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传承人与社区

首页民俗与文化传承人与社区

龙泉四老 一生瓷缘
  作者:不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13 | 点击数:15049
 

 国礼青瓷的专利型大师毛正聪  

      另一位龙泉青瓷名家毛正聪大师也在五十多年的陶艺生涯中与青瓷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首都北京紫光阁总理接见厅正上方,陈设着两件龙泉青瓷精品:龙泉哥窑大挂盘、龙泉哥窑紫光瓶。这两件被专家称为"当代国宝"的陶瓷精品,创作者正是毛正聪。他用一生钻研换来了龙泉青瓷的"千峰翠色"。

      2005年10月31日,在杭州世贸中心举行的"中工美"杭州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毛正聪的三件作品经过多番竞价,全部以超出最高估价的竞拍价格成交,作品"皇后壶"拍出了39万元的高价,一举成为本次拍卖会当代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拍卖成交价格榜首。此外,毛大师的青瓷作品每年都应邀赴海外展览,已拥有众多的欣赏者和收藏者。

      "绝色之釉"造就国礼青瓷

 

 

      "毛正聪先生传略"写在一页浅黄色纸片上,虽仅32开大小却给人沉甸甸的感觉--上书: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毛正聪,1940年生于龙泉市,享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硅酸盐学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学会会员、原龙泉青瓷研究所所长,1996年创办龙泉市正聪青瓷研究所。其从事青瓷研究50余年,作品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大胆创新,造型古朴、简练、大方,所创制的粉青、梅子青釉色饱满细腻,晶莹清脆、温润似玉,美伦美奂,创当代青瓷最高境界;哥窑像形开片千奇百态,诡谲神秘,别具一格,作品多次在日本、新加坡、澳门、台湾展出……

      在毛正聪撰写的一篇文稿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龙泉青瓷釉色中有月白、豆青、青灰、蟹壳青、灰黄、炒米黄、茶叶末等不同色调,以粉青、梅子青为贵。而正是这种"为贵",毛正聪开始了异常艰难而又坚韧不拔的探索与努力。经过40多年的创制、改进,再创制、再改进,终于烧制出这种被晋人称作"缥瓷",被唐人喻成"秘色",被宋人誉为"美玉"的"梅子青"。这种釉色凝重而沉静,寓我国传统禅学审美理念,将龙泉青瓷釉质烧制提升到炉火纯青、直至完美的境界,成为青瓷釉中的"绝色之釉"。

      毛正聪的"绝色之釉"为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荣誉,先后在全国和国际性陶瓷艺术评比中屡获大奖,也引起国外政要、社会名流和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的关注。随着其一批青瓷精品被南宋官窑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故宫博物院、中南海紫光阁陈列收藏,毛正聪成为少有的烧制国礼青瓷的大师之一。

      在毛正聪的"传略"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和数据:1995年,为李鹏总理制作100件专用礼品;2001年,为朱 基总理制作1500件专用礼品;2005年,为温家宝总理制作500件专用礼品……

      如此,毛正聪又被称为烧制国礼青瓷的专利型大师。

      艺术最大的进步就在于创新

      一位著名的国际艺术大师说过:"艺术最大的进步就在于创新,没有创新,艺术就没有生命。"

      毛正聪在继承古老的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经过30余年的潜心研究试制,使一套"龙泉哥窑挂盘系列"获得成功。他大胆地在挂盘釉面纹片装饰中,采用多种工艺结合,使纹片与雕刻图案装饰相结合,别具风韵。刻阴线,以明快流畅线条刻上两尾鲤鱼。烧成后阴线釉厚,似碧玉雕塑,双鲤鱼活现在纹片之中,给人带来一种艺术享受。他还成功地在挂盘釉面上装饰着形态各异的人体舞蹈、飞禽走兽、花木植物等抽象形自然纹片。与传统的流水纹、蟹爪纹、冰裂纹相比,具有现代气息,是哥窑纹片装饰艺术一大创新。

