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建宗]仪式与意识:对丧葬的解析
  作者:李建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30 | 点击数:31425
 
 
一、灵魂意识
在人类史前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对周围的自然现象产生了认识的萌芽。但是在人类的认识水平还比较低下的情况下,便产生了灵魂的观念。正如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中提出“泛灵信仰”。他认为“原始人在形成宗教以前,先有泛灵的观念,即人们从对影子、水中的映像、回声、呼吸、睡眠,尤其是梦境等现象的感受,觉得在人们的物质身体内有一种非物质的东西,使人具有生命。当这种东西离开身体不再复返时,身体便丧失了活动和生长的能力,呼吸也随之停止。这种东西就是‘灵魂’。”[3]也就是说,人们认为人是由肉体和灵魂两个部分组成的,在灵魂观念的影响下,他们总觉得人的灵魂是永远存在的,即使在人死去的时候。于是在人死亡之后,在葬礼中的仪式“一方面有对死者一生事业、贡献、社会影响的总评和追念,一方面又对死者进入信仰中另一世界表示各种祝福。” [4]利用富有创造性的形式,追求最能表达活人意愿的丧葬设备,诸如丰富的葬品,精致的墓室,以表达对亡人灵魂的告慰,希望死者在“冥界”能够安逸地享受和人间一样的生活。
 
送魂——首次“隔离”
死亡在佛教中被看作是一种新生和回归,基督教对死亡赋予了赎罪意味,认为死亡是走向另一世界。丧葬仪式中有许多环节是引领亡者离别家人,前往“他界”的。“关于‘过渡仪式’,盖尼普(Arnold Van Gennep)提出了仪式过程的三个阶段论,即:隔离(separation)阶段、阈限(1iminal)或转换(transition)阶段、重整(reintegration)阶段”[5]送魂作为丧葬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反映了人们把死亡看作是生命的延续,所以死者在刚断气后要进行送魂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送别。在“送行”过程中,要么是“指路”,要么是“叮嘱”,嘱托死者一路走好。在死者走向“另一世界”的路途中,亲人唯恐错失方向,沿途迷路,“指路”便成为送魂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甘肃陇中一带,事先要给生命垂危的病人穿好衣服,如果死者断气,把事先做好的一碗米饭端过来,放到客厅的桌子上,上面插三根筷子,叫“倒头饭”。片刻之后,紧接着是子女们集中在院子里往外流水的地方,当地人叫“水眼”,或者烧纸钱,或者烧掉事先在白纸上画好的画(是用毛笔画的一头黑颜色的驴子),在当地称“黑驴”。给亡人开路送魂,同时放声大哭,叫烧“落头纸”。亲戚邻居听到哭声以后,纷纷来到现场。在这一民俗现象的背后,折射出人们希望亡灵能够通过仪式,很快离开人间,离开自己的亲人,到另一个世界去。
 
引魂幡——指路的信号
“引魂幡”,是用细竹子和纸链做成的,有一米多高,上面写着死者的姓名和阴阳画好的符。从出殡开始,陇中人有这样的丧葬习俗,死者的嫡系亲属称为孝子,孝子中的长子(若果没有长子,就由长孙代替)撑着“引魂幡”,其他戴孝的人首先按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其次按照戴孝者的年龄,依次跟在后面哭丧。同时每个穿孝服的人两手各自拄着哭丧棒,人们抬着棺材跟在孝子队伍的后面。如果是出殡的队伍要经过死者先前的朋友或者亲属门口时,他们在自己的门前摆放一张桌子,上面放一些祭品,这时孝子中的长子就撑着“引魂幡”跪在桌子附近。因为在陇中一带盛行土葬,在死者下葬以后,就把“引魂幡”插在坟墓的顶部。在当地人的意识当中,死者正处于“阈限期”,对“冥界”还不熟悉,而且还有许多企图迷惑死者的野鬼,这对死者来说是很危险的。所以人们就搭起“引魂幡”来招引死者的灵魂,把死者的灵魂很顺利地领到墓地,下葬后把“引魂幡”插在坟顶,以便死者的灵魂走出坟墓时不会迷失方向。
无论是“指路”还是“引领”,死者亲属都把死亡看作是生命的延续,希望死者在冥界过着与人间一样的生活。在当地人的死亡观中,一直就把死亡看作是生命的一种后续,而且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对死后时间较长的魂灵,认为已经“转世”。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
下一条: ·[乌丙安]中国戏曲古源辨
   相关链接
·[左怡兵]故事演述与仪式实践:《西游记》故事版块的聚合动力·[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
·[张淇源]作为数字表演的送王船:仪式的媒介化与视觉语法机制·[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
·[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俞明雅]话语成祀:明清以来地方性钱镠信仰的生成路径
·[于晓雨]岱顶碧霞祠庙会活动调查报告·[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肖志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孟姜女传说的价值研究·[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
·[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
·[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王丹]赓续与创新:松潘花灯舞传承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唐植君]中日兄妹神婚仪式中的“柱”·[石子萱]高塔上的长发新娘
·[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刘雯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节庆的文化实践
·[刘朴淳]塑造圣神:三一教庆赞仪式研究·[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