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货”——身份转换的象征与社会地位的标识
中国各个地域、各个民族的丧葬礼俗中大都烧纸钱,以及用纸做成的生产和生活用品,人们俗称“纸货”。在甘肃陇中一带的“纸货”名目繁多,最主要的是用纸做的“三人一马”组合,即两个佣人,包括一男一女,当地人叫“童男女”,一匹马和一个马童(男性)。马在历史上曾经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而且奴婢也是有身份的人所必备的,如果死者拥有马和奴婢,也就能够在另一世界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还有各种纸幡,用金箔纸做的金银山,因为像古代的容器“斗”的形状,有银白色和金黄色两种,当地人叫“金银斗”。在当代,“纸火”还有纸做的房子、轿车等。在送葬的前一天,即吊唁的这一天中午,有一个展示“纸货”的仪式,就是把所有“纸货”拿出来,到村子外面转一圈,当地人叫“迎纸货”。到了村子外面,阴阳或者“纸货匠”(做纸货的人)要给“三人一马”组合举行“开光”仪式。在这个仪式上,要对“三人组合”中的纸人进行“梳头”和“画脸”,还要进行一番叮嘱,通过这种仪式,意味着赋予这些纸制品生命,以便使他们在另一世界能够尽职尽责地为死者服务。无论是传统的生产生活用具还是“现代化的设施”,以及伴随的仪式,体现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寄托了死者的亲属希望这些“纸货”成为死者生活的必备品。有了这些日常生活品,死者就可以尽快转换身份,离开亲人后在另一世界安逸地生活,这样死者的亲属也就使亲情意识得以兑现。
在一系列的丧葬仪式中,具体的操作过程也是与死者亲属的身份和地位有密切关系的。葬礼中的一些程序要根据死者子女的身份和地位进行。毋容置疑,这就强调了死者子女的身份和地位在葬礼中的重要性。甘肃陇中地区的“纸货”中,其中有一件叫“出纸”,就是以椽子为中心,挂上正方形的纸圈,在椽子的顶端是用纸做的白鹤,然后把椽子的另一头埋在土里。这些纸圈的数目,以及仙鹤的动作造型,就是死者的子女身份的标志。如果死者的子女都是普通人,一般是七道纸圈,而且纸鹤也就双脚站立。倘若死者的子女的学识或职务高一些,就可用九道纸圈甚至十一道纸圈,纸鹤可以把一只脚抬起来甚至是飞起来的造型,同时在嘴里衔一束“仙草”。
此外,成服和守孝在丧葬文化中体现出了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和对死者的亲情意识。在中国古代丧葬中普遍流行“五服”制度,穿孝、戴孝有严格的礼制。所谓“五服”就是死者亲属在居丧期间穿的五种衣服,《仪礼·丧服》中把它分为斩衰(音催,同浚⑵胨ァ⒋蠊Α⑿」Α㈢谅椤?amp;ldquo;五服”制度是亲属关系远近亲疏的标志,而且在这种制度中也规定了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即孝服的不同、服丧时间长短的区别等。“五服”制度在发展过程中有所变异,但在现代的丧葬习俗中还或多或少的能够看到它的痕迹。在甘肃陇中地区丧服是显示孝子与死者关系亲疏远近的明显标志。
一般情况下,把男系血统的亲属叫“宗亲”,把女系血统的亲属叫“外亲”,宗亲的亲等是五代之内直系和旁系亲属,都要穿丧服,在当地叫“穿孝衫”。死者的亲生儿女(包括收养)和长孙(死者的孙子辈中年龄最大的一个男性孙儿),孝帽是用一片带状的纸或者布在头上围一圈,头顶露出来,把细麻绳裹在上面,俗称“麻孝”,死者的侄儿(女),其他孙儿(女)要戴用一块白布做成的孝帽,把头发全包在里面,俗称“棉孝”。在没有“出五服”的情况下,死者的晚辈全要戴“棉孝”。在这里“五服”的是一种计算亲等的方法,而不是前面的“五服”制度,即从晚辈追溯到共同的祖先,在五代以内(包括五代)。凡在五代以外的晚一辈的旁系血亲和所有的母系外亲(包括女婿、外甥、外孙等),不穿丧服,且都要戴孝帽,孝帽和前面“棉孝”的帽子一样。在这种丧服制度中,通过服装把人们与死者的亲疏远近表现出来,它在反映了人们的亲等关系的同时,也是亲情意识的凸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