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建宗]仪式与意识:对丧葬的解析
  作者:李建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30 | 点击数:31426
 
 
三、恐惧意识
在丧葬仪式中,除“贯穿着死者亲属对死者的真诚怀念”以外,这种怀念还混杂着恐惧。[7]死亡是人生的终结,是每个人都绕不过的关卡,在某种意义上说从人出生的那天起就向死亡和坟墓靠近。尽管人们编造了许多虚幻的冥界故事,可是对死亡的恐惧意识却是难以避免的,这种意识也是人类共同面对的一个主题。在丧葬仪式中对死者的恐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死亡的恐惧。
 
起灵——残忍的“离别”
在整个丧葬过程中,起灵仪式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常有由巫师、道士、僧人等主持的一系列象征死者和亲属离别的巫术活动。如果说起灵之前的丧葬礼仪主要体现了一种亲情意识的话,起灵以后的仪式则投射了人们的恐惧意识。人们希望尽快把死者(包括死者的身体和灵魂)送走,以便和死者断绝关系。因为人们害怕和死者的鬼魂处在一起,影响亲属的安宁。这样,在起灵仪式中就包括了许多为亡人“开路”和辟邪送鬼的巫术活动。
因为死亡意味着进入了“另一世界”,这显然是与在世的其他人之间划一道泾渭分明的界线,于是在民间形成了许多的禁忌。在甘肃陇中地区的起灵仪式中,大多数地方存在着“斩丧”和“摔盆”。这种仪式的存在,首先意味着死者在这个世界生活了一辈子,与亲人之间有着难以割断的关系,是难以离开自己的家和亲人的,其次,在民间形成一种无意识,死者要进行角色的转换,即从“这一世界”的人转换为“那一世界”的幽灵。“人们透过丧礼这个仪式的形式、内容、象征以及他们之间序列上的关系。宣告了身份转换的讯息。使得亡者以及社群顺利渡过这个关口,维持了和谐有序的互动。”[8]也就是说,正是通过这种仪式,尽快使死者离开亲属,加速角色转换。因此,人们对死者遗体的态度是矛盾复杂的:“一面是对于死者的爱,一面是对于尸体的反感;一面是对于依然凭式在尸体的人格所有的慕恋,一面是对于物化了的臭皮囊所有的恐惧,这两方面似乎是合而为一,互相乘除的。这种情形,在当前行动的自然流露上可以看得见,在丧礼的程序上也可以看得见。不管在尸体的装殓或处置上,也不管在葬后的礼仪或祭祀上,都是具有某种程度的反感与恐惧同真诚的爱恋混在一起。”[9]
在甘肃陇中一带,“起灵”时阴阳先生要用菜刀在棺木上斩断四枝香,叫“除殃”,象征着砍伤死者的四肢,同时也希望死者因为惊恐而很快离开自己的亲人。紧接着由两个人把一个瓦盆象征性的放到长子头上,并由其他人手扶着盆子从堂屋走到大门口,叫做“顶孝子盆”,在门口摔下来,就叫“摔盆”,同时把菜刀扔到摔破盆子的地方。这些仪式在常人看来充溢着神秘和恐惧,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期盼着尽快把死者的灵魂和尸体送走,想方设法熄灭死者停留于人间的强烈欲望,以便与死者断绝关系。
 
 “送七”——亲情和恐惧的矛盾
在甘肃陇中地区,丧葬仪式活动结束以后人们比较轻松地离开墓地,再也听不到孝子的哭声,因为这是一种禁忌。禁忌在回去的路上有任何的哭声,甚至连表示回去意思的话,都不能直接说出来,唯恐死者的灵魂跟回来。从埋葬的当天起,一般要间隔七天,“逢七”的晚上到墓地去“送纸”,一直到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在当地叫“送七”或“烧七”。在“送七”期间,人们在墓地大哭一阵,钱纸烧完以后,人们又小心翼翼的离开墓地,而且过了“终七”,家人如果还哭的话,要受到周围人的批评。在这里既表达了晚辈对死者的亲情,也表现出了对死者的恐惧。
在某种意义上说,在丧葬活动中,人们的潜意识中有一种恐惧感,是因为许多的禁忌存在。对禁忌的违反意味着出现灾难性的后果,为此,人们总是谨慎小心,时刻防范。当然,这种种的禁忌是特定的文化模式的产物,由对凶死者(非正常死亡)丧葬的恐惧发展到对在一切丧葬礼俗中出现的恐惧意识,最后发展到因为对死亡的恐惧,这是人类对丧葬活动的认识历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
下一条: ·[乌丙安]中国戏曲古源辨
   相关链接
·[左怡兵]故事演述与仪式实践:《西游记》故事版块的聚合动力·[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
·[张淇源]作为数字表演的送王船:仪式的媒介化与视觉语法机制·[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
·[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
·[于晓雨]岱顶碧霞祠庙会活动调查报告·[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肖志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孟姜女传说的价值研究·[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
·[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
·[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王丹]赓续与创新:松潘花灯舞传承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唐植君]中日兄妹神婚仪式中的“柱”·[石子萱]高塔上的长发新娘
·[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刘雯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节庆的文化实践
·[刘朴淳]塑造圣神:三一教庆赞仪式研究·[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