展变化。作者以“岁时观念”一“管”,“窥”民众生活之“豹”,切入点深刻而富有创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其所勾勒的民众时间观念变迁的轮廓,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做是社会文化思想变迁的轮廓。

  根据作者的观点,基本上可以简单总结出如下的线索:
  上古————————————————————————————————————汉魏
  名目:时令                                 节庆
  观念:顺应、服从天时                         从人们需求角度出发
  心态:严肃的宗教观念                         节日祭祀、民俗节庆
  效能:对上天的崇拜-祈求风调雨顺                对祖先的敬仰-保佑日常生活的顺利
  社会意义:天子表率、社会成员参与                 以家族为核心、家庭成员参与

  这只是笔者为了说明方便,对原著进行大量简化的结果,挂一漏万,旨在简明扼要地归纳著作中于详尽论述中所蕴涵的主要思路。实际上,在上古向汉魏转变过程中,也经历了春秋战国阶段的过渡,在这一阶段已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没有最终确立新的岁时观念,所以作者对此没有详尽论述。书中概括“上古岁时观念的文化特征”时,总结为这样三个核心纲要:“岁时的自然性质”、“岁时的原始宗教性质”、“岁时的政治性质”。而在概括“汉魏民众岁时观念的传承与变化”时,围绕着“岁时仍从属于自然时序”、“岁时信仰中的世俗性质增强”、“岁时的政治性质转向社会规范”三个论点进行详细阐发,这也是把握民众岁时观念发展变化的要点。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生产方式决定了日常生活与自然天时的密切关系。限于原始初民对外界的认识水平,人们对气候与农时的关系格外关注,并由此形成了最初的季节与时令,民众的生活节奏由自然的时序来决定。因为生存能力低下和生存环境的恶劣,造成了最初的时间感受和认知都有着浓重的宗教政治色彩,当然具体的时期和地域也部分地存在着各种差异。春秋战国以后,与历史的进步、社会形态的更迭相呼应,岁时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以天道自然崇拜为信仰核心的时间观念开始向祖灵崇拜的方向转变”(p34)。在继承了农业社会的生活传统和思想遗产的基础上,岁时观念逐渐获得了新的人文特征,岁时体系从这时开始逐步完成。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黎念青 温春娟]宗教研究范式转换的中国透视
下一条: ·[曹幸穗]犁与文化
   相关链接
·[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
·[李银菊]花宜插鬓红——端午簪榴节俗考·[黄梅萍]民俗植物的形成与民众生活的联结
·[韩雪春]流动的地方感:以豫东Y村民众关于新疆的讲述为中心·[游红霞]妈祖文化与郑成功文化的谱系交融及其对两岸民众认同的影响
·[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王娇 柏互玖]明清方志风俗志内容的构成、分布与历史成因
·[郭晓宇]长生不老之药与镇地之宝:民众对人参的地方性认识·[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
·[赵李娜]从“国家-民众”到“家庭-自我”:中国家庭民俗学的演进轨辙·[张建军]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
·[龙晓添]时间民俗的变奏:“二月八”农具节的迁移·[刘丽丽 陈刚]纸上看花与乡野听歌
·[林玉惠]民众之学:中国珠算博物馆的民俗实践·[龚德全]作为“民众道教”的端公信仰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李向振]面向“民众的知识”和知识生产的现代民俗学
·[武振宇]民俗文化视域下山西忻州方言俗语解读·[吴雨馨]乡土生活中的民间小戏对民众的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