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刘拥华]社会批判理论中的空间阐释
  作者:刘拥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11 | 点击数:11441
 

  
  四、第三空间阐释
  
  1996年,苏贾出版了《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像地方的旅程》一书,提出了“第三空间”范畴,深化了此前他对空间、城市、区域、民族等方面的分析。在社会批判理论上,他尤为明显地将空间概念指向了社会理论阐释,以空间范畴作为阐释的工具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在理论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苏贾看来,“第三空间”是从最宽泛的意义上来界定的,它是“一个有意识的灵活的尝试性术语,力求抓住观念、事件、外观和意义的实施上不断在变化位移的社会背景”。这样的空间既是生活空间又是想像的空间,是可以感知与经验到的第一空间和可以表征意义的第二空间的本体论前提。与自然的或意识的空间不同,“第三空间”密切地勾联着现实的政治与意识形态。当代的和平问题、环境问题、电子媒介的泛滥、地理政治冲突,使我们日益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由社会构建的空间之中。只有具有这样的意识,我们方可理解这个时代的种种特征。
  列斐伏尔对空间研究所作出的贡献,无人能比,苏贾的研究也正是基于列斐伏尔的理论基础而展开的。对社会关系的探讨有着许多不同的路径,比如语言、经济、文化、艺术等方式,但列斐伏尔采取的是从空间的角度去理解当代社会的诸种关系。然而,正如上文中所论述到的,他对空间的解释始终是在物质与意识的意义上使用空间概念的,也就是在经验的与表征的范围之内运作空间范畴的。苏贾认为,在这两重意义之外,还有着第三重意义,也就是“第三空间”的存在。“第三空间”并非是脱离以上的物质与精神空间而存在的,而是既包含了两者,也超越了两者,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意义。使用“第三空间”去分析当代社会,会别开生面,饶有趣味。正如苏贾所言,“如果说‘第一空间’首先是在它顺畅可读的文本和语境中得到探索,‘第二空间’是在它流行不衰的表征话语中被人探讨,那么‘第三空间’的探究,就必须额外引导以某种具有解释潜能的‘奖励’形式,引导以有意识(有意识空间化)的努力,以鼓励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在有尊严的方式中改善世界。”在这样的理解中,无疑渗透着福柯的知识—权力的思维路径。
  “第三空间”更多地被界定为是一种理解和行为的方法论,一种他者方法。这种方法是为了去理解鲜活的现实,不断重构的现实;从而可以去培养一种批判的空间意识,发现现实背后复杂的社会因素。它介于真实与想像的空间之间,在范畴、实质与意义上也超越了这两种空间。福柯所描述与形容的“异形地志学”与“第三空间”有很强的亲和性。按照列斐伏尔的理解,福柯是以第三人称来开始他的探索的,这是对物质与精神的二元空间的一种潜在的批判,并将我们的理解引向了“他者”的空间。福柯称这些空间为“异托邦”,指“我们生活其中的空间,它使我们脱离自身,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事件、我们的历史,都在其中遭受腐蚀”,福柯将空间、知识、权力的三维辩证法填充了这类异类领域。
  就思维方式的理解而言,“第三空间”对当代社会的理解是“后现代”式的。与传统的二分法的理解不同,“第三空间”作为一种认识论,既是对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解构,又是对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重构。为此,苏贾强调:“在第三空间里,一切都汇集在一起:主体性与客体性、抽象与具象、真实与想像、可知与不可知、重复与差异、精神与肉体、意识与无意识、科学与跨学科等等,不一而足。”因而,第三空间作为认识论与本体论,不能将之分割为单一学科的知识类型,否则就会损害它的认识论锋芒,而应该将之看作是开放性的视野,综合了人类知性的智慧而成的认识论。在苏贾的研究当中,女权主义、诗人、艺术家、电影批评家、摄影家、哲学家等等,都在积极参与对第三空间的建构,形成了丰富的空间资源,对深化理解当代社会不可或缺。■
  
  注释
  ①③ MFoucault,“Questions on Geography”,in CGordon(ed),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p70
  ②④⑤⑦⑧⑨⑩(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86页,第187页,第5页,第13页,第55页,第63页,第17页,第183页,第182页,第122页,第139页,第196—197页,第245页,第252页,第254页,第254页,第260页,第146页,第148页。
  ⑥ 杨念群:《中层理论与新社会史观的兴起》,《开放时代》,2002年第2期。
  (17)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50页。
  (25)(26)(27)包亚明:《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第141页,第50页。
  (28)陆扬:《析索亚“第三空间”理论》,《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刘拥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本文刊于《国外理论动态》 2008年第1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语文课程资源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毅]中国式治水社会的制度病灶
下一条: ·[李稚田]普罗普功能人物理论的电影应用
   相关链接
·[范长风]上海大都市的第三空间与文化活力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