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王文章 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
  作者:王文章 主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20 | 点击数:75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

主编:王文章

编者:王文章 王秋桂 张庆善 方李莉  

基本信息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页码:46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03935077
·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中文:中文

内容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从保护方法的操作性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了多视解的总结和探讨。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先是科学地普查。为有效促进这项普查乃至研究、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显得尤其重要。2007年6月初,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台湾东吴大学在北京共同主办了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田野考察工作方法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的30余名学者围绕这一中心议题,积极献出自己的学术智慧,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讨论。不仅对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况作了回顾,还介绍了此项工作的日本经验。专家们指出,21世纪开始的这次“非物质文化”概念下的调查工作,应该在前人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做好追踪调查并有所突破,即继往开来。为达此目的,一定要田野考察先行。专家们的讨论阐发,不仅论及方法,还明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为什么保护”、“保护什么”和“如何保护”等问题。


目录序 王文章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田野考察工作方法研讨会”上的致辞 张庆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田野考察工作方法研讨会”上的致辞 王秋桂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田野考察工作方法研讨会”上的致辞 田青

继往开来重“追踪”
 民间文学调查的理念和方法 刘锡诚
 田野作业前的案头准备 刘魁立
 非物质文化普查之我见 宋兆麟
 走进文化持有者的真实世界--对著名民间故事家谭振山20年追踪研究的田野感言 江帆
 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深描与阐释--论江帆持续性追踪研究故事讲述者的启示意义 王志清

分门别类论方法
 人乡随俗的田野作业--民俗学方法论之一 乌丙安
 征集民俗文物的几个技术问题 徐艺乙
 正求与反求:田野调查设问及相关论域--以佤族的一次民俗文化活动“拉木鼓”为例 邓启耀
 “蝗虫法”与“鼹鼠法”:人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取向评论 庄孔韶
 艺术田野工作方法中的文化思考--以长角苗人的艺术考察为例 方李莉
 对人类学田野工作的几点体会 徐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舞蹈普查方法的探讨 马盛德
 曲艺保护田野调查中应予重视的门类重叠和学科交叉问题 吴文科
 仪式的空间脉络与脉络化 何翠萍
 戏曲的基本特征及多样性与戏曲资源调查 刘文峰
 历史视角与田野调查:我的台湾庶民戏剧研究 林鹤宜
 族谱与传说:大理地区的历史记忆与社会 连瑞枝
 关于羌族释比文化实地调查的收获和体会 阮宝娣祁庆富
 年节文化与社火精神 张振涛
 “ 呼图克沁” : 在神圣与世俗之间 董波
 五年的蓝夹缬田野考察 张琴

新工具与新思维
 试谈运用影视人类学手段记录保存萨满仪式的必要性 色音
 田野调查的数字化技艺--以台北天母三玉官的宫庙绕境为例 石计生林全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与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本经验 廖明君用星
 垃圾还是“国宝”?这是一个问题--以日本福岛县只见町的民具保存与活用运动为例 周 星
 “小题大做”的强烈呼吁 赵宋光
 非遗保护中从“花儿”的田野考察与“文化空间”引发的思考 郝苏民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的遗产价值认定问题 苑利

 

书摘


继往开来重“追踪”

民间文学调查的理念和方法

 新世纪之初在全国开展的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地方很认真,那里的领导者和主管者,有历史感和责任感。也有些地方进展的情况很不理想,只是从面上大家都知道的抓到几个项目,申报名录而已,并没有按照田野调查的要求去做认真的调查,大有走过场的可能。对于大多数参加调查工作的朋友来讲,方法问题是重要的一环,颇有探讨的必要。关于民间文学调查的理念和方法,我想谈四个问题。

  一、民间文学普查的理念和方法

  21世纪之初在全国开展的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一次文化普查,对文化部来说,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回想20年前,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制定《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方案的时候,我去请文化部部长签字,批的是“文化部不管民间文学”。那时候的文化部,只管专业艺术和群众文化,民间文学是文学,不在文化部的视阀之内。我国的文化被分割成了一些小块块。所以我们工作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为了发布一个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联合签署的文件,我们只好钻领导们的空子,当部长出差的时候,请主管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丁乔副部长签署的。
  今天的情况完全不同了。重要的是“文化”的理论变了,政府的“文化”理念变了。我国政府于2004年8月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接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术语和理念。……
  ……
 

 

  文章来源:CFN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晓峰:《清明节》
下一条: ·张柏春 李成智 编:《技术的人类学、民俗学与工业考古学研究》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