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艺术民俗学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什么是民俗学艺术民俗学

丹东满族剪纸 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作者:李良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23 | 点击数:10844
 

  保护传承任重道远

  有专家学者称,满族剪纸蕴涵了十分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是研究民族文化和习俗的“活化石”。然而,在那些剪纸艺人中,即便是在满族剪纸的传承人中,也有部分人并不了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什么是知识产权,更不用说去保护自己作品的知识产权。就像剪纸艺人曾雪艳一样,她的剪纸并无固定题材和内容,看到的想到的,信手拈来,从不认为自己剪出来的作品有多么大的实际意义。剪纸艺人孙丹也告诉记者,自己的大部分作品连名字都没有就赠给他人了,剪纸多年,只有小部分作品还留在身边。随着时代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生活也日渐丰富,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具有现代意识的审美需求逐步淡化了传统的民俗观念。如今,根植于民间的丹东满族剪纸的传承还是以家族中长辈们对晚辈的传授为主,而年轻一代关注和学习剪纸工艺的人越来越少。如不及时抢救,银杏树一般珍贵的丹东满族剪纸将被人们逐渐淡忘,这不能不让人们对满族剪纸后继乏人的现状担忧。

  记者从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了解到,丹东满族剪纸去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目前,为丹东满族剪纸申请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也正在进行。政府部门的重视让更多的的人开始对剪纸产生浓厚的兴趣。丹东满族剪纸传承人董宝君说,慕名前来学习他剪纸技艺人的人越来越多,他在从事剪纸文化事业的同时,也培养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大批学生,他的学生也大多成就非凡,剪纸作品名扬海内外。2008年由丹东市妇联、市文化局、市科协主办,市图书馆承办的“首届丹东市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大赛”也吸引了全市161人的500幅作品参赛。其中年龄最长的在80岁以上,最小的仅8岁。除此之外,我市的剪纸艺术也走进了小学生的课堂,在金汤小学开设的第二课堂中,剪纸工艺也赢得了不少学生的喜爱,学校去年举办了 “迎奥运,放飞梦想”剪纸作品展,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竞相参与,用一幅幅活泼生动、形态各异的奥运福娃剪纸为北京奥运加油。

  记者感言:

  在我国北京、上海、大连等大城市,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人们怀旧心理也日渐强烈,作为一项流传几千年的传统中国民间艺术,剪纸的市场行情近年来可谓是水涨船高。逢年过节人们往往会选择贴剪纸来点缀浓厚的节日气氛,平日也有许多人把它作为藏品收藏起来。更有不少人把剪纸装裱起来变身为别具风味的家居饰品或馈赠礼物。喜爱剪纸收藏的人越来越多,剪纸市场在我国山西、陕西、山东等省已经非常活跃,剪纸艺术家们和大师级的作品在剪纸市场上十分抢手,更有甚者,在陕西延安地区,剪纸艺术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民间艺术也日益走向世界,尤其是这几年来,内地与海外文化交流频繁,经常能见到那些大洋彼岸的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的身影穿梭在收藏剪纸的人潮中。据丹东剪纸艺术家董宝君介绍,就目前来说,国外对中国剪纸有一定的需求量,每年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都要进口中国的民间剪纸。

  在丹东,尽管慕名前来收藏满族剪纸的中外收藏爱好者并不少见,`但就整个丹东剪纸市场来说却是非常冷清。一方面,本地人对满族剪纸还没有给予充分的认识和重视甚至有部分人瞧不起这种所谓的“草根文化”作品;另一方面,丹东满族剪纸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像部分大城市的剪纸一样形成文化产业广泛地应用到现代化的生产生活,大部分价值还在于衬托节日氛围的简单窗花、福禄寿喜字等以及部分爱好者的收藏,各方面价值的发掘和利用,还有待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

  为了不让有着丹东地区特色的民族文化随时间流逝而被人遗忘。我们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学习满族剪纸,当然我们要学习的不光是那让人咋舌称叹的剪纸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剪纸这种方式,学习先人的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丹东新闻网 2009-04-22 15:27:3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士闪]京西幡会:一个追求“天人吉祥”的联村仪式[1]
下一条: ·中国文化报:民间舞蹈笔谈
   相关链接
·[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吴凤玲]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思考·[王舒宇]非遗视域下的辽宁省博物馆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
·[李丽丹]喀左“狼外婆”故事诗学探微·[詹娜]当代故事家的讲述实践与逻辑探析
·[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郭晓宇]长生不老之药与镇地之宝:民众对人参的地方性认识
·辽宁大学成功举办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会议·[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
·[郭崇林]老三星、新三星与原古神·辽宁大学新增中国民间文学博士点
·[吉国秀 郭晓宇]知识图谱分析的可能性与民俗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赵伟翔]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生产性保护现状研究
·[于富业 管仲]“我他边界的消失”·[施立学 李丹]乌拉街满族文化视域下的东北乡村振兴
·[詹娜]口述历史与正史:言说历史的两种路径·[陈华泽]满族春祭的新形态 ——以沈阳市静安村祭神祭天典礼为例
·讣闻 | 富育光同志逝世·第32期“敬文民俗学沙龙”回顾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