      毛正聪的哥窑挂盘系列,盘径最大的为70厘米,最小的17厘米,共有8个品种。其中61厘米迎宾挂盘是哥窑有史以来最精致的挂盘,1986年获得全国陶瓷创作评比一等奖。著名陶瓷专家张守智教授称赞它"造型设计美观大方,是龙泉青瓷的首创,显示出中华民族的气魄,具有国际水平"。著名画家韩美林在评语中写道:"61厘米大挂盘是我国瓷器史上最有分量的作品,确实是我国'国宝'"。

      1989年国庆前夕,国务院一位领导在参观了全国陶瓷珍品展览会后提出:把紫光阁明、清两代的陈设瓷调换一下,换上具有当代水平的陈设瓷。国务院办公厅把这任务交给了中央工艺美院和龙泉瓷厂。毛正聪和中央工艺美院教授张守智接受了任务,张守智教授千里迢迢从首都来到龙泉山区--上洋瓷厂。他俩从瓷厂抽调技术人员、老艺人和生产骨干,组成了试制小组。他们加班加点,日夜赶制,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反复研究试制,对从原料到成型的30多道工序进行摸索,攻克了配方、注浆、修坯、黏接、素烧、成型等道道难关,又一次获得了成功,8个品种48件陈设瓷,如期送往北京紫光阁。国务院行政局艺术顾问杨亚人欣赏了陈设瓷后,连声称好,并即兴赋诗:"千年古瓷添新彩,紫光阁中增辉色。"

      1989年毛正聪担任了龙泉青瓷研究所所长。他与所里的总工程师、艺术大师徐朝兴密切配合,在继承传统手工技艺、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设计了许多优秀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收藏价值,代表了当今龙泉青瓷的精华,把闻名于世的龙泉青瓷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他在任所长期间,十分注重龙泉青瓷基础的研究,做到科研与生产紧密挂钩,相得益彰,先后完成了青瓷玲珑、青瓷开光、文武开片、梅子青釉色等课题研究,并取得了成功,使青瓷的艺术水平不断提高。所里承担的省级科研项目--薄胎哥窑文武开片,在一无资料、二无样品的情况下,经过60多次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30厘米哥窑金丝线色和金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文武开片挂盘各一双,取得了配方、烧成着色等大量工艺技术数据,突破了龙泉青瓷1000余年厚釉、青一色的状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网

上一条: ·[李晶晶]传统家具的两位传人
下一条: ·记忆天空的千古绝唱──“峡江号子”传承之忧
   相关链接
·[宣炳善]浙江舞龙类非遗项目的社区空间与文化认同·[沈莉]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神话的活态发展:以浙江嘉兴的蚕神神话为例
·[陈趣联]疫情面前的浙江民俗·[祝秀丽]浙江海盐古代秦始皇传说的流变
·[陈科锦]浙江省慈溪市旧盐区海星村劳作模式变迁考察·[宣炳善]浙江舞龙民俗的文化传承与民俗体育的空间发展
·浙江:时隔11年再育“越剧小百花”·浙江三大非遗项目首次共赴台湾巡演
·[左红卫 李姝琪]新疆传统模戳印花布与浙江夹缬工艺之模具比较研究·[屈啸宇 彭连生]‘一地’与‘三天’:一类浙江乡村醮仪召请科仪本中的二重空间观念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永康市:推动乡村振兴的“非遗方案”·国家级非遗浙江婺剧瑞士迎新春
·传承千年文化 浙江柯城举行“九华立春祭”·[刘秀峰]浙江庆元端午“走桥”习俗考察
·人走艺绝 浙江非遗抢救记录进入读秒时间·2017年冬至文化论坛征文启事
·[邱国珍]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以两则口述史材料为中心·第九届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开幕
·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浙江松阳采访记·浙江推进民间信仰事务规范管理:登记编号 因俗而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