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传承人与社区

首页民俗与文化传承人与社区

龙泉四老 一生瓷缘
  作者:不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13 | 点击数:15052
 


 青瓷泰斗徐朝兴

 国礼青瓷的专利型大师毛正聪

 夏侯文:躬身瓷苑勤耕耘

 半路出家的龙泉青瓷大师张绍斌

 

  

    有人说,你若爱上青瓷,那这爱就会随着年岁增长而越发厚重,仿佛嵌入你的生命,成为不可分割的部分。

      山清水秀的浙江龙泉人杰地灵,不仅有举世闻名的龙泉宝剑和龙泉青瓷,从古至今更是汇聚了无数铸剑和烧瓷的艺术巨匠,徐朝兴、毛正聪、夏侯文、张绍斌等一代大师们便是中国青瓷界的佼佼者。他们用自己的心血为龙泉青瓷这一传统名瓷的振兴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龙泉青瓷

      有一个故事,距今虽已数百年,但只要讲起就令人振奋:在17世纪的欧洲,有个萨克森国王,看到普鲁士国王的几件瓷器,即生痴迷之情,执意要用一个全副武装的骑兵团进行交换。这几件来自东方的瓷器,就是产自中国龙泉的青瓷。

      据此,有人说,龙泉青瓷是最早进入欧洲的中国瓷品;有人说,欧洲人将龙泉青瓷视为神秘之物,犹如神秘的东方。

       在英文中"CHINA"(瓷器)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代名词,可想而知中国的陶瓷文化在世人眼中占据了何等独特而至尊的地位。古代陶瓷是随着社会前进而不断发展的工艺美术,从古至今产生了无数的绝世精品,而瓷中之母当数青瓷。

      我国青瓷烧制技术源远流长,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自商周时期原始青瓷到东汉以来的成熟青瓷,晋代的"缥瓷",唐越窑的"秘色瓷",直到龙泉青瓷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从早期青瓷的青黄、淡黄到后来的纯青等色,浓艳浅淡,但都无不以青为尚。青瓷有"雨过天青"之雅,有阿拉伯人称"海洋绿"之幽,更有"类玉"、"类冰"之青质,兼得苍天、青山、绿水、碧玉之万般灵秀。龙泉窑青瓷就是诸多青瓷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龙泉青瓷是我国制瓷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窑系,窑址在今浙江西南部山区。龙泉青瓷肇始于三国,兴起于北宋,在南宋到元达到鼎盛,明代中晚期后开始衰落,其生产历史长达1600多年。作品主要以釉色吸引人,是最著名的颜色釉瓷器品种。施釉往往多次,釉较厚,玻璃光感很强。龙泉窑的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白中泛青。釉层柔和无开片,足底露胎处呈赭红色,俗称"朱砂底"。驰名中外的龙泉窑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釉质晶莹的青玉,其色调可与翡翠媲美,达中国古代青色最佳的境界。

      大师们的一大心愿

      宋、元、明代以来,精美的龙泉青瓷不仅是皇宫的贡品,而且是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世界性商品。世界所有著名博物馆和众多鉴赏家,均视收藏和陈列龙泉青瓷为正统,若没有龙泉青瓷就成不了著名博物馆,足见龙泉青瓷的价值和艺术水平之高,龙泉青瓷为国际文化及商品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可是,到了近代,随着生产的不断衰落,龙泉青瓷的影响力也逐渐微弱。重振龙泉青瓷的名声,成了一代大师们的心愿。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网

上一条: ·[李晶晶]传统家具的两位传人
下一条: ·记忆天空的千古绝唱──“峡江号子”传承之忧
   相关链接
·[宣炳善]浙江舞龙类非遗项目的社区空间与文化认同·[沈莉]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神话的活态发展:以浙江嘉兴的蚕神神话为例
·[陈趣联]疫情面前的浙江民俗·[祝秀丽]浙江海盐古代秦始皇传说的流变
·[陈科锦]浙江省慈溪市旧盐区海星村劳作模式变迁考察·[宣炳善]浙江舞龙民俗的文化传承与民俗体育的空间发展
·浙江:时隔11年再育“越剧小百花”·浙江三大非遗项目首次共赴台湾巡演
·[左红卫 李姝琪]新疆传统模戳印花布与浙江夹缬工艺之模具比较研究·[屈啸宇 彭连生]‘一地’与‘三天’:一类浙江乡村醮仪召请科仪本中的二重空间观念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永康市:推动乡村振兴的“非遗方案”·国家级非遗浙江婺剧瑞士迎新春
·传承千年文化 浙江柯城举行“九华立春祭”·[刘秀峰]浙江庆元端午“走桥”习俗考察
·人走艺绝 浙江非遗抢救记录进入读秒时间·2017年冬至文化论坛征文启事
·[邱国珍]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以两则口述史材料为中心·第九届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开幕
·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浙江松阳采访记·浙江推进民间信仰事务规范管理:登记编号 因俗而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