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灵魂意识
在人类史前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对周围的自然现象产生了认识的萌芽。但是在人类的认识水平还比较低下的情况下,便产生了灵魂的观念。正如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中提出“泛灵信仰”。他认为“原始人在形成宗教以前,先有泛灵的观念,即人们从对影子、水中的映像、回声、呼吸、睡眠,尤其是梦境等现象的感受,觉得在人们的物质身体内有一种非物质的东西,使人具有生命。当这种东西离开身体不再复返时,身体便丧失了活动和生长的能力,呼吸也随之停止。这种东西就是‘灵魂’。”[3]也就是说,人们认为人是由肉体和灵魂两个部分组成的,在灵魂观念的影响下,他们总觉得人的灵魂是永远存在的,即使在人死去的时候。于是在人死亡之后,在葬礼中的仪式“一方面有对死者一生事业、贡献、社会影响的总评和追念,一方面又对死者进入信仰中另一世界表示各种祝福。” [4]利用富有创造性的形式,追求最能表达活人意愿的丧葬设备,诸如丰富的葬品,精致的墓室,以表达对亡人灵魂的告慰,希望死者在“冥界”能够安逸地享受和人间一样的生活。
送魂——首次“隔离”
死亡在佛教中被看作是一种新生和回归,基督教对死亡赋予了赎罪意味,认为死亡是走向另一世界。丧葬仪式中有许多环节是引领亡者离别家人,前往“他界”的。“关于‘过渡仪式’,盖尼普(Arnold Van Gennep)提出了仪式过程的三个阶段论,即:隔离(separation)阶段、阈限(1iminal)或转换(transition)阶段、重整(reintegration)阶段”。[5]送魂作为丧葬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反映了人们把死亡看作是生命的延续,所以死者在刚断气后要进行送魂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送别。在“送行”过程中,要么是“指路”,要么是“叮嘱”,嘱托死者一路走好。在死者走向“另一世界”的路途中,亲人唯恐错失方向,沿途迷路,“指路”便成为送魂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甘肃陇中一带,事先要给生命垂危的病人穿好衣服,如果死者断气,把事先做好的一碗米饭端过来,放到客厅的桌子上,上面插三根筷子,叫“倒头饭”。片刻之后,紧接着是子女们集中在院子里往外流水的地方,当地人叫“水眼”,或者烧纸钱,或者烧掉事先在白纸上画好的画(是用毛笔画的一头黑颜色的驴子),在当地称“黑驴”。给亡人开路送魂,同时放声大哭,叫烧“落头纸”。亲戚邻居听到哭声以后,纷纷来到现场。在这一民俗现象的背后,折射出人们希望亡灵能够通过仪式,很快离开人间,离开自己的亲人,到另一个世界去。
引魂幡——指路的信号
“引魂幡”,是用细竹子和纸链做成的,有一米多高,上面写着死者的姓名和阴阳画好的符。从出殡开始,陇中人有这样的丧葬习俗,死者的嫡系亲属称为孝子,孝子中的长子(若果没有长子,就由长孙代替)撑着“引魂幡”,其他戴孝的人首先按照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其次按照戴孝者的年龄,依次跟在后面哭丧。同时每个穿孝服的人两手各自拄着哭丧棒,人们抬着棺材跟在孝子队伍的后面。如果是出殡的队伍要经过死者先前的朋友或者亲属门口时,他们在自己的门前摆放一张桌子,上面放一些祭品,这时孝子中的长子就撑着“引魂幡”跪在桌子附近。因为在陇中一带盛行土葬,在死者下葬以后,就把“引魂幡”插在坟墓的顶部。在当地人的意识当中,死者正处于“阈限期”,对“冥界”还不熟悉,而且还有许多企图迷惑死者的野鬼,这对死者来说是很危险的。所以人们就搭起“引魂幡”来招引死者的灵魂,把死者的灵魂很顺利地领到墓地,下葬后把“引魂幡”插在坟顶,以便死者的灵魂走出坟墓时不会迷失方向。
无论是“指路”还是“引领”,死者亲属都把死亡看作是生命的延续,希望死者在冥界过着与人间一样的生活。在当地人的死亡观中,一直就把死亡看作是生命的一种后续,而且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对死后时间较长的魂灵,认为已经“转世”。